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241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服务器在第一时长内的数据最大更新次数,得到第一次数;第一时长为第一服务器获得同步数据发送请求的时刻与数据同步开始时刻的差值;确定第二服务器在第二时长内的数据最大更新次数,得到第二次数;第二时长为第二服务器获得目标同步数据的时刻与数据同步开始时刻的差值;在第一次数与第二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同步数据进行第二服务器的数据更新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比较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数据最大更新次数,并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的数据同步时更新次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数据更新操作,能够提高数据同步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同步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两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时,主服务器将数据计算结果向从服务器同步,从服务器根据主服务器同步的数据调整本地计算参数,保证主从服务器之间每周期数据的一致性。目前,在数据同步时,主服务器打包计算数据,发送到从服务器中,从服务器解析这些数据,并且对已有数据进行数据更新。当需要同步的数据量很大时,主服务器打包数据、发送数据,从服务器解析数据都比较耗时,若此过程耗时时长大于从服务器的计算周期,则无法保证从服务器当前时刻更新的数据和从服务器的计算周期是一致的,数据同步的准确性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数据同步的准确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服务器在第一时长内的数据最大更新次数,得到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得同步数据发送请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第一服务器在第一时长内的数据最大更新次数,得到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得同步数据发送请求的时刻与数据同步开始时刻的差值;确定第二服务器在第二时长内的数据最大更新次数,得到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第二服务器获得目标同步数据的时刻与所述数据同步开始时刻的差值;在所述第一次数与所述第二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同步数据进行所述第二服务器的数据更新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最大更新次数的确定方法,具体包括:基于数据变化的最小时间周期确定所述数据最大更新次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数根据如下公式获得:式中,N1为所述第一次数,t1为所述第一服务器获得同步数据发送请求的时刻,t0为数据同步开始时刻,T
min
为数据变化的最小时间周期,为向上取整;所述第二次数根据如下公式获得:式中,N2为所述第二次数,t2为所述第二服务器获得所述目标同步数据的时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同步数据的获得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待同步数据按数据类型进行划分,获得所述目标同步数据;所述数据类型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变化的最小时间周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待同步数据按数据类型进行划分,获得所述目标同步数据,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待同步数据按所述数据类型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组同数据类型数据;判断所述同数据类型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量;若是,则获得所述目标同步数据;若否,则对所述同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祥罗幸明王博严彬戴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