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螺线管、电磁阀及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34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螺线管(S1),具备:第一固定铁芯(5)及第二固定铁芯(6),所述第一固定铁芯(5)及第二固定铁芯(6)位于线圈(4)轴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第一可动部件(7)及第二可动部件(8),所述第一可动部件(7)及第二可动部件(8)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铁芯(5)及第二固定铁芯(6)之间,通过向线圈(4)通电分别被第一固定铁芯(5)和第二固定铁芯(6)吸引;弹簧(9),所述弹簧(9)对第一可动部件(7)向第二固定铁芯(6)侧施力;以及第一限制部(90),所述第一限制部(90)与第一可动部件(7)或第二可动部件(8)设置成一体,并由非磁性体组成限制第一可动部件(7)相对于第二可动部件(8)向第二固定铁芯(6)侧移动。移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螺线管、电磁阀及缓冲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线管、具备螺线管的电磁阀、以及具备包含螺线管的电磁阀的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螺线管中,有一种螺线管具备线圈、和向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时磁通流动而被向线圈轴向一方吸引的可动部件,该螺线管可以将吸引该可动部件的力作为推力赋予其他部件(对象物),并根据通电量改变该推力。这类螺线管例如被用于电磁阀。
[0003]而且,在这类电磁阀中,有一种电磁阀被设置在压力控制通道的中途,除了具备螺线管外,还具备用于开关压力控制通道的阀体、和对该阀体向打开方向施力的弹簧,其利用螺线管对阀体施加关闭方向的推力。根据这类电磁阀,向螺线管供给的电流量越大,则电磁阀的开阀压力越高,可提高电磁阀上游侧的压力。这类电磁阀例如被用于缓冲器。
[0004]而且,在这类缓冲器中,有一种缓冲器除了具备电磁阀外,还具备在缓冲器伸缩时供液体流过的主通道、和用于开关该主通道的主阀体,其将设有电磁阀的压力控制通道连接到形成在主阀体背面的背压室。根据这类缓冲器,向螺线管供给的电流量越大,电磁阀的开阀压力越高,则主阀体的背压(背压室的压力)越高,可使所产生的阻尼力越大(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73716号公报
专利技术概要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这里,在将缓冲器用于车辆的悬架等时,优选在车辆行驶在路况良好的道路上正常行驶时保持乘坐舒适性良好的基础上,减小正常行驶时所产生的阻尼力。而且,在具备包含传统螺线管的电磁阀的缓冲器中,减小供给至螺线管的电流量,就能够减小产生的阻尼力,因此能够抑制正常行驶时的功耗,节省电力。尽管如此,在传统缓冲器中,如果螺线管发生断电故障,电磁阀全开而主阀体的背压变得最小,则故障时的阻尼力会不足。
[0007]因此,日本特开2014

173716号公报公开的缓冲器所设置的电磁阀阀体具有开闭压力控制通道的两个开闭部。而且,其中一个开闭部被弹簧向打开方向施力,并且作为在被螺线管赋予关闭方向推力的压力控制时的开闭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另一个开闭部在螺线管未通电时,在其中一个开闭部受到弹簧的作用力处于全开的状态下,关闭压力控制通道中的由其中一个开闭部开闭的部分的下游侧。
[0008]进而,上述缓冲器还具备故障通道,所述故障通道被连接到压力控制通道中的由其中一个开闭部开闭的部分与由另一个开闭部开闭的部分之间,且中途设有被动阀。由此,当螺线管未通电时,如果压力控制通道被电磁阀中的另一个开闭部封闭,则背压室的液体
将通过故障通道,主阀体的背压被设定为被动阀的开阀压力。因此,即使在传统缓冲器中,发生故障时缓冲器的阻尼力也不会出现不足。
[0009]但是,如上述缓冲器所示,作为连接至背压室设定主阀体背压的通道,设置了压力控制通道和故障通道这两个通道,在螺线管通电时和未通电时要切换连接至背压室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器的结构会变得复杂,并且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然而,在利用弹簧对电磁阀的阀体向关闭方向施力,并利用螺线管对阀体向打开方向施加推力的情况下,虽然不需要在螺线管通电时和未通电时切换连接至背压室的通道,但要减小产生的阻尼力时,必须增大供给至螺线管的电流量,因此通常行驶时的功耗会增大。
[0010]也就是说,在将螺线管用于缓冲器的阻尼力可变的电磁阀等中时,当供给至螺线管的电流量较小时,希望减小施加于阀体等对象目标的推力,并且有时即使螺线管未通电仍希望向对象目标施加与上述推力方向相同的力,这在以往的螺线管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将传统的螺线管用于缓冲器的阻尼力可变的电磁阀时,存在缓冲器的结构复杂或车辆正常行驶时的功耗增大的问题。
[0011]因而,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线管、电磁阀及缓冲器,其中,当供给至螺线管的电流量较小时,能够减小螺线管向对象目标施加的推力,并且即便在螺线管未通电时,螺线管也可以向与通电时的推力相同的方向对对象目标施力。。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解决上述课题的螺线管具备:第一固定铁芯及第二固定铁芯,所述第一固定铁芯及第二固定铁芯位于线圈轴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第一可动部件及第二可动部件,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及第二可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铁芯及第二固定铁芯之间,通过向线圈通电分别被第一固定铁芯和第二固定铁芯吸引;弹簧,所述弹簧对第一可动部件向第二固定铁芯侧施力;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与第一可动部件或第二可动部件设置成一体,并由非磁性体构成限制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第二可动部件向第二固定铁芯侧移动。
[0013]根据上述结构,在螺线管未通电时,第一可动部件受到弹簧作用力向第二固定铁芯侧前进,如果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第二可动部件向第二固定铁芯侧的移动受到第一限制部限制,则弹簧作用力从第一可动部件传递到第二可动部件。另一方面,在螺线管通电时如果第一可动部件被第一固定铁芯吸引而向该吸引方向移动,则弹簧被第一可动部件压缩,该弹簧作用力传递不到第二可动部件。此外,在螺线管通电时,第二可动部件被第二固定铁芯吸引,并且向螺线管供给的电流量越大,则将第二可动部件向第二固定铁芯吸引的力越大。
[0014]因此,如果在螺线管通电时将吸引第二可动部件的力作为推力向对象物赋予,则向螺线管供给的电流量越大,则向对象物赋予的推力越大,向螺线管供给的电流量越小,则向对象物赋予的推力越小。进而,在未通电时,弹簧作用力经由第一可动部件和第二可动部件作用于对象物。弹簧作用力的方向与螺线管通电时吸引第二可动部件的力的方向相同,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螺线管未通电时仍可对对象物向与通电时相同的方向施力。
[0015]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第一限制部由非磁性体构成,因此可防止线圈通电时第一可动部件和第二可动部件吸附。进而,第一限制部与第一可动部件或第二可动部件设置成一体,因此可防止例如向螺线管施加PWM控制电流时第一可动部件和第二可动部件振动,进而
