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43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所述手动进样组件包括:手动置样座,设置有用于接收手动放入的待测试管的置样孔位;第一驱动件,驱动手动置样座沿XY平面的转动路径在其初始位和样本分析仪的第二置样位之间转动;第二驱动件,驱动手动置样座沿Y方向的优先进样路径在第二置样位和样本分析仪的第一置样位之间移动;其中,第二置样位和第一置样位沿Y方向前后设置,第二置样位处于样本分析仪的前侧;手动置样座处于所述初始位时,置样孔位偏离第一置样位和第二置样位的连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样本检测时,用户可以随时启动急诊检测模式,通过手动进样组件对急诊的待测试管手动进样,无需等待,避免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避免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避免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样本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样本分析仪是最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其借助试剂对血液样本中的各种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进行统计分析,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
[0003]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分析仪采用自动批量进样模式,用户将试管放置于试管架上,试管架将试管批量运送至分析仪的置样位,抓手在置样位抓取试管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的操作、加快检测速度。但是,自动批量进样模式下样本试管只能按序逐个进行检测,对于一些需要优先处理的急诊试管并不适用,因此一些分析仪还配置了手动进样模式,在有急诊需求时用户可以将试管手动放置于置样位。
[0004]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手动放置急诊试管时,试管座往往被正在检测中的试管占用,用户需要等待该试管的整个检测流程结束之后才能放入急诊试管,这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另外,现有产品中也有开放进样,需要采样针伸出机壳外,用户手动将急诊样本放置于采样针下方进行吸样,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被意外刺伤的风险,同时若患者的样本携带病毒,也增加了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有效优化手动进样的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进样组件,包括:手动置样座,所述手动置样座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手动放入的待测试管的置样孔位;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手动置样座沿XY平面的转动路径在其初始位和样本分析仪的第二置样位之间转动;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手动置样座沿Y方向的优先进样路径在所述第二置样位和样本分析仪的第一置样位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置样位和第一置样位沿Y方向前后设置,所述第二置样位处于样本分析仪的前侧;所述手动置样座处于所述初始位时,所述置样孔位偏离所述第一置样位和第二置样位的连线。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自动进样组件和上述手动进样组件,所述自动进样组件沿X方向的自动进样路径向所述第一置样位输送装载有待测试管的试管架。
[000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设置有相互独立的自动进样组件和手动进样组件且自动进样组件运行的路径与手动进样组件运行不会相互干涉,因此在需要进行急诊试管的检测时,用户可以在主机上直接下达启动急诊检测模式的指令,使手动进样组件向外伸出来接收并运送急诊试管,无需等待、也避免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同时,由于急诊样本实现了机内封闭采样,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采样针意外刺伤,也避免了医护人员被携带有病毒的急诊样本在空气中暴露而形成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的平面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动进样组件在初始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所示手动进样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手动进样组件在第二置样位的示意图。
[0014]图6为图5所示手动进样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7为图2所示样本分析仪的手动进样组件转动至第二置样位的示意图。
[0016]图8为图2所示样本分析仪的手动进样组件移动至第一置样位的示意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手动进样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手动进样组件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0]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用于生物样本,特别是血液样本的检测分析。图1

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样本分析仪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样本分析仪包括多个组件,如自动进样组件10、手动进样组件20、混匀组件30、中转组件40、采样组件50、检测组件、控制组件等,其中控制组件用于自动协调其它各个组件在整个样本检测流程中的运行。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以下借助于XYZ三维坐标进行辅助说明,具体地,以样本分析仪在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背向用户的一侧为后侧,前后方向即图示的Y方向;图示的X方向即左右方向,图示的Z方向即上下方向。
[0022]自动进样组件10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主机外并位于主机的前侧,顺沿一X方向延伸的自动进样路径12移动,将承载有血液样本的待测试管14朝向主机的第一置样位A1自动运送。同一试管架16置放有多个待测试管14,每一待测试管14上贴设有条码来记录相应患者的信息,使得检测结果能够自动匹配相应患者。自动进样路径12的左右两端可以分别设置装载平台18和卸载平台19,试管架16由装载平台18送入自动进样路径12,之后沿着自动进样路径12移动至第一置样位A1,混匀组件30抓取处于第一置样位A1的试管架16上的待测试管14,之后试管架16继续移动至卸载平台19并在卸载平台19被卸载,装载下一批待测试管14。
[0023]手动进样组件20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主机内部,包括手动置样座22,手动置样座
22可以由主机的前侧向外伸出至第二置样位A2,方便用户将急诊的待测试管14手动放置于手动置样座22中。手动置样座22具有XY平面内的转动路径和Y方向的优先进样路径,通过转动和移动的配合,手动置样座22可在初始位A0、第一置样位A1、第二置样位A2之间切换位置,实现急诊的待测试管14的手动进样。图示实施例中,第二置样位A2、第一置样位A1的连线沿Y方向延伸,初始位A0偏置于第二置样位A2和第一置样位A1的连线的一侧(如图2所示)。
[0024]如图3

6所示,手动进样组件2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4和第二驱动件25,第一驱动件24可以是丝杆电机等,驱动手动置样座22沿Y方向前后移动;第二驱动件25可以是旋转电机等,驱动手动置样座22在XY平面内旋转。图示实施例中,手动进样组件20还包括第一滑动件27和与之配合的第一滑轨28,其中第一滑轨28沿Y方向延伸,与第二置样位A2和第一置样位A1的连线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驱动件24的丝杆与第一滑动件27连接,手动置样座22和第二驱动件25设置于第一滑动件27上。在第一驱动件24的作用下,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进样组件,应用于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置样座,所述手动置样座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手动放入的待测试管的置样孔位;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手动置样座沿XY平面的转动路径在其初始位和样本分析仪的第二置样位之间转动;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手动置样座沿Y方向的优先进样路径在所述第二置样位和样本分析仪的第一置样位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置样位和第一置样位沿Y方向前后设置,所述第二置样位处于样本分析仪的前侧;所述手动置样座处于所述初始位时,所述置样孔位偏离所述第一置样位和第二置样位的连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进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样孔位为两个,所述手动置样座的转动轴心位于所述两个置样孔位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上;或者,所述手动置样座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两个置样孔位的中心连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进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置样座处于所述初始位时,所述两个置样孔位沿X方向左右排布;所述手动置样座处于所述第二置样位时,所述两个置样孔位沿Y方向前后排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进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样孔位为两个,所述手动置样座的转动中心偏置于所述两个置样孔位的中心连线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进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置样座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云平于记良张勇吴忠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