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及牙刷技术

技术编号:336225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牙刷技术领域,具体是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牙刷的初始数据;S2:模拟牙刷的使用状态;S3:测量牙刷的形变数据;S4:计算变形系数P。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牙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能够模拟不同刷牙压力,分别为正常刷牙和用力过猛刷牙时,牙刷的变形情况提供参考,从而实现从牙刷的变形情况就可知道是否刷牙用力过猛,以此来提醒使用者纠正刷牙习惯。以此来提醒使用者纠正刷牙习惯。以此来提醒使用者纠正刷牙习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及牙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刷
,具体涉及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及牙刷。

技术介绍

[0002]刷牙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的习惯,正确的刷牙方式,能够很好的清洁牙齿的同时,还能保护牙龈,减少口腔疾病,例如当刷牙时,用力过猛,容易造成牙龈损伤,长期用力刷牙还会加剧牙齿表层釉质的磨损,造成牙齿过敏和牙髓暴露,产生牙齿健康问题。但是目前缺乏判断刷牙习惯好坏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缺乏判断刷牙习惯好坏的手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测量牙刷的初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1:将牙刷水平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并使牙刷的颈部以上位置凸出该测试平台,其中,牙刷的刷毛面朝下;
[0008]S102:使用测量工具,获取牙刷的毛面部最低点到水平面的竖直距离A;
[0009]S2:模拟牙刷的使用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0010]S201:使用固定夹具夹持牙刷的柄部,其中,牙刷的刷毛面朝上;
[0011]S202:使用头部夹具夹持牙刷的头部,并将砝码悬挂于头部夹具上;
[0012]S203:测试设备对砝码施加拉力,以使砝码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牙刷的头部不受砝码的压力作用,初始位置与头部夹具之间的距离为B;
[0013]S204:测试设备撤销对砝码施加的拉力,砝码从初始位置下落至悬挂位置,在牙刷的头部受砝码的压力作用后,测试设备对砝码施加拉力,以使砝码返回初始位置;
[0014]S205:确定测试周期时长,其中,砝码在悬挂位置停留的时间为T1/秒;
[0015]砝码的悬空时间为T2/秒,其中悬空时间包括砝码从初始位置下落至悬挂位置的所需时间,以及从悬挂位置返回初始位置的所需时间;
[0016]砝码从初始位置下落至悬挂位置后返回初始位置为单次测试周期T=T1/秒+T2/秒;
[0017]S205:计算刷牙的使用总次数N=N1
×
N2
×
N3,其中刷牙更换频率为N1月/次,每月刷牙天数为N2次/月,每天刷牙的次数为N3次;
[0018]S206:计算模拟每次使用刷牙所需进行的测试周期T的次数S1,其中S1=N4/T,每次刷牙的时长为N4秒/次;
[0019]S207:计算模拟刷牙的使用总次数所需进行的测试周期T的总次数S,其中S=N
×
S1。
[0020]S3:在对牙刷重复S次步骤S204后,进行以下步骤,
[0021]S301:设定静置时间X分钟;
[0022]S302:将牙刷水平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并静置X分钟,并使牙刷的颈部以上位置凸出该测试平台,其中,牙刷的刷毛面朝下;
[0023]S303:使用测量工具,获取牙刷的毛面部最低点到水平面的竖直距离C;
[0024]S4:计算变形系数P=C

