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20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包括:防护管尾部和防护管头部,所述防护管尾部与防护管头部为一体成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护管套接在纤尾的玻璃毛细管上,其中,防护管尾部对应光器件近端;所述防护管头部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花瓣形的凸出部,相邻的凸出部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光纤侧拉受力贴合在所述弧形凹槽上,以便提高所述光纤的抗侧拉能力。将本发明专利技术套接在光器件的根部处,光纤在发生侧拉时,光纤贴合在弧形凹槽上,光纤的点受力转变成面受力,提高了光纤的受力面积,进而提高了光纤的抗侧拉能力;除此之外,对光纤进行侧拉时,光纤沿滑槽的边缘移动,使得光纤的受力点发生变化,避免了光纤长时间单点受力发生折断的后果。断的后果。断的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微光类无源器件体积越来越小,许多光器件与光纤完成耦合并封装后,将光器件与光纤连接的根部直接暴露在外,这种方式对器件根部的光纤抗拉要求比较高。根据《Telcordia GR

1209

CORE》中对无源器件的要求,直拉需在0.45Kg保持60秒;侧拉90
°
0.23Kg保持10秒的抗拉力要求,部分无外加封装的无源器件在不增加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很达到这个侧拉要求。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光纤的抖动或侧拉会造成光纤的折断,进而造成光器件的失效。
[0003]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封装光器件尾纤根部的抗侧拉能力,避免光纤侧拉或抖动造成光纤折断、光器件失效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管尾部(1)和防护管头部(2),所述防护管尾部(1)与防护管头部(2)为一体成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护管套接在纤尾的玻璃毛细管(3)上,其中,防护管尾部(1)对应光器件近端;所述防护管头部(2)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花瓣形的凸出部(21),相邻的凸出部(21)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22),光纤侧拉受力贴合在所述弧形凹槽(22)上,以便提高所述光纤的抗侧拉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头部(2)与弧形凹槽(22)接触处设置有缓冲层(23),用于降低光纤被弧形凹槽(22)边缘切断的风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毛细管(3)外壁与防护管内壁之间设置有胶水填充层(4),待防护管尾部(1)套接在纤尾的玻璃毛细管(3)后,对胶水填充层(4)进行填胶,用于防止光纤拉扯带动毛细管超出防护管头部(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3)为胶水缓冲层、橡胶缓冲层和泡棉缓冲层中的一种或多种。5.一种封装光器件的根部光纤防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管尾部(1)、防护管头部(2)和防护管套(5);所述防护管尾部(1)与防护管头部(2)为一体成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护管尾部(1)外壁设置有半环形的滑槽(11),所述防护管套(5)内壁设置有比半环形滑槽(11)周长短预设距离的凸起滑轨(51),所述滑槽(11)与凸起滑轨(51)匹配,组成滑轨滑槽结构,所述防护管头部(2)顶部和防护管套(5)顶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莹莹黄杰丛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