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67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发热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结合层,结合体层、抗老化层以及图案层;其中,所述结合层包括PP布基底绝缘层以及涂覆在所述PP布基底绝缘层上表面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层,所述结合体层包括PP布上层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PP布上层绝缘层下表面的载流条,所述载流条与所述石墨烯导电浆料层贴合,所述PP布上层绝缘层与所述抗老化层贴合,该石墨烯发热板及其生产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发热板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解决了行业内无法一次成型的历史难题,且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形成了工艺流程的闭环,大大减少了用工和材料流转环节积压造成的成本浪费。环节积压造成的成本浪费。环节积压造成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发热板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清洁取暖工作是解决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今后能源革命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家对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以电为清洁能源的采暖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清洁取暖比重不断提升。由于石墨烯发热板具有升温速度快,发热均匀,防火阻燃等特性,以石墨烯发热板为核心发热元件的取暖器、墙暖画、电暖炕等取暖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石墨烯发热板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0003]石墨烯发热板的制作均由多种材料压合工艺制成,由于自身多层结构的限制,导致发热板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能够一次压合成型、生产工艺不连贯、频繁的流程周转、工艺流程不闭环、检测手段不完善等原因都会导致次品率较高等,造成较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发热板。
[0005]为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结合层,结合体层、抗老化层以及图案层;其中,所述结合层包括PP布基底绝缘层以及涂覆在所述PP布基底绝缘层上表面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层,所述结合体层包括PP布上层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PP布上层绝缘层下表面的载流条,所述载流条与所述石墨烯导电浆料层贴合,所述PP布上层绝缘层与所述抗老化层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P布基底绝缘层具体为FR4级7628环氧树脂玻纤布,所述抗老化层为PP抗老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PP布卷材,置于自动贴载流条放料装置上,设定自动贴载流条距离、温度、速度、贴合长度及裁切长度的参数,启动设备进行贴合载流条,设备根据设预设参数贴合完成,得到载流条与PP布上层绝缘层的两层结构结合体,并进行裁切和叠片,完成后备用;S2:选择石墨烯导电浆料,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对石墨烯导电浆料精准配比并进行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静置消泡后过滤打样,测试石墨烯导电浆料的粘度、附着力、阻值相关参数,与产品参数和工艺参数对比,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形成成品石墨烯导电浆料,完成后备用;S3:选择PP布基底绝缘片材,置于印刷设备的定位平台,将S2成品石墨烯导电浆料置于自动印刷、烘干、检测流水线的网版上,对印刷网版和定位平台进行精准定位,调节印刷速度和烘道温度后进行印刷,印刷完成自动输送入烘道,通过曲线温度进行烘干、固化和冷却,挥发排放物经管道至环保系统;完成后,形成PP布基底绝缘层与带有石墨烯导电浆料的两层结构结合层;S4:再次将S3中的结合层、S1中结合体与抗老化层、图案层进行预叠合,形成六层结构结合体,预叠时,S3的结合层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层与S1的结合体的载流条贴合,预叠合顺序依次为S3的结合层、S1的结合体、抗老化层、图案层,每四层为一个循环,依次预叠片,每个循环预留一定梯度,便于后续工位机械手抓取;预叠完成后得到多个叠合体,通过输送线到自动循环叠合生产线备用;S5:选取S4叠合体,利用多工位移载机械手将S4叠合体移至带有牛皮纸或缓冲垫的钢板底板上进行垂直平行叠合,钢板底板置于双层输送升降平台上;为保证层压的热压合质量,每次叠合时,分别在S4叠合体两面各叠合尺寸相同的一张离型膜和一张镜面不锈钢板,防止镜面不锈钢板与S4叠合体粘连,依次进行叠合,叠合后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钢板底板、牛皮纸或缓冲垫、镜面不锈钢板、离型膜、S4叠合体以及离型膜,每六层一个循环依次叠合,直至设备检测达到预设叠合层数后,双层输送升降平台将完成品输送到行走平台,通过轨道和行走平台输送到热压合设备用,并重新升起一块钢板底板进行循环叠合;S6:将S5叠合完成后的钢板底板盖上钢板盖板,由一侧升降上下料平台自动输送到多层上料料架,每层料架之间距离大于S5预设叠合层数的总厚度,且与热压系统装载间距一致,每层可装载一个底板钢板和钢板盖板之间的组合体,此组合体内包含多组S4叠合体,按由下至上的顺序逐个装满每层料架,装载完成备用,便于多层层压机进行热压合;S7:将S6一次全部抓取到上料料架另一侧的多层移动伸缩平台车上,并经轨道输送到多层热压机入料口,自行精准定位后,将S6输送到与料笼对应的热压层;S8:设定压合参数,对S6进行热压合,压合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项州夏雨静黄诗淇夏宇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君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