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川安彦专利>正文

骨盆矫正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84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骨盆矫正带(1)包括支承部件(10)和挤压部件(20),挤压部件(20)包括分别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多个带部件(22、24),将连结部(30、40)彼此连结由此各带部件(22、24)挤压骨盆,骨盆矫正带(1)还包括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其从支承部件(10)向左右两侧延伸,在各自的前端具有能够与连结部(40)结合的结合部(52、62),将结合部(52、62)结合在连结部(40),由此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分别挤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左右。左右。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骨盆矫正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盆矫正带。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有的骨盆矫正带,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结构,其在与使用者的骶骨部的附近抵接的中央支承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上下各2个共计4个伸缩性带的一端侧,将各伸缩性带的另一端侧连结在使用者的腹部侧,由此能够穿戴在骨盆。
[0003]4个伸缩性带产生的挤压力分别被设定成,当从后方观察使用者时,配置于右下的伸缩性带的力最大,配置于右上和左下的伸缩性带的力最小,配置于左上的伸缩性带的力处于其中间。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589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上述现有的骨盆矫正带,由于4个伸缩性带产生的挤压力在上下之间和左右之间彼此不同,因此虽然能够修正骨盆的不正确的角度或歪斜而实现腰痛等的症状的改善,但是由于各挤压力的不同,所以有可能难以平衡性良好地穿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在这一点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盆矫正带,其能够容易地穿戴在骨盆,并且对使用者的所希望的部位准确地作用所希望的挤压力。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骨盆矫正带达成,该骨盆矫正带包括支承部件和长条状的挤压部件,上述挤压部件以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支承部件,上述挤压部件包括上下地配置且分别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多个带部件,在上述挤压部件的两端部分别具有连结部,使上述支承部件抵接于骨盆的背面侧,在骨盆的正面侧将上述挤压部件的上述连结部彼此连结,由此上述各带部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挤压骨盆,上述骨盆矫正带还包括第一挤压辅助带和第二挤压辅助带,上述第一挤压辅助带和第二挤压辅助带从上述支承部件向左右两侧延伸,在各自的前端部具有能够与上述连结部结合的结合部,将上述结合部结合在上述连结部,由此上述第一挤压辅助带和上述第二挤压辅助带分别挤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左右。
[0012]在该骨盆矫正带中,优选上述第一挤压辅助带和上述第二挤压辅助带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向左右两侧延伸,优选将上述结合部结合在上述连结部,由此上述第一挤压辅助带挤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左侧上部,上述第二挤压辅助带挤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右侧下部。在该结构中,优选第二挤压辅助带产生的挤压力比第一挤压辅助带产生的
挤压力大。
[0013]上述带部件在与骨盆的背面侧的右侧下部抵接的部分具有宽度较宽的保护部,上述第二挤压辅助带构成为经由上述保护部挤压骨盆。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依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容易穿戴在骨盆,并且对使用者的所希望的部位准确地作用所希望的挤压力的骨盆矫正带。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骨盆矫正带的正面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骨盆矫正带的背面图。
[0018]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骨盆矫正带的使用方法的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骨盆矫正带的背面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骨盆矫正带的正面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骨盆矫正带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骨盆矫正带的正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骨盆矫正带的背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骨盆矫正带1具有支承部件10和挤压部件20。
[0023]支承部件10为将骨盆矫正带1穿戴到骨盆时,与骨盆的背面侧中央的骶骨所相对应的部分抵接的矩形板状的部件,以长边方向成为上下方向(使用者起立时的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支承部件10优选由非伸缩性材料构成,例如能够由布料、合成树脂、木材、石膏等形成。支承部件10为硬质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由布或海绵等构成的覆盖部件覆盖支承部件10。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10以将非伸缩性的布料对折,夹着后述的挤压部件20的中央部的方式构成。
[0024]挤压部件20形成为长条状,以沿着支承部件10的左右两侧延伸的方式配置,在两端部分别具有连结部30、40。挤压部件20包括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纺布、织布、橡胶材料等形成的2个带部件22、24。各带部件22、24分别配置于支承部件10的上下,中央部通过缝合或粘合等被安装于支承部件10。2个带部件22、24在支承部件10的左右分割,将各自的端部固定在支承部件10,或者能够将一个带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切口而形成。带部件22、24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形成为直线状或弯曲状。
[0025]一个连结部30在穿戴在骨盆时露出于外部的正面侧设置有绒型面粘扣32,在背面侧设置有勾型面粘扣34。此外,另一个连结部40在正面侧设置有绒型面粘扣42,使一个连结部30的勾型面粘扣34接合在该绒型面粘扣42,由此能够将连结部30、40彼此连结。连结部30、40彼此的连结也可以使用面粘扣以外的子母扣或钩扣等可拆装的其它连结方式。
[002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骨盆矫正带1还具有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与带部件22、24同样地由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以从支承部件10的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方式将各自的根端部安装于支承部件10。在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的前端部设置有能够与连
结部30结合的结合部52、62,通过使结合部52、62结合在连结部30,第一挤压辅助带50挤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左侧上部,第二挤压辅助带60加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右侧下部。
[0027]结合部52、62由在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的前端部背面侧分别设置的勾型面粘扣构成,任一者都能够接合在连结部30的绒型面粘扣32。关于结合部52、62,也可以与连结部30、40同样地使用子母扣或钩扣等可拆装于连结部30、40的其它结合方式。
[0028]具有上述结构的骨盆矫正带1在使支承部件10抵接于使用者的骨盆的背面侧后,如图3的(a)所示通过在骨盆的正面侧使连结部30、40彼此重叠,一个连结部30的勾型面粘扣34接合在另一个连结部40的绒型面粘扣42,连结部30、40彼此被连结。由此,骨盆矫正带1被穿戴在骨盆,挤压部件20的各带部件22、24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挤压骨盆的上下。各带部件22、24作用于骨盆的挤压力,优选在支承部件10的左右和上下彼此相同,由此,在穿戴骨盆矫正带1时,不存在骨盆矫正带1相对于骨盆不发生倾斜或者错位的可能性,能够容易地且准确地穿戴到骨盆。
[0029]接着,如图3的(b)所示,将第一挤压辅助带50和第二挤压辅助带60的结合部52、62结合在连结部30的绒型面粘扣32。由此,第一挤压辅助带50经由带部件22挤压骨盆的背面侧的左侧上部,第二挤压辅助带60经由带部件24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骨盆矫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部件和长条状的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以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承部件,所述挤压部件包括上下地配置且分别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多个带部件,在所述挤压部件的两端部分别具有连结部,使所述支承部件抵接于骨盆的背面侧,在骨盆的正面侧将所述挤压部件的所述连结部彼此连结,由此所述各带部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挤压骨盆,所述骨盆矫正带还包括第一挤压辅助带和第二挤压辅助带,所述第一挤压辅助带和第二挤压辅助带从所述支承部件向左右两侧延伸,在各自的前端部具有能够与所述连结部结合的结合部,将所述结合部结合在所述连结部,由此所述第一挤压辅助带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安彦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安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