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背光显示器的背光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7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03
背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位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上方的至少两个光学膜、以及位于至少两个光学膜上方的一对亮度增强膜。光学膜的大部分为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分光微结构的分光光学膜。构的分光光学膜。构的分光光学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背光显示器的背光单元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9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898,693、2019年11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929,309和2020年5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3/023,618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一般而言涉及背光显示器的背光单元,特别是针对具有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背光显示器。

技术介绍

[0004]在追求改进的图像质量的过程中,液晶显示器(LCD)越来越多地使用背光单元体系架构100,如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其包括各个短波长(蓝色)LED 112的阵列110。图2A和2B图示了如由测角光度计测量的、从单个LED发射的光的根据角度的典型强度分布。如图所示,LED光源近似于朗伯(Lambertian)光源,其发射相对于最低点基本对称、在最低点具有最高光强度的光分布。
[0005]回到图1,一系列膜可以用于散布或漫射从蓝色LED 112发射的光,使得背光单元100可以将更均匀的光输送到包含液晶位于背光单元100上方的LCD面板(未示出)。如图所示,背光单元100通常包括可以是为体积漫射器或圆形漫射器的漫射膜120、使用例如量子点或磷光体材料将由LED 110发射到的一些蓝色光转换成绿色和红色光的颜色转换层130、可以是体积漫射器或由随机纹理化表面产生的圆形漫射器的被配置为散布或漫射离开颜色转换层130的光的漫射膜140,以及通常是两个相对于彼此旋转大约90度的棱镜膜的两个亮度增强膜(BEF)150、160。在背光单元100中可以具有附加的膜,用于提高被输送到LCD面板的光的整体均匀性和亮度。在一些背光单元中,可以使用白色LED而没有颜色转换层。
[0006]当LED 112布置为阵列时,诸如图3中所示的阵列110,期望隐藏各个LED 112并向LCD面板呈现明亮且均匀的光。如上所述,实现该目标的一种方法是在背光单元1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漫射器,诸如漫射膜120,以漫射、散布或模糊由LED 112发射的光束。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由单个LED 112发射的光的这种漫射,其中较深的灰色阴影表示比较浅的灰色阴影更亮的光。这种漫射还可以降低光的平均能量。
[0007]此外,包括LCD的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薄。因此,这种显示器的背光单元也变得越来越薄,这对以有效方式管理由LED 112发射的光提出了另一个挑战。例如,当漫射膜120放置在LED 112的阵列110上方时,如图5A在示意性示出的,由LED发射的各个光点被漫射,使得来自相邻LED 112的具有较小强度的光开始重叠以创建具有更高强度的光区域。如果增加漫射膜120的厚度,这对于较薄的背光单元100可能是非期望的,那么各个光点可能会散布得更远并提供更好的光均匀性,但仍然存在更亮和更暗的区域,如在图5B中示意性示出的。
[0008]期望具有用于LCD显示器的背光单元100,该背光单元具有蓝色LED 112的阵列110
和薄轮廓,但仍向LCD面板输送明亮且均匀的光,同时有效地隐藏各个LED 112。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位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上方的至少两个光学膜,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上方的一对亮度增强膜。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的大部分为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分光微结构的分光光学膜。
[0010]在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全部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所述多个分光微结构。
[0011]在实施例中,背光单元包括位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上方和所述一对亮度增强膜下方的颜色转换层。在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层位于至少一个分光光学膜上方。在实施例中,颜色转换层具有至少一个表面,该表面包括多个分光微结构。
[0012]在实施例中,背光单元包括位于颜色转换层上方和所述一对亮度增强膜下方的至少一个附加的分光光学膜。
[0013]在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包括第一分光光学膜,其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椭圆柱状结构。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基本正交。第一侧面向发光二极管阵列。在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包括位于第一分光光学膜上方的第二分光光学膜。第二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基本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椭圆柱状结构。第二分光光学膜的第一侧面向第一分光光学膜的第二侧。
[0014]在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包括位于第二分光光学膜上方的第三分光光学膜。第三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基本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平行线性棱镜。在实施例中,第三分光器还包括在其第二侧上的多个微结构。在实施例中,第三分光光学膜的第二侧面向第二分光光学膜的第二侧。
[0015]在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一分光光学膜,其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在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二分光光学膜,其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在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二分光光学膜,其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基本上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
[0016]在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一分光光学膜,其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基本上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
[0017]在实施例中,光学膜中的两个是分光光学膜。每个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的多个微结构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平行线性棱镜。每个微结构具有四棱锥的形状。
[0018]在实施例中,光学膜中的三个是分光光学膜。每个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
的多个微结构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平行线性棱镜。每个微结构具有四棱锥的形状。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以及位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上方并且被配置为接收由发光二极管阵列发射的光的下部光学膜堆叠。下部光学膜堆叠包括第一分光光学膜,该第一分光光学膜在其面向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第一侧上包括多个第一分光微结构,所述多个第一分光微结构被构造和布置为分离从发光二极管阵列接收到的光。下部光学膜堆叠包括位于第一分光光学膜上方的第二分光光学膜。第二分光光学膜在其面向第一分光光学膜的第一侧上包括多个第二分光微结构,所述多个第二分光微结构被构造和布置为分离从第一分光光学膜接收到的光。背光单元包括位于下部光学膜堆叠上方并且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下部光学膜堆叠的光的颜色转换层、位于颜色转换层上方并且被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位于发光二极管阵列上方的至少两个光学膜;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上方的一对亮度增强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的大部分为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分光微结构的分光光学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全部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所述多个分光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上方并且位于所述一对亮度增强膜下方的颜色转换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颜色转换层位于至少一个分光光学膜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颜色转换层具有包括多个分光微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颜色转换层上方和所述一对亮度增强膜下方的至少一个附加的分光光学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包括第一分光光学膜,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椭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正交,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上方的第二分光光学膜,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基本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以及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椭圆柱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的第一侧面向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的第二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膜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上方的第三分光光学膜,所述第三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基本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平行线性棱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三分光膜还包括在其第二侧上的多个微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三分光光学膜的第二侧面向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的第二侧。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一分光光学膜,所述第一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二分光光学膜,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和在其第二侧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学膜中的至少一个是第二分光光学膜,所述第二分光光学膜包括在其第一侧上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
的多个第一平行线性棱镜,以及在其第二侧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平行线性棱镜。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亮视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