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韦任专利>正文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249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AC)系统,其包括一室内换气装置、至少一供气链区及至少一串联通道。所述室内换气装置包括一主风机。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的入气口与所述主风机的出气口相通,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包括n个子供气区域,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包括至少一入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经由依序连接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及/或所述至少一入气口,进而逐个串接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其中n为整数且n>1且所述至少一串连通道的至少一为连接任二所述子供气区域的一隔间墙。的一隔间墙。的一隔间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系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Air Conditioning,AC)
的空调系统,用于优化现有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请参考图1

2,图1为一种现有空调(AC)系统10的管线配置示意图;图2为一种现有空调(AC)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在所述现有空调系统10中,一室内换气装置195用于室内空间的空气循环,利用主风机110引入室外空气190(一般而言,室外空气190是建筑物与户外相通的区域,如阳台)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带走室内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甲醛等。空气会经由入气风管167通过入气口131并联地输送至各子供气区域130中再藉由出气口132通过出气风管169回送至所述室内换气装置195。视情况也会排出废气192。基本上,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室内换气装置就是俗称的全热式交换器,虽然有热交换的功能,但是主要目的是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并不适用于负责温度的调节。因为入气风管167及出气风管169的长短会影响风量的大小(一般而言,管线越长风量的耗损会越严重),故,所述室内换气装置190通常会设置于室内空间的中央(如图1),以避免造成各空间风量分配不均的问题。设置室内空间时,为了美观,通常会施作天花板将其包覆,因此会造成局部或者室内空间高度的降低。根据统计,当室内高度降到2.4公尺以下时,对人会造成压迫感与不适。再者请参考图3,入气风管167过梁168示意图。一般室内空间通常会有梁的存在,而入气风管167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1.在梁上开孔;2.将入气风管167形成一个U字型(如图3);3.采用通风过梁器(在梁的下方形成一个扁状的空间让空气可以流动)。第一种方式,虽然可行,然而考虑到建筑法规及结构安全,通常不建议入此处理;第二及第三种方式则都会造成大量的风量耗损,导致后方连接的空间换气量不足或者需要改装更大的全热式交换器。
[0003]再者,因为相同风量下,风管的管径越小,损失的风量越大。一般居家室内空间会建议采用6吋(约15公分)的风管,若是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则天花板的高度甚至需要从梁168的下方再降低20

30公分(甚至可能需要将天花板降的更低)。
[0004]然而,室内空间的高度对于居住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如果可以减少甚至无需使用风管,便无需因为风管设置而降低天花板的高度。需特别注意的是,现有空调(AC)空调系统10的风管(入气风管167及出气风管169)通常需要布满整个室内空间的上方(如图1)。
[0005]因此,现有技术存在:1.大量风管的使用造成费用的增加、施工的困难、大部分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下降;2.过梁部分会造成天花板的降低(U形过梁)或风量的损失(通风过梁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首先通过串联通道的方式连接多个子供气区域以依序供应空气,相较现有并联式风管(每一个子供气区域的风管均需要连接至所述室内换气装置)减少大部分风管的使用(风管的长度仅
需相连相邻子供气区域);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将串连通道设置于相邻子供气区域的隔间墙中,进一步大幅度去除相邻子供气区域所需要使用的风管。而无需像如现有空调系统,需要使用大量的风管同时降低天花板的高度。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一室内换气装置、至少一供气链区及至少一串联通道。
[0008]所述室内换气装置用于接收一室外空气。所述室内换气装置包括一主风机。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包括n个子供气区域。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包括至少一入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经由依序连接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及/或所述至少一入气口,进而逐个串接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其中n为整数且n>1。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仅连接所述至少一串联信道的一串连信道及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仅连接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的另一串连通道。所述n个依序逐个串接的子供气区域包括第1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经由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连通到所述主风机的出气口,及第n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连通到第n

1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且所述第n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连通到一排气管并回送至所述室内换气装置。
[000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串连通道的至少一为连接任二所述子供气区域的一隔间墙。
[001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n>2时,所述n个依序逐个串接的子供气区域包括除了第1个子供气区域及所述第n个子供气区域之外其余的第m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连通到第m

1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及所述第m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连通到第m+1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其中m为整数且n>m>1。
[001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子空调单元,设置于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内部。
[001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子风机,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串连通道中。
[0013]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首先,通过一室内换气装置的一主风机将一室外空气输送到至少一供气链区;接着,通过至少一串联通道经由依序连接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的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的至少一出气口及/或至少一入气口,进而逐个串接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其中n为整数且n>1;接着,通过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依序输送空气至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的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接着,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经由第n个子供气区域的出气口连通到一排气管并回送至所述室内换气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仅连接所述至少一串联信道的一串连信道及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仅连接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的另一串连通道。
[001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设置一子空调单元于每一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内部用于均匀化所述子供气区域的空气。
[001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之外。
[001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串连通道的至少一为连接任二所述子供气区域的一隔间墙。
[001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至少一子风机,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串连通道中。
[0018]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仅需藉由一台风机采用至少一串联通道的方式连接多个子供气区域以依序供应空气,相较现有并联式风管(每一个子供气区域的风管均需要连接至所述室内换气装置)减少大部分风管的使用(风管的长度仅需相连相邻子供气区域);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将串连通道设置于相邻子供气区域的隔间墙中,进一步大幅度去除相邻子供气区域所需要使用的风管。而无需像如现有空调系统,需要使用大量的风管同时降低天花板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室内换气装置,用于接收一室外空气,其包括一主风机;至少一供气链区,包括n个子供气区域,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包括至少一入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及至少一串联通道,经由依序连接每一所述至少一供气链区的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及/或所述一出气口,进而逐个串接所述n个子供气区域,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仅连接所述至少一串联信道的一串连信道及每一所述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仅连接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的另一串连通道;其中n为整数且n&gt;1,所述n个依序逐个串接的子供气区域包括第1个子供气区域的入气口经由所述至少一串联通道连通到所述主风机的出气口,及第n个子供气区域的入气口连通到第n

1个子供气区域的出气口,所述第n个子供气区域的出气口连通到一排气管并回送至所述室内换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串连通道的至少一为连接任二所述子供气区域的一隔间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n&gt;2时,所述n个依序逐个串接的子供气区域包括除了第1个子供气区域及所述第n个子供气区域之外其余的第m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连通到第m

1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及所述第m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出气口连通到第m+1个子供气区域的所述至少一入气口,其中m为整数且n&g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韦任
申请(专利权)人:陈韦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