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隔离检测充电CC电阻的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2907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隔离检测充电CC电阻的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属于充电检测领域。所述电路包括:三角波发生电路,用于发出三角波信号;同相加法电路,所述同相加法电路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连接以将所述三角波信号的幅值上升到指定高点;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外接与所述同相加法电路输出三角波信号的最大幅值相同的第一上拉电压,另一端与外部CC电阻连接;该电路可以具备电气隔离功能,成本较低,且能够在充电过程中准确地识别车辆接口连接的CC电阻的阻值,确认车辆接口是否完全连接以及充电电缆的容量。容量。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管理系统隔离检测充电CC电阻的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管理系统隔离检测充电CC电阻的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讲,动力锂电池的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其功能是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动汽车车载锂电池的电能。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主要有两大类:车载充电装置、非车载充电装置。另外,根据对电动汽车蓄电池从宏观时能量转换的方式不同,充电装置又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
[0003]现行的主导充电工艺是恒压限流接触式充电。在电动汽车管理控制系统中,供电设备通过车辆充电插头与车辆插座连接,在进行充电之前电池管理系统需检测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是否完全连接。在这一过程中,如若没有检测到车辆充电插头和插座完全连接,则充电流程终止,供电设备无法为车辆补充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隔离检测充电CC电阻的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该电路可以具备电气隔离功能,成本较低,且能够在充电过程中准确地识别车辆接口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隔离检测充电CC电阻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三角波发生电路,用于发出三角波信号;同相加法电路,所述同相加法电路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连接以将所述三角波信号的幅值上升到指定高点;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外接与所述同相加法电路输出的三角波信号的最大幅值相同的第一上拉电压,另一端与外部CC电阻连接;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CC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同相加法电路另一端连接,以输出PWM信号;MCU检测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计算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并将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根据公式(1)得到末端电压值,U=V'
×
D
ꢀꢀꢀꢀꢀ
(1)其中,U为所述末端电压值,V'为所述第一上拉电压,D为所述占空比,将所述末端电压值和所述CC电阻与充电连接状态及电缆容量对应表中的所述CC电阻转换的电压值进行对比以得到所述CC电阻、充电连接状态和电缆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波发生电路包括:第一运放器,所述第一运放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运放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放器,所述第二运放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相加法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器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华美曾国建吉祥汪红颛孙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