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1-丁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1-丁烯基膜材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聚1-丁烯膜技术

技术编号:336206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1

丁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聚1

丁烯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1

丁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聚1

丁烯膜。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制取稳定的具有相当弹性的薄膜,要解决两种趋势的矛盾:一方面,为使取向态稳定就必须减低分子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要获得一定的弹性必须增加分子的活动性。只有结晶高聚物才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结晶高聚物取向态的稳定性是靠晶态来维持的,所以必须有一定的结晶度,但结晶度不能太高,使高聚物具有一定的弹性,达到稳定取向与适度弹性形变的统一。PB(即聚丁烯)有优越的刚性,低蠕动和高穿刺性,即使被加工成为薄膜也仍然保持优异的机械性能。但存在聚合过程长、等规度高的问题。而引入共聚单体后,既可以加速预聚段的反应,并使聚1

丁烯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同时又可以降低聚1

丁烯的结晶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弹性。
[0003]研究表明,聚烯烃合金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不同聚烯烃产品间的相界面和两相分散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但由于第二单体的引入,会导致产品某个或某些性能上显著降低的问题,如聚1

丁烯合金膜剥离强度显著降低而影响使用,还可能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密封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1

丁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聚1

丁烯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在保持良好力学性能及密封性的前提下,可控的使聚1

丁烯聚合物的剥离强度降低。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1

丁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在保护性气氛下,在复合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和外给电子体的作用下,单体原料和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预聚1

丁烯合金相;
[0007]所述单体原料为1

丁烯和共聚单体,或为共聚单体;
[0008]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和/或乙烯;
[0009]所述复合催化剂为负载钛基复合催化剂;
[0010]b)将所述预聚1

丁烯合金相与1

丁烯、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1

丁烯合金;
[0011]所述1

丁烯的总量与步骤a)中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0.1~20)∶1;
[0012]所述步骤a)中的1

丁烯与所述1

丁烯的总量的质量比为0%~30%;
[0013]所述步骤a)中,所述氢气与单体原料的质量比为(0.001~50)∶100;
[0014]所述步骤b)中,所述氢气与1

丁烯的质量比为(0.001~50)∶100。
[0015]优选的,所述1

丁烯为液相1

丁烯;所述共聚单体为液相共聚单体。
[0016]优选的,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载体,复合于所述载体上的钛化合物和内给电子
体;
[0017]所述载体为MgCl2;
[0018]所述钛化合物为卤化钛;
[0019]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酯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酸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优选的,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与步骤a)中单体原料的摩尔比为(10~8000)∶108;
[0021]所述烷基铝化合物选自烷基铝、烷基卤化铝和烷基氢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所述烷基铝化合物中的铝元素与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20~200)∶1;
[0023]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和二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所述外给电子体与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0.1~50)∶1。
[0025]优选的,所述卤化钛选自TiCl4、TiI4和TiBr4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6]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苯甲酸、对甲氧基基苯甲酸、对乙氧基苯甲酸、苯乙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所述烷基铝化合物选自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二甲基一氯化铝、一甲基二氯化铝、二乙基一氯化铝和二乙基氢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8]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叔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1,3

二醚和1,4

二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9]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70℃,时间为0.1~3h;
[0030]所述步骤b)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10~80℃,时间为0.1~48h。
[0031]优选的,在步骤a)聚合反应结束后,先降温,再进行步骤b);
[0032]所述降温为降至20~25℃。
[0033]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所述聚合反应前,先补加烷基铝化合物和外给电子体;
[0034]所补加的烷基铝化合物中的铝元素与步骤a)中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20~200)∶1;
[0035]所补加的烷基铝化合物中的铝元素与所补加的外给电子体的摩尔比为(5~200)∶1。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7]将聚1

丁烯聚合物和助剂混合造粒,得到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
[0038]所述聚1

丁烯聚合物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1

丁烯聚合物。
[003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聚1

丁烯膜,由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成膜制得;
[0040]所述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1

丁烯基膜材料母粒。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先将一部分1

丁烯与共聚单体、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预聚1

丁烯合金相;再以该预聚1

丁烯合金相为反应中心,加入剩余1

丁烯并通入氢气再次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得到聚烯烃聚合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两段聚合法制备聚烯烃,一段聚合作为催化剂体系的活化及初步催化聚合,通过控制聚合物的形态,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1

丁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保护性气氛下,在复合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和外给电子体的作用下,单体原料和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预聚1

丁烯合金相;所述单体原料为1

丁烯和共聚单体,或为共聚单体;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和/或乙烯;所述复合催化剂为负载钛基复合催化剂;b)将所述预聚1

丁烯合金相与1

丁烯、氢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1

丁烯合金;所述1

丁烯的总量与步骤a)中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0.1~20)∶1;所述步骤a)中的1

丁烯与所述1

丁烯的总量的质量比为0%~30%;所述步骤a)中,所述氢气与单体原料的质量比为(0.001~50)∶100;所述步骤b)中,所述氢气与1

丁烯的质量比为(0.001~5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

丁烯为液相1

丁烯;所述共聚单体为液相共聚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载体,复合于所述载体上的钛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所述载体为MgCl2;所述钛化合物为卤化钛;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酯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和酸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与步骤a)中单体原料的摩尔比为(10~8000)∶108;所述烷基铝化合物选自烷基铝、烷基卤化铝和烷基氢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烷基铝化合物中的铝元素与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20~200)∶1;所述外给电子体选自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和二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外给电子体与所述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0.1~50)∶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钛选自TiCl4、TiI4和TiB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亭亭李海艳贾福祥赵丹丹丁其维石敏袁文博赵永臣王耀伟栾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