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19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包括中心柱和供水装置,从上到下设置在中心柱上的若干层栽培器具,供水装置吸取鱼塘中的池水送向栽培器具;位于最下层的栽培器具连接有若干绕中心柱轴线环形分布的排水管,排水管向外侧倾斜朝下设置。倾斜朝下设置。倾斜朝下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
[0003]传统的养鱼水质较差,需要向鱼塘投加药物,这样会导致鱼肉中残留药物。而植物的种植需要一定平面的土地面积,同时需要施加肥料、药物等。而利用鱼菜共生技术则是让植物利用水体中营养物质生长,营养物质来自于鱼的直接排泄物或微生物分解的排泄废物。而由于植物消耗了水体的营养物质,也就使得水体的质量变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0004]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一些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但是其结构设计的仍然不够合理,且前期投资很大、技术不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廉,能够实现鱼菜的生态。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包括中心柱和供水装置,从上到下设置在中心柱上的若干层栽培器具,供水装置吸取鱼塘中的池水送向栽培器具;位于最下层的栽培器具连接有若干绕中心柱轴线环形分布的排水管,排水管向外侧倾斜朝下设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两层栽培器具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000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层栽培器具皆包括若干位于同一高度、且绕中心柱轴线均匀分布的栽培管,栽培管上设有栽培孔,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最下层的栽培器具还包括用于扩展栽培区域的栽培盘,栽培盘上设有栽培孔。
[000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供水装置包括虹吸管、抽水泵、供水管道组件;供水管道组件包括若干位于同一高度、且绕中心柱轴线均匀分布的供水管道;虹吸管出水口与供水管道连通,虹吸管进水口与水泵连通;水泵位于水体中;供水管道与最上层的栽培器具连通。
[00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心柱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心柱上安装有遥控补光灯和/或感光补光灯。
[0012]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心柱外表面设有反光件。
[0013]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心柱上通过棚架与透明棚可拆卸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植物的栽培实现了立体栽培的效果,这样更节约空间,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

中心柱,2

安装架,3

环形棚架,4

环形台阶,5

供水管道,6

上层栽培管,7

下层栽培管,8

连接水管,9

栽培盘,10

栽培孔,11

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也可通过其它的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征的方案来描述,因此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
[0019]实施例1如图1~2所示,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包括中心柱1,中心柱1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筒状。在中心柱1内部设有虹吸管,虹吸管得进水口位于底部,虹吸管得出水口连接供水管道5组件。
[0020]在中心柱1外圆周从上从上到下设有供水管道5组件、上层栽培器具、下层栽培器具。
[0021]供水管道5组件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且绕中心柱1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根供水管道5,供水管道5的进水口位于内侧,皆与虹吸管出水口连通。供水管道5的出水口位于外侧,与一层栽培器具连通。
[0022]上层栽培器具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且绕中心柱1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上层栽培管6,上层栽培管6上沿着栽培管轴线设有若干栽培孔,植物放置在栽培孔内。上层栽培管6得进水口位于外侧分别一一对应与供水管道5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8连通。
[0023]上层栽培管6的出水口位于内侧用于与下层栽培器具连通。
[0024]下层栽培器具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且绕中心柱1轴线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下层栽培管7,下层栽培管7上沿着栽培管轴线设有若干栽培孔,植物放置在栽培孔内。下层栽培管7得进水口位于内侧分别一一对应与上层栽培管6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8连通。下层栽培管7的出水口位于外侧且皆设有倾斜设置的排水管11。下层栽培器具还包括若干设置在中心柱1上的扇形的栽培盘,扇形的栽培盘间隔设置在下层栽培管7之间。栽培盘上设有若干栽培孔。栽培盘的高度刚好位于中心柱1下部与水接触的高度上。栽培盘上栽培孔内植物直接与鱼塘水面接触。
[0025]在供水管道5组件的上方,中心柱1外圆周面设有环形台阶4,环形台阶4上用于放置环形棚架3,环形棚架3包括内环和外环及连接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呈辐射状的若干支架。透明的塑料棚套在环形棚架3上。
[0026]进一步的,在中心柱1顶部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给整个生态养殖装置供电。
[0027]虹吸管底部进水口与水体接触,且设有抽水泵,抽水泵位于虹吸管进水口下方,帮助虹吸管吸水。
[0028]进一步的,中心柱1外表面包覆有反光膜,在中心筒上安装有遥控补光灯和/或感
光补光灯。进一步的,中心柱1上部,环形台阶4与供水管道5组件之间的区域还可以设有发育槽。
[0029]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将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放入水体上,装置下部与水体接触。种子放在定植海绵上然后放入发育槽等待发芽长苗。已经长苗的植物移植到上层栽培器具中;进一步生长程度更茂密得植物则移植到下层栽培器具中。
[0030]考虑到生长程度更茂密的植物同样的栽培密度,植物部分区域可能照射不到阳光,因此下层栽培器具还包括了栽培盘9,这样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植物栽培密度。栽培盘9呈扇形,有若干个,分别布置在相邻下层栽培管7之间,栽培盘9上设有若干栽培孔10,栽培盘9设置高度,应当使得装置置入水中时,栽培盘9栽培孔10内植物根系与水体接触。
[0031]虹吸管将水体内水送入上层栽培器具后流经植物根部又送下下层栽培器具,流经植物根部后被再次排入鱼塘水体中。
[0032]中心柱1内还通过支架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的放置区域做防水处理,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版;蓄电池给遥控补光灯和/或感光补光灯、抽水泵供电。
[0033]当光线变暗的时候到某一设定值,感光补光灯自动开启进行补光。或者也可以通过遥控补光灯进行开启补光。
[0034]由于旋转会使得整个装置在水体上一定的漂移,这样就使得装置处理水体的区域面积更大。当然中心柱1通过锚索连接有锚,锚索的长度限制装置的漂移范围。
[0035]中心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柱和供水装置,从上到下设置在中心柱上的若干层栽培器具,供水装置吸取鱼塘中的池水送向栽培器具;位于最下层的栽培器具连接有若干绕中心柱轴线环形分布的排水管,排水管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栽培器具之间通过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栽培器具皆包括若干位于同一高度、且绕中心柱轴线均匀分布的栽培管,栽培管上设有栽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菜共生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栽培器具还包括用于扩展栽培区域的栽培盘,栽培盘上设有栽培孔。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宇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泽乾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