一种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93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其光学系统结构由两片非球面镜片和两片球面镜片构成,其光学系统沿着出瞳到像面依次有:弯月非球面正透镜A、双凸非球面正透镜B、双凸正透镜C和双凹负透镜D构成的胶合组;平行平板位于IMA像面之前。此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眼动范围,且出瞳距长,可以保证颠簸状态下的用户体验,同时具有较长的后截距,可以满足特定的安装要求,该目镜可搭配0.55英寸的显示屏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
[0002]
技术介绍
:目镜最初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经过多年的发展,畸变、视场角、出瞳距等参数逐步提升,像质也有较大进步;以往的用法通常是对物镜产生的虚像面成像,后来出现了用于观察显示屏的用途,无需考虑前后组光线衔接问题,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目镜的出瞳口径较小,在一些比较颠簸的场景中会出现人眼偏离出瞳范围的情况,导致视觉效果变差;同时颠簸的环境也要求出瞳距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撞伤人眼;此外一般目镜的后截距设计值在6mm以下,当结构有特殊换装要求时往往会产生干涉。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该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设计合理,能够解决目镜出瞳直径小,出瞳距短,后截距短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结构由两片非球面镜片和两片球面镜片构成,其光学系统沿着出瞳到像面依次是弯月非球面正透镜A、双凸非球面正透镜B、双凸正透镜C和双凹负透镜D构成的胶合组;镜头的平行平板位于IMA像面之前,镜头光学结构的具体性能参数为:(1)焦距:EFFL=18mm;(2)入瞳直径:6mm,允许的眼动范围
±
5mm;(3)视场角:2w≥30.8
°
;(4)光学畸变:<

2%;(5)成像圆直径大于Ф9.7;(6)工作光谱范围:420nm~680nm;(7)光学总长TTL≤40mm,出瞳距≥20mm,光学后截距≥9.7mm;(8)目镜镜头适用于0.55英寸显示屏。
[0005]进一步的,上述镜头各镜片从左至右的间距如下:弯月正透镜A与双凸正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98mm;双凸正透镜B与胶合组中双凸正透镜C的空气间隔为0.1mm。
[0006]进一步的,设定镜头焦距为f,从像面至物面的光学镜片焦距依次为f1、f2、f3和f4;镜头焦距与各镜片焦距有如下的关系:6<f1/f<7.5;1<f2/f<1.9;0.6<f3/f<1.5;

1.6<f4/f<

0.6。
[0007]进一步的,具体镜片参数表:
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面型Z由以下公式限定: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离矢高; 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述具体镜片参数表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 为圆锥常数;A、B、C、D均为高次项系数;下面示出可用于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表面的圆锥常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上述参数数值:相比其它镜头,该镜头的具备的优势有:a)通光口径极大,相比于常规的4~6mm出瞳直径,实现了
±
5mm的眼动范围,从而保证人眼偏离中轴时的成像质量;b)出瞳距长,有效防止撞伤人眼;c)通过参数及材料的调整,构成曲率平滑的非球面,保证了非球面的加工性能,提升了非球面面型的生产良率;d)后截距大于0.5f,相比于常规的5mm左右的出瞳距,有效增加了后续安装空间,为拆卸换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0008]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学结构图;图2是离焦MTF曲线图;图3是畸变曲线图;图4是场曲和像散图;图5是垂轴色差图;
图6是出瞳偏移
±
5mm时的光路图;图7是出瞳偏移
±
5mm时的离焦MTF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结构由两片非球面镜片和两片球面镜片构成,其光学系统沿着出瞳到像面依次是弯月非球面正透镜A、双凸非球面正透镜B、双凸正透镜C和双凹负透镜D构成的胶合组;镜头的平行平板位于IMA像面之前,镜头光学结构的具体性能参数为:(1)焦距:EFFL=18mm;(2)入瞳直径:6mm,允许的眼动范围
±
5mm;(3)视场角:2w≥30.8
°
;(4)光学畸变:<

2%;(5)成像圆直径大于Ф9.7;(6)工作光谱范围:420nm~680nm;(7)光学总长TTL≤40mm,出瞳距≥20mm,光学后截距≥9.7mm;(8)目镜镜头适用于0.55英寸显示屏。
[0010]上述镜头各镜片从左至右的间距如下:弯月正透镜A与双凸正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43mm;双凸正透镜B与胶合组中双凸正透镜C的空气间隔为0.1mm。
[0011]如图1所示,该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由由两片球面和两片非球面组成,由四片式目镜演化而来,长出瞳距带来的轴外光线高度增加会造成轴外像差极度增高,首片非球面可以有效抵消这部分像差,并且为畸变的校正提供铺垫;第二片非球面主要是出于尺寸限制因素,在场曲亟需校正的情况下,后组胶合片的负光焦度会大幅度增加,第二片作为光焦度的主要承担部分,正光焦度也会极度增大,其口径会成为整个镜头中最大的部分,但是作为目镜出于轻小型考虑,一般会尽量将整体口径做小,第二片非球面便是由此产生;第三片和第四片组成的胶合片主要用于校正色差,同时由于后截距较长的原因,最后一个表面的通光口径会比较大,因而不能R值太小,同时要负担较大的负光焦度,在此矛盾前提下必须选择折射率较高的材料。整个系统通过合理的光焦度分配,能得到较好的像差平衡,使整个镜头敏感度下降。
[0012]设定镜头焦距为f,从像面至物面的光学镜片焦距依次为f1、f2、f3和f4;镜头焦距与各镜片焦距有如下的关系:6<f1/f<7.5;1<f2/f<1.9;0.6<f3/f<1.5;

1.6<f4/f<

0.6。
[0013]进一步的,具体镜片参数表:
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面型Z由以下公式限定: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离矢高; 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述具体镜片参数表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 为圆锥常数;A、B、C、D均为高次项系数;下面示出可用于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表面的圆锥常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上述参数数值: Nd是透镜材料的d光折射率; Vd是透镜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
[0014]相比其它镜头,该镜头的具备的优势有:a)通光口径极大,相比于常规的4~6mm出瞳直径,实现了
±
5mm的眼动范围,从而保证人眼偏离中轴时的成像质量;b)出瞳距长,有效防止撞伤人眼;c)通过参数及材料的调整,构成曲率平滑的非球面,保证了非球面的加工性能,提升了非球面面型的生产良率;d)后截距大于0.5f,相比于常规的5mm左右的出瞳距,有效增加了后续安装空间,为拆卸换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0015]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结构由两片非球面镜片和两片球面镜片构成,其光学系统沿着出瞳到像面依次是弯月非球面正透镜A、双凸非球面正透镜B、双凸正透镜C和双凹负透镜D构成的胶合组;镜头的平行平板位于IMA像面之前,镜头光学结构的具体性能参数为:(1)焦距:EFFL=18mm;(2)入瞳直径:6mm,允许的眼动范围
±
5mm;(3)视场角:2w≥30.8
°
;(4)光学畸变:<

2%;(5)成像圆直径大于Ф9.7;(6)工作光谱范围:420nm~680nm;(7)光学总长TTL≤40mm,出瞳距≥20mm,光学后截距≥9.7mm;(8)目镜镜头适用于0.55英寸显示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长出瞳距长后截距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各镜片从左至右的间距如下:弯月正透镜A与双凸正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43mm;双凸正透镜B与胶合组中双凸正透镜C的空气间隔为0.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东肖维军刘辉徐奇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