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采样器、采样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243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采样器、采样系统及控制方法,该采样拭子包括采样头与支撑杆,采样头包括:拭子冠、连接段、弹性段,弹性段设置在折断凹槽的前部或后部,连接段设置在弹性段与拭子冠之间,拭子冠设置在弹性段的前部;拭子冠整体为椭球形,其前半部分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圆弧面,其后半部分的外表面的圆弧面上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分布、向内凹陷的采样凹槽;拭子冠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采样材料层;支撑杆的尾部设有卡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于采样拭子、采样器、采样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同步改进,提高产品的易用性、通用性、安全性,实现采样全程数字化管理,采样器械通用化、安全化、便利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高,采样高效、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采样器、采样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信息化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采样器、采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采样拭子是通过人体或者动物的自然腔道,对特定部位的生物样本(微生物)进行采集,以协助医院或者实验室检测病原体和诊断疾病。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泛滥,核酸检测目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及防控的重要依据,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咽拭子的采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新冠病毒等微生物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在目前的拭子采样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者喷嚏产生的大量飞沫,具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极易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0003]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通过“动态清零”的积极抗疫策略,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目前及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平战结合”的常态化防控状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高的特点,咽拭子病原学检查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接触等途径传播,在疫情初期,如果医务人员在采集咽拭子时防护不当,可能会造成感染。目前,咽拭子的采集除一级防护外,还要加穿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鞋套等,以上方式虽可有效保护医务人员,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0004]现有技术的采样拭子、采样器及采样方法存在着专用性较强,通用性不足的问题,一般仅适用于口腔或者鼻腔之一,不能同时兼顾咽拭子、鼻拭子、肛门拭子以及阴道拭子等多种体腔,也只能支持由专业医务人员对被检测人员进行采样操作,而不支持被检测人员自助式采样操作,以及非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采样操作。目前的采样拭子不支持个性化和信息化,采集、收集、检测过程需要多个人员、多个岗位操作,费时费力。即使是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检测,由于是人工操作,难免出现采样操作过程不规范、深度与力度不统一等问题,容易出现采样稳定性差、被检测人员体验差等问题。
[0005]现有技术的采样拭子、采样器及采样方法,仅能支持采样作业,不能支持敷药等其他作业,用途单一。现有技术的采样拭子及采样器,多以呼吸道疾病采样为主,难以兼顾通过肛门、阴道、耳道等获取检材,进行其他多种病症的采样。如疫情过去,大量生产的这些采样拭子、采样器将会造成资源浪费。
[0006]现有技术的核酸检测拭子采样方法,一般都是采用集中、群体、大规模采样的方式,被检测人员需要排长队、到专门的地点,由专门的人员集中采集,不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待检测对象,兼顾个体与群体采样的需求,采用分散化、自助式的采样,存在着采用工作人员、被采样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采样时,容易出现交叉感染风险,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7]现有的拭子采样过程中,被检测人员的身份认证、登记,过程繁琐、信息化程度不高,基本上都是由专业人员现场录入被采样人员的信息;同时,还存在着拭子采样前、后的
检材或容器标记问题(在密封瓶子上手写标签、编码等,)还需要医务人员手工采集、手写和录入采样拭子、密封容器的标签、编码等信息,然后再由检测人员人工识别、录入,容易出错;此外,现有方法和设备,不能自动采集和保存采样的过程数据(如采样时的深度、压力、角度等),缺乏全流程、自动化、高效率的管理系统,造成采样及检测过程用时多、用人多、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少。
[0008]综上,现有技术的采样拭子、采样器及采样方法、采样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系统,不能满足“平时与应急采样结合,个体与群体采样结合”等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采样器、采样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对采样拭子、采样器及软件系统、采样方法的同步改进设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实现拭子采样过程的全程化、信息化管理,并且使产品和操作过程通用化、安全化、便利化,操作高效、可靠、智能,能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被感染以及被检测者交叉感染的风险,满足“科技抗疫,平战结合”等多方面的需求。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塑胶材质采样头与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为圆柱形,所述的采样头与支撑杆连接处设有一折断凹槽;所述的采样头包括:拭子冠、连接段、弹性段,所述的弹性段设置在折断凹槽的前部或后部,所述的连接段设置在弹性段与拭子冠之间,所述的拭子冠设置在弹性段的前部;所述的拭子冠整体为椭球形,其前半部分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圆弧面,其后半部分的外表面的圆弧面上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分布、向内凹陷的采样凹槽;所述的拭子冠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采样材料层;所述支撑杆的尾部设有卡接部;所述的弹性段在拭子冠的正前方接触到采样部位时发生柔性偏转,使拭子冠侧面及采样凹槽与采样部位接触,并使生物检测材料容置于该采样凹槽内。