第一限制部受此激励而振动,从而导致高频音增大的情况。
[0016]此外,上述螺线管也可以具备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与第二可动部件或第二固定铁芯设置成一体,并由非磁性体构成限制第二可动部件向第二固定铁芯侧移动。如此,由于第二限制部由非磁性体构成,因此可防止线圈通电时第二可动部件被第二固定铁芯吸附。进而,第二限制部与第二可动部件或第二固定铁芯设置成一体,因此可防止例如向螺线管施加PWM控制电流时第二可动部件振动,进而第二限制部受此激励而振动,从而导致高频音增大的情况。
[0017]此外,上述螺线管也可以具备环状填充环,所述环状填充环安装在第一固定铁芯与第二固定铁芯之间,并且第二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外侧底部和外筒部,外侧底部朝向第二固定铁芯侧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填充环的内侧,第一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内侧底部和内筒部,将内侧底部朝向第二固定铁芯侧,将内筒部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外筒部的内侧,弹簧以一端侧插入内筒部的内侧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螺线管,其中,具备:线圈;第一固定铁芯,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位于所述线圈轴向的一端侧;第二固定铁芯,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位于所述线圈轴向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铁芯具有间隙;第一可动部件,所述第一可动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与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之间,通过向所述线圈通电被所述第一固定铁芯吸引;第二可动部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与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之间,通过向所述线圈通电被所述第二固定铁芯吸引;弹簧,所述弹簧对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施力;以及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或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设置成一体,并由非磁性体构成限制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具备: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或所述第二固定铁芯设置成一体,并由非磁性体构成限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具备:环状填充环,所述环状填充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与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之间,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外侧底部、和竖立在所述外侧底部的外周缘的外筒部,所述外侧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填充环的内侧,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内侧底部、和竖立在所述内侧底部的外周缘的内筒部,所述内侧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外筒部的内侧,所述弹簧以一端侧插入所述内筒部的内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内侧底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其中,具备:环状填充环,所述环状填充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与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之间,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有:内外两层配置的内筒部及外筒部;将所述内筒部与所述外筒部的轴向一端相连的连结部;以及位于所述内筒部另一端的内侧底部,所述内侧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填充环的内侧,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外侧底部、和竖立在所述外侧底部的外周缘且内径大于所述内筒部的外径的中间筒部,所述外侧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所述中间筒部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外筒部的内侧,所述弹簧以一端侧插入所述内筒部的内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内侧底部与所述第一固
定铁芯之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线管,其中,具备:环状填充环,所述环状填充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与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之间,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外侧底部、和竖立在所述外侧底部的外周缘的外筒部,所述外侧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填充环的内侧,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呈有底筒状,具有内侧底部、和竖立在所述内侧底部的外周缘的内筒部,所述内侧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侧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外筒部的内侧,所述弹簧以一端侧插入所述内筒部内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内侧底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之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线管,其中,具备:环状填充环,所述环状填充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铁芯与所述第二固定铁芯之间,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有:内外两层配置的内筒部及外筒部;将所述内筒部与所述外筒部的轴向一端相连的连结部;以及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義史安部友泰古田雄亮段下直明土井康平袰谷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