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回风装置和污染物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48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4
一种地面回风装置和包括该回风装置的污染物控制系统,有助于在整机高度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回风装置的进风效率并确保上壳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包括:上壳,所述上壳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由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形成的收纳腔中,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朝向所述上壳,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大致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口大致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口大致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面回风装置和污染物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面回风装置和包括该回风装置的污染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室内等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0003]常见的空气净化器,通常放置在地面上,从位于空气净化器上部或顶部的出风口吹风,从靠近地面的侧边吸风,通过对室内空气的不断循环处理来净化室内空气。但是这样的吹风和吸风方式,会将室内的空气全部搅动起来,污染物会扩散到整个房间。商用办公楼中的新风系统,虽然出风口较多,能分布在不同位置,但通常每一层楼只有一至两个集中回风口,含污染物的空气会经过不同的工位,最终才能到达集中回风口。对于通过飞沫、气溶胶形式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上述形式的空气净化系统的防污染的效果有限,虽然空气净化系统能够通过气流循环降低室内空间中病原体的浓度,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病原体在室内空间的散播,甚至,空气净化系统向室内空间吹入的气流还会对病原体起到扩散作用,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0004]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结构的装置和系统,其能够对室内空间中的污染物进行控制,防止存在于该空间的局部区域中的诸如粉尘、病原体之类的污染物扩散到周围,从而起到隔绝污染物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尝试开发一种设于地面处的回风装置,其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具有进风口,下壳具有出风口,在由上壳和下壳形成的收纳腔中设置有风机组件。
[0006]在上述回风装置中,为了提高对室内等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污染物的吸引效果,需要充分利用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形成尽可能大的有效进风面积;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回风装置设置于地面处,因此需要确保露在外面的上壳部分有足够的强度,防止上壳被踩踏时发生严重形变或断裂,影响回风装置的性能或产生安全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回风装置和包括该回风装置的污染物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地面回风装置的强度,甚至在整机高度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回风装置的进风效率并确保上壳的强度。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面回风装置,其包括:上壳,所述上壳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由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形成的收纳腔中,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朝向所述上壳,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大致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
[0009]此处,所谓“上壳的进风口大致对应风机组件的吸风口”,是指上壳进风口的主体部分落在风机组件的吸风口中,优选进风口面积的80%与风机组件的吸风口重叠,更优选风口面积的85%与风机组件的吸风口重叠,进一步优选风口面积的90%与风机组件的吸风口重叠。
[0010]并且,所谓“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在风机组件同时包括风扇(例如涡轮风扇)和导流环的情况下,是指导流环的吸风口,而不是指风扇自身的吸风口。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上壳的进风口大致对应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因此,能避免因存在对进风效率(可以包括吸风速度、吸风速度差异、实际进风口面积、进风压损等因素)无有益影响的进风口部分而导致上壳的强度降低。具体而言,由于地板下空间有限,需要将地面回风装置的整机高度设置得较低,上壳与风机组件的上表面(在风机组件包括导流环的情况下是导流环的上表面,不过,在风机组件包括西洛克风扇的情况下无需设置导流环,因而是西洛克风扇蜗壳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很小(在风机组件包括导流环的情况下,上壳与风机组件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会更小),因此风机组件的吸风口面积基本与装置整体的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相当,也就是说,在俯视位于风机组件吸风口的外边缘附近的上壳进风口部分处,室内空气还能在风机组件的抽吸力的作用下流动至风机组件的吸风口,但若上壳进风口的外边缘俯视继续向远离风机组件吸风口的位置设置,则由于距离风机组件远,室内空气较难进入上壳内,即使进入上壳内,也难以继续移动至风机组件的吸风口中,亦即即使再增加上壳的进风口的面积对装置整体的进风效率也无有益影响,反而还会因为进风口面积的增加而导致上壳强度的降低以及整体进风口的平均风速下降(风量一定的情况下,进风口面积增加,风速会下降);对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通过在上壳上设计与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大致对应的进风口,而不是设置过大的进风口,容易在整机高度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地面回风装置的进风效率并确保上壳的强度。
[0012]此处,上壳上的进风口面积可以等于或略大于或略小于风机组件的吸风口面积。
[0013]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中,优选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涡轮风扇,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进风口避开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中央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风机组件包括涡轮风扇,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进风口避开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中央部,因此,能在基本不影响有效进风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上壳的强度。也就是说,在风机组件包括涡轮风扇的情况下,风机组件的吸风口中央的吸入风速很小,因此,在上壳的与风扇组件吸风口的中央部对应的部分不设置进风口时,能在基本不影响有效进风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大上壳的封闭部分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上壳的强度。
[0015]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中,优选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具有靠近所述上壳的外边缘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至少一部分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内部、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边缘、或者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边缘之外且靠近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边缘的位置。进风口的第一侧边的至少一部分在风机组件吸风口边缘附近,即表明进风口主体都落在风机组件吸风口内,能较大程度上有效利用风机组件进风口实现有效进风。
[0016]此处,第一侧边可以是直线形、折线形、弧形等各种形状。
[001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中,优选在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在上壳的进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能防止异物掉落到上壳的进风口内,提高安全性,与此同时,第一分隔件能发挥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上壳的进风口处的强度。
[0019]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分隔件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分隔件的内边缘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外边缘对应;或者,所述第一分隔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包括规定分隔件,所述规定分隔件是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中最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分隔件,或是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中第二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分隔件,所述规定分隔件的内边缘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外边缘对应。其中,“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外边缘”就是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最窄内径处。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回风装置,第一分隔件设置有一个,第一分隔件的内边缘与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外边缘对应,或者,第一分隔件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分隔件包括规定分隔件,规定分隔件是多个第一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回风装置,包括:上壳,所述上壳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由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形成的收纳腔中,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朝向所述上壳,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大致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涡轮风扇,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进风口避开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中央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具有靠近所述上壳的外边缘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至少一部分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内部、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边缘、或者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边缘之外且靠近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边缘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分隔件的内边缘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外边缘对应;或者,所述第一分隔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包括规定分隔件,所述规定分隔件是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中最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分隔件,或是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中第二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分隔件,所述规定分隔件的内边缘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外边缘对应。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进风口还具有远离所述上壳的外边缘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对应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内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为圆弧形,且所述第二侧边所在的圆和所述第一侧边所在的圆的圆心重合。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为圆弧形,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为圆形,所述第一侧边所在的圆的圆心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圆心同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所在的圆的直径和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直径相同,或者,所述第一侧边所在的圆的直径略大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直径。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沿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径向设置。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件均匀分布,或者,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壳的进风口的径向长度,且多个所述第二分隔件在径向上交错设置。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进风口设置有多个,不同的所述上壳的进风口彼此靠近。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多个所述进风口相对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吸风口的中心轴对称和/或均匀设置。14.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诗王哲元徐帆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