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22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流充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待充电的电动车进行排序从而导致电动车充电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充电排序单元对电动车充电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动车充电顺序进行排序,获取到电动车现存电量与额定电量总比值、电动车等待充电的总时长以及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放电速度的差值,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Xi,将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随后将排序好的电动车发送至处理器;根据电动车的充电信息,对电动车充电进行排序,从而提高电动车的充电效率,防止出现电动车严重亏电的现象。出现电动车严重亏电的现象。出现电动车严重亏电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充电
,具体为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动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如同普通汽车需要加油一样,电动车也需要充电,目前,最主要的充电手段就是通过充电桩来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供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或充电枪)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待充电的电动车进行排序,从而导致电动车充电效率降低,部分电动车严重亏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出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通过充电排序单元对电动车充电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动车充电顺序进行排序,获取到电动车现存电量与额定电量总比值、电动车等待充电的总时长以及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放电速度的差值,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Xi,将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随后将排序好的电动车发送至处理器;根据电动车的充电信息,对电动车充电进行排序,从而提高电动车的充电效率,防止出现电动车严重亏电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排序单元、充电监测单元、位置分析单元、搜寻分析单元、处理器、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所述充电排序单元用于对电动车充电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动车充电顺序进行排序,电动车充电信息包括电量数据、时长数据以及速度数据,电量数据为电动车现存电量与额定电量总比值,时长数据为电动车等待充电的总时长,速度数据为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放电速度的差值,将电动车标记为i,i=1,2,
……
,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排序过程如下:步骤S1:获取到电动车现存电量与额定电量总比值,并将电动车现存电量与额定电量总比值标记为ZBi;步骤S2:获取到电动车等待充电的总时长,并将电动车等待充电的总时长标记为SCi;步骤S3: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放电速度的差值,并将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放电速度的差值标记为CZi;步骤S4: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X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a3>0;且a1+a2+a3=1;
步骤S5:将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随后将排序好的电动车发送至处理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监测单元用于对电动车充电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动车充电进行监测,电动车充电的参数数据包括温度数据、电压数据以及比值数据,温度数据为电动车充电时内部温度与周边环境温度的差值,电压数据为电动车充电时内部的平均电压浮动差值,比值数据为电动车充电总时长与运行总时长的比值,具体分析监测过程如下:步骤SS1:获取到电动车充电时内部温度与周边环境温度的差值,并将电动车充电时内部温度与周边环境温度的差值标记为WDCi;步骤SS2:获取到电动车充电时内部的平均电压浮动差值,并将电动车充电时内部的平均电压浮动差值标记为VCZi;步骤SS3:获取到电动车充电总时长与运行总时长的比值,并将电动车充电总时长与运行总时长的比值标记为SBZi;步骤SS4: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FXi,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2.36;且b1+b2+b3=1;步骤SS5:将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FXi与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FXi≥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电动车的充电参数异常,生成参数监测异常信号并将参数监测异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FXi<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电动车的充电参数正常,生成参数监测正常信号并将参数监测正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位置分析单元用于对充电桩的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分析,充电桩的使用信息包括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次数和频率以及充电桩一周内总充电量,将充电桩标记为o,o=1,2,
……
,m,m为正整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步骤T1:获取到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次数,并将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次数标记为CSo;步骤T2:获取到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频率,并将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频率标记为PLo;步骤T3:获取到充电桩一周内总充电量,并将充电桩一周内总充电量标记为CDo;步骤T4:通过公式获取到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WZo,其中,s1、s2以及s3均为比例系数,且s1>s2>s3>0;且s1+s2+s3=1;步骤T5:将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WZo与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WZo<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充电桩的位置需更换,生成位置更换信号并将位置更换信号和对应充电桩的位置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若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WZo≥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充电桩的位置不需更换,生成位置固定信号并将位置固定信号和对应充电桩的位置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管理人员接收到对应充电桩位置后将对应充电桩位置标记为固定充电点,随后将固定充电点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
[0007]进一步地,所述搜寻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位置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匹配合适的充电点,具体分析匹配过程如下:步骤TT1:用户通过手机终端发送充电请求至处理器,随后处理器获取到用户的手机终端位置并将用户的手机终端位置标记为需充电位置;步骤TT2:随后以需充电位置为中心,以两公里为半径,构建需充电位置周边的充电桩覆盖区域,将充电桩覆盖区域内部充电桩标记为k,k=1,2,
……
,p,p为充电桩标记的取值,并分别将充电桩位置与需充电位置的距离与对应的行驶时长标记为JLk和SCk;步骤TT3:获取到充电桩覆盖区域内的充电桩平均充电排队数量并将充电桩覆盖区域内的充电桩平均充电排队数量标记为SLk;步骤TT4:通过公式获取到充电桩覆盖区域内充电桩的分配系数SXk,其中,x1、x2以及x3均为比例系数,且x1>x2>x3>0,e为自然常数;且x1+x2+x3=1;步骤TT5:将充电桩覆盖区域内的充电桩按照分配系数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将降序排序第一的标记为匹配充电桩,随后将匹配充电桩和对应位置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用户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用户信息和管理人员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用户信息和管理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职位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管理人员信息包括管理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0009]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桩,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安装有显示屏、控制按钮、插口以及处理器,所述箱体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排序单元、充电监测单元、位置分析单元、搜寻分析单元、处理器(6)、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所述充电排序单元用于对电动车充电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动车充电顺序进行排序,将电动车标记为i,i=1,2,
……
,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排序过程如下:获取到电动车现存电量与额定电量总比值、电动车等待充电的总时长以及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放电速度的差值,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Xi,将电动车的充电排序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随后将排序好的电动车发送至处理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监测单元用于对电动车充电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动车充电进行监测,具体分析监测过程如下:获取到电动车充电时内部温度与周边环境温度的差值、电动车充电时内部的平均电压浮动差值以及电动车充电总时长与运行总时长的比值,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FXi,将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FXi与电动车的充电参数监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分析单元用于对充电桩的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分析,将充电桩标记为o,o=1,2,
……
,m,m为正整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获取到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次数、充电桩一周内使用的频率以及充电桩一周内总充电量,通过公式获取到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WZo,将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WZo与充电桩的位置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序充电管理的交流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分析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张定英刘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电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