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换热器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换热器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应用该换热器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现有热泵空调换热器而言,在制冷、制热、不同的运行频率各种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流路都是相同的,而大量研究表明制冷、制热以及不同的频率下室内外换热器的最佳流路是不相同的。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其压力损失较小,这时我们需要采用较少的分路数来提高冷媒流速增大换热系数;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机组在中高频运行时与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相比,压力损失产生的对数平均温差减小对换热量的影响占主导因素,这时我们需要采用较多的分路数来提高换热量。如此一来对于同一个换热器就无法做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的不同来改变换热器流路。
[0003]现有的技术中空调换热器也有蒸发/冷凝模式时改变流路的,但现有的换热器特异性较强,模块化程度低,难以适应换热面积大的大能力空调;流路变化时仅限于增加或减少若干条流路,变化方式少;对流路增加多种变化时,需要加入更多的阀,控制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管;集气管;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第二换热管组,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连通所述集液管和所述集气管;以及控制阀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以及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三控制阀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远离所述集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远离所述集气管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集液管至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第二换热管组至所述集气管的方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和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并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并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阀设有一个,每一所述第一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液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气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第三控制阀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一所述第一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液管的一端,每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端与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气管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数量相等。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根据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晏刚,邵艳坡,吴恒,陶骙,樊超超,黎顺全,褚雯霄,陈磊,王秋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