A。
[0025]如上所述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在步骤S101中,牙刷的柄身位于测试平台上,其中,在沿牙刷末端往首端的方向上,牙刷上最后与测试平台接触的支撑点至牙刷末端为柄身。
[0026]如上所述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在步骤S1至S3中的牙刷均做去除刷毛处理。
[0027]如上所述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在步骤S202中,砝码悬挂处距离固定夹具对牙刷的柄部夹持处的距离D范围为60mm~65mm。
[0028]如上所述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在步骤S202中,头部夹具对牙刷的头部的夹持位置为牙刷的首端至距离牙刷的首端最远处的植毛孔。
[0029]如上所述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在步骤S202中,砝码的悬挂处为靠近牙刷首端的植毛孔与靠近牙刷末端的植毛孔之间的中间位置。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牙刷,包括牙刷本体,通过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测定所述牙刷本体的变形系数P的范围为2.0mm~9.0mm,在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中,头部夹具和砝码的重量共为550g
±
5g,距离B为6.5mm
±
0.5mm,测试周期T的总次数S为1800次。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牙刷,包括牙刷本体,通过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测定所述牙刷本体的变形系数P的范围为2.0mm~10.0mm,在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中,头部夹具和砝码的重量共为1100g
±
5g,距离B为6.5mm
±
0.5mm,测试周期T的总次数S为1800次。
[0032]如上所述的牙刷,所述牙刷本体的变形系数P的范围为2.0mm~6.0mm。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牙刷,包括牙刷本体,通过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测定所述牙刷本体的变形系数P的范围为1.0mm~9.0mm,在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中,头部夹具和砝码的重量共为550g
±
5g,距离B为6.5mm
±
0.5mm,测试周期T的总次数S为1200次。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如下优点:
[0035]本专利技术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牙刷的初始数据;S2:模拟牙刷的使用状态;S3:测量牙刷的形变数据;S4:计算变形系数P。本专利技术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能够模拟不同刷牙压力,分别为正常刷牙和用力过猛刷牙时,牙刷的变形情况提供参考,从而实现从牙刷的变形情况就可知道是否刷牙用力过猛,以此来提醒使用者纠正刷牙习惯。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0038]图2是步骤S1测量牙刷的初始数据的示意图;
[0039]图3是步骤S3测量牙刷的形变数据的示意图;
[0040]图4是牙刷的柄身位于测试平台上的示意图;
[0041]图5是头部夹具的夹持示意图;
[0042]图6是砝码悬挂位置的示意图;
[0043]图7是头部夹具与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5]请参阅图1至图7,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牙刷的初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0046]S101:将牙刷1水平放置于测试平台2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牙刷的初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牙刷水平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并使牙刷的颈部以上位置凸出该测试平台,其中,牙刷的刷毛面朝下;S102:使用测量工具,获取牙刷的毛面部最低点到水平面的竖直距离A;S2:模拟牙刷的使用状态,包括以下步骤,S201:使用固定夹具夹持牙刷的柄部,其中,牙刷的刷毛面朝上;S202:使用头部夹具夹持牙刷的头部,并将砝码悬挂于头部夹具上;S203:测试设备对砝码施加拉力,以使砝码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牙刷的头部不受砝码的压力作用,初始位置与头部夹具之间的距离为B;S204:测试设备撤销对砝码施加的拉力,砝码从初始位置下落至悬挂位置,在牙刷的头部受砝码的压力作用后,测试设备对砝码施加拉力,以使砝码返回初始位置;S205:确定测试周期时长,其中,砝码在悬挂位置停留的时间为T1/秒;砝码的悬空时间为T2/秒,其中悬空时间包括砝码从初始位置下落至悬挂位置的所需时间,以及从悬挂位置返回初始位置的所需时间;砝码从初始位置下落至悬挂位置后返回初始位置为单次测试周期T=T1/秒+T2/秒;S205:计算刷牙的使用总次数N=N1
×
N2
×
N3,其中刷牙更换频率为N1月/次,每月刷牙天数为N2次/月,每天刷牙的次数为N3次;S206:计算模拟每次使用刷牙所需进行的测试周期T的次数S1,其中S1=N4/T,每次刷牙的时长为N4秒/次;S207:计算模拟刷牙的使用总次数所需进行的测试周期T的总次数S,其中S=N
×
S1。S3:测量牙刷的形变数据,在对牙刷重复S次步骤S204后,进行以下步骤,S301:设定静置时间X分钟;S302:将牙刷水平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并静置X分钟,并使牙刷的颈部以上位置凸出该测试平台,其中,牙刷的刷毛面朝下;S303:使用测量工具,获取牙刷的毛面部最低点到水平面的竖直距离C;S4:计算变形系数P=C

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使用状态的测试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楚斌黄晓文郭秀元黄权朗蒋船银
申请(专利权)人:好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