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64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12
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配置为容纳电极组件的电池壳体;被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并且初次浸渍电极组件的第一电解质;以及包括封装材料和第二电解质的加强电解质构件,其中封装材料被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并且具有在设定电压下被氧化并被分解的氧化部,并且第二电解质被储存在封装材料中,由于氧化部的分解,第二电解质释放到封装材料的外部,并且二次浸渍电极组件。渍电极组件。渍电极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1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19

0171204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整体结合在此。
[0003]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两种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5]通常,与不可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是指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二次电池广泛用在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摄像机之类的高科技电子领域中。
[0006]这种二次电池分为电极组件内置在金属罐中的罐型二次电池和电极组件内置在袋中的袋型二次电池。
[0007]罐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解质、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罐、以及安装于罐的开口部的盖组件。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解质、以及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袋。
[0008]存在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化学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低成本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解质。然而,由于电解质是在激活之前投入的,所以即使这些电解质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因其较窄的工作电压范围,也存在不能使用这些电解质的诸多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问题
[0010]做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该二次电池中,储存具有优异物理特性的电解质的封装材料被容纳在容纳电极组件的电池壳体中。封装材料由在设定电压下氧化的材料制成,并且封装材料在激活工序之后氧化,从而能够用具有优异物理特性的电解质浸渍电极组件,因而显著提高了电池性能。
[0011]技术方案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配置为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池壳体;被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并且初次浸渍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解质;以及包括封装材料和第二电解质的加强电解质构件,其中所述封装材料被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并且具有在设定电压下被氧化并被分解的氧化部,并且所述第二电解质被储存在所述封装材料中,由于所述氧化部的分解,所述第二电解质释放到所述封装材料的外部,并且二次浸渍所述电极组件。
[0013]所述氧化部可由在所述设定电压下氧化的聚合物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0014]整个所述封装材料可由所述氧化部形成,或者所述封装材料的一部分可由所述氧化部形成。
[0015]所述设定电压可为3V。
[0016]所述封装材料可附接至所述电池壳体的内表面。
[0017]所述电极组件可包括从所述电池壳体引出的电极引线,并且设置在所述封装材料中的所述氧化部可被从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的所述电极引线传输的电压氧化并分解。
[0018]所述氧化部可包括沿所述封装材料的长度方向形成的水平氧化表面和沿所述封装材料的宽度方向形成的与所述水平氧化表面垂直的垂直氧化表面。
[0019]所述氧化部可由在所述设定电压下氧化的金属材料制成。
[0020]此外,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步骤(a),制造包括在设定电压下氧化的氧化部的封装材料,并且向所述封装材料中注入第二电解质,从而制造加强电解质构件;步骤(b),制造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电池壳体;步骤(c),将所述加强电解质构件附接至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步骤(e),通过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部容纳电极组件,并且通过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开口部注入第一电解质,从而利用所述第一电解质初次浸渍所述电极组件;步骤(f),密封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开口部,从而制造未被充电的二次电池;步骤(g),将所述未被充电的二次电池充电和放电,从而制造被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和步骤(h),对所述被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施加设定电压,将设置在所述封装材料中的所述氧化部氧化,并且利用通过由于将所述氧化部氧化而形成的孔释放的所述第二电解质二次浸渍所述电极组件,从而制造成品二次电池。
[0021]在所述步骤(a)中整个所述封装材料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所述氧化部形成,并且在所述步骤(h)中可利用所述设定电压氧化并分解整个所述封装材料。
[0022]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封装材料的一部分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所述氧化部形成,并且在所述步骤(h)中可利用所述设定电压仅氧化并分解作为所述封装材料的所述一部分的所述氧化部。
[0023]当在步骤(a)中所述封装材料的一部分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所述氧化部形成时,可通过沿所述封装材料的长度方向形成水平氧化表面并且沿所述封装材料的宽度方向形成与所述水平氧化表面垂直的垂直氧化表面来制成氧化部。
[0024]在所述步骤(a)中整个所述封装材料或所述封装材料的一部分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氧化部形成。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具有在电池壳体中内置有加强电解质构件的特征,其中加强电解质构件包括:具有在设定电压下氧化的氧化部的封装材料、以及设置在封装材料中并且具有优异物理特性的电解质。通过该特征,在激活工序之后氧化部氧化,并且容纳在封装材料中的电解质可释放到电池壳体中。因此,可利用具有优异物理特性的电解质浸渍电极组件,结果,可显著提高二次电池的性能。
[0027]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氧化部具有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特征。通过该特征,氧化部可在设定电压下稳定地氧化,结果,容纳在封装材料中的电解质可稳定地释放到电池壳体中。
[0028]在此,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氧化部也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随着氧化部的金属材料在设定电压下氧化,容纳在封装材料中的电解质可稳定地释放到电池壳体中。
[0029]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封装材料具有整个封装材料由氧化部形成的特征。
通过该特征,封装材料可在电池壳体内部整个氧化,使得没有任何残留,结果,可防止由于封装材料而导致在电极组件中出现缺陷。
[0030]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封装材料具有封装材料的一部分由氧化部形成的特征。通过该特征,可使在电池壳体内部副产物的产生最小化。特别是,氧化部具有在整个封装材料中形成多个氧化部的特征。通过该特征,容纳在封装材料中的电解质可均匀地释放到整个电池壳体,结果,可使具有优异物理特性的电解质浸渍整个电极组件。
[0031]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氧化部具有在3V下氧化的特征。通过该特征,可防止氧化部在激活工序期间氧化。
[003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封装材料具有附接至电池壳体的内表面的特征。通过该特征,可防止封装材料在电池壳体内部移动,特别是,可防止容纳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被封装材料损坏。
[0033]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的氧化部具有在封装材料中形成为具有“+”形状的特征。通过该特征,封装材料可展开而打开,结果,容纳在封装材料中的电解质可快速释放到电池壳体内部。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剖面图。
[0035]图2是图解设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配置为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池壳体;被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并且初次浸渍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解质;以及包括封装材料和第二电解质的加强电解质构件,其中所述封装材料被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并且具有在设定电压下被氧化并被分解的氧化部,并且所述第二电解质被储存在所述封装材料中,由于所述氧化部的分解,所述第二电解质释放到所述封装材料的外部,并且二次浸渍所述电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氧化部由在所述设定电压下氧化的聚合物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整个所述封装材料由所述氧化部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封装材料的一部分由所述氧化部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设定电压为3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封装材料附接至所述电池壳体的内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从所述电池壳体引出的电极引线,并且设置在所述封装材料中的所述氧化部被从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的所述电极引线传输的电压氧化并分解。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氧化部包括沿所述封装材料的长度方向形成的水平氧化表面和沿所述封装材料的宽度方向形成的与所述水平氧化表面垂直的垂直氧化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被附接所述封装材料的所述内表面上进一步设置有粘合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氧化部由在所述设定电压下氧化的金属材料制成。11.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制造包括在设定电压下氧化的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舜炯崔桐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