[0011]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前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经由自然腔道沾取生物检测材料,或者局部敷药;该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仓、导管、前置组件;所述的手柄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微型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电源开关;所述的导管内设有:金属扭簧、导线、拭子连杆、承托环;所述的前置组件设有多个光源、传感器;所述的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手柄仓与金属扭簧的后段连接,所述拭子连杆与金属扭簧的前段连接;所述拭子连杆通过承托环固定设置在导管内,其前段设有向前张开的卡口,该卡口与采样拭子的卡接部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控制微型电机转动,该微型电机驱动金属扭簧转动,金属扭簧带动拭子连杆转动,拭子连杆通过卡口带动采样拭子转动,从而带动采样头转动,进行采样或者敷药;所述的导线前部分别与光源、传感器电性连接,后部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将获得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控制微型电机、光源进行工作;所述的导管及其内部构件均为可弯折变形部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该导管连同设置在其内部、前部的组件,在长宽高三维方向、360
°
内任意弯折,使位于其前端的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获得合适的工作角度。
[0012]所述的前置组件设置在导管的前段;所述的导管侧壁的厚度方向上设有导线孔,所述的导管设置在该导线孔中;所述的传感器、光源均为三个,在导管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的前置组件内还设有一摄像头,其通过导管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0013]所述的前置组件还包括一箱型的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偏心轮、竖管、套管,所述的偏心轮轮盘的圆心位置与所述的金属扭簧连接,其轮盘的偏心位置与拭子连杆连接;该拭子连杆设置在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前部与竖管铰接,并通过该竖管与外壳的内侧表面连接;所述的金属扭簧旋转时驱动偏心轮旋转,该偏心轮带动套管的尾部旋转,在外壳及竖管的共同作用下,套管内的拭子连杆带动采样拭子旋转,并且使其采样头沿设定的圆形轨迹旋转。
[0014]所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偏心轮与套管的尾部旋转的连接部位,或者调节竖管的高度,对采样头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塑胶材质采样头(1)与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为圆柱形,所述的采样头(1)与支撑杆(2)连接处设有一折断凹槽(3);所述的采样头(1)包括:拭子冠(101)、连接段(102)、弹性段(103),所述的弹性段(103)设置在折断凹槽(3)的前部或后部,所述的连接段(102)设置在弹性段(103)与拭子冠(101)之间,所述的拭子冠(101)设置在弹性段(103)的前部;所述的拭子冠(101)整体为椭球形,其前半部分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圆弧面,其后半部分的外表面的圆弧面上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分布、向内凹陷的采样凹槽(104);所述的拭子冠(101)的外表面上包覆有采样材料层;所述支撑杆(2)的尾部设有卡接部(201);所述的弹性段(103)在拭子冠(101)的正前方接触到采样部位时发生柔性偏转,使拭子冠(101)侧面及采样凹槽(104)与采样部位接触,并使生物检测材料容置于该采样凹槽(10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段(103)为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向内凹陷深度为连接段(102) 直径30%的螺纹形沟槽(1031),使其前部的拭子冠(101)在受到采样部位的外部阻力时发生反方向的柔性偏转,使拭子冠的圆弧面及采样凹槽(104)与采样部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部(201),为一直径小于支撑杆(2)、并且与支撑杆(2)一体化连接的球体,或者为一直径小于支撑杆(2)、并且与支撑杆(2)一体化连接的棱柱,由其带动前部的支撑杆(2)及采样头(1)在周向旋转的同时发生轴向偏转。4.一种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经由自然腔道沾取生物检测材料,或者局部敷药;该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仓(4)、导管(5)、前置组件(6);所述的手柄仓(4)内设有相互连接的:微型电机(401)、控制电路(402)、电源(403)、电源开关(404);所述的导管(5)内设有:金属扭簧(501)、导线(502)、拭子连杆(503)、承托环(504);所述的前置组件(6)设有多个光源(601)、传感器(602);所述的微型电机(401)的输出轴穿过手柄仓(4)与金属扭簧(501)的后段连接,所述拭子连杆(503)与金属扭簧(501)的前段连接;所述拭子连杆(503)通过承托环(504)固定设置在导管(5)内,其前段设有向前张开的卡口(7),该卡口(7)与采样拭子的卡接部(201)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402)控制微型电机(401)转动,该微型电机(401)驱动金属扭簧(501)转动,金属扭簧(501)带动拭子连杆(503)转动,拭子连杆(503)通过卡口(7)带动采样拭子转动,从而带动采样头(1)转动,进行采样或者敷药;所述的导线(502)前部分别与光源(601)、传感器(602)电性连接,后部与控制电路(402)连接;所述的传感器(602)将获得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402),控制电路(402)分别控制微型电机(401)、光源(601)进行工作;所述的导管(5)为可弯折变形部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该导管(5)连同设置在其内部、前部的组件,在长宽高三维方向、360
°
内任意弯折,使位于其前端的医用多用途采样拭子获得合适的工作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组件(6)设置在导管(5)的前段;所述的导管(5)侧壁的厚度方向上设有导线孔(505),所述的导管(5)设置在该导线孔(505)中;所述的传感器(602)、光源(601)均为三个,在导管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的前置组件(6)内还设有一摄像头(603),其通过导管(5)内的导线(502)与所述控制电路(4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多用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组件(6)还包括一箱型的壳体(604),以及设置在该壳体(604)内的偏心轮(605)、竖管(606)、套管(607),所述的偏心轮(605)轮盘的圆心位置与所述的金属扭簧(501)连接,其轮盘的偏心位置与拭子连杆(503)连接;该拭子连杆(503)设置在套管(607)内,所述套管(607)的前部与竖管(606)铰接,并通过该竖管(606)与外壳的内侧表面连接;所述的金属扭簧(501)旋转时驱动偏心轮(605)旋转,该偏心轮(605)带动套管(607)的尾部旋转,在外壳及竖管(606)的共同作用下,套管(607)内的拭子连杆(503)带动采样拭子旋转,并且使其采样头(1)沿设定的圆形轨迹旋转。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莹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德市健康教育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