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889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模套,模套内安装有模芯,所述模芯内设置有工件定位孔,工件定位孔内部安装有冲头和顶出机构,所述冲头固定安装于模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套筒,顶出套筒套在冲头上,所述顶出套筒上端面构成工件的承托面,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外顶杆,所述外顶杆上端与顶出套筒外凸缘配合,下端伸出模套之外并设有用于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冲方时难以使冲头正对于工件需冲方的内孔、导致冲头寿命降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操作者需要不断调整冲头与工件内孔的位置且完成冲方后需要手动取下工件、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致效率低下的问题。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工件冲方机构的冲头安装在与冲床连接的上模,工件放在下模。下模设有用于定位工件位置的定位套和用于落料的定位套旋盖,定位套旋盖可以旋在定位套上且设有供冲头进入但能防止工件脱出的孔。冲方时,需要先将工件放在下模中的定位套内,再旋上定位套端盖,然后调整冲头与工件内孔中心的位置并使之对齐,最后驱使冲头向下进行冲方。冲方完成后,需要将定位套端盖旋下,再从定位孔中拿出工件。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完成下一件产品的加工。
[0003]由于上述工件冲方机构的冲头与定位套之间无导向机构,需人手辅助调正冲头中心与工件内孔中心之间的位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法保证较高精度,从而使冲棒产生的径向力,导致冲棒寿命急剧下降。除此之外,冲方完成后需要先将定位套旋盖取下,再取出工件,工件的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冲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模套(3),模套(3)内安装有模芯,所述模芯内设置有工件定位孔,工件定位孔内部安装有冲头(4)和顶出机构,所述冲头(4)固定安装于模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套筒(18),顶出套筒套(18)在冲头(4)上,所述顶出套筒(18)上端面构成工件的承托面,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外顶杆(20),所述外顶杆(20)上端与顶出套筒外凸缘配合,下端伸出模套(3)之外并设有用于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与模芯其它部分分体设置的顶出套筒导向体(17),所述顶出套筒导向体(17)内设有一段与顶出套筒(18)导向配合的阶梯孔,阶梯孔的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从而形成止挡面,止挡面与顶出套筒(18)下端所设的套筒外凸缘形成止挡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的下端设有冲头外凸缘,所述模芯还包括位于在所述顶出套筒导向体(17)之下的、用于压紧冲头外凸缘以固定冲头(4)的内压板(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其特征在于:顶出机构还包括内顶杆(19),所述内顶杆(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肖云孙君武周杰石大鹏李艳军张红军张松松韩冬冬赵文龙吕酉洛周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