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超声检查体位调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介入超声检查体位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超声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施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各种穿刺针具、导管、导向装置及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介入超声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在对患者进行介入超声检查时,需要对患者翻身支撑、下肢抬起支撑等体位调整操作,以便于医务人员更方便的进行超声探测以及介入治疗,现缺乏一种介入超声检查体位调整装置,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翻身支撑、下肢抬起支撑等体位调整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超声检查体位调整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超声检查体位调整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左侧固定有支座(2),所述床板(1)下表面右侧固定有支板(3),所述支座(2)与所述支板(3)之间固定有限位支架(4),所述限位支架(4)位于所述床板(1)下方,所述限位支架(4)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架(6),所述弧形架(6)内侧固定有若干轮齿(7),所述弧形架(6)内侧通过所述轮齿(7)啮合连接有齿轮一(8),所述齿轮一(8)中部贯穿固定有转杆一(9),所述转杆一(9)左端与所述支座(2)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架(6)前后端均开设有收纳槽(10),所述收纳槽(10)内部固定有弹簧一(11),所述收纳槽(10)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板(12),所述弧形板(12)底端与所述收纳槽(10)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床板(1)前后表面均开设有斜槽(13),所述斜槽(13)底端延伸至所述床板(1)下表面,所述床板(1)上表面对称开设有转槽(14),两个所述转槽(14)相背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床板(1)前后表面,所述转槽(14)内部转动连接有体位板(15),所述体位板(15)下表面开设有底槽一(16),所述底槽一(16)内部左右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一(17),两个所述活动槽一(17)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一(18),所述活动杆一(18)外表面与所述弧形板(1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板(3)内部开设有空腔一(19),所述转杆一(9)右端贯穿至所述空腔一(19)内部,所述转杆一(9)外表面位于所述空腔一(19)内部固定有蜗轮(20),所述空腔一(19)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21),所述蜗轮(20)顶部与所述蜗杆(21)底部啮合连接,所述蜗杆(21)前端贯穿至所述支板(3)前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超声检查体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上表面开设有升降槽(22),所述升降槽(22)内部滑动连接有体位座(23),所述体位座(23)下表面开设有底槽二(24),所述底槽二(24)内部左右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二(25),两个所述活动槽二(25)内部共同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杆二(26),所述活动杆二(26)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7),两个所述支撑杆(27)底端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块(28),所述连接块(28)底部固定有固定柱(29),所述固定柱(29)底部与所述升降槽(22)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槽(22)内部右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二(30),所述齿轮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