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振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04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杆和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位于固定杆的下侧设置,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框,两个所述移动框下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杆,所述固定杆下侧设有中心板,所述中心板设有移动板的卡位装置,所述中心板下侧对称固定连接设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于转动辊和转动辊匹配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转动杆和两个夹板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固定杆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控制腔,两个所述控制腔上侧设有开口,两个所述控制腔位于移动框的外侧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装置为组装式结构,便于整体的移动与运输操作,且可以适应多种不同大小基坑的压平操作,实用性广,整体的操作简单。整体的操作简单。整体的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在基坑的施工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基坑的地面进行简单的压平操作,提高基坑整体的稳固性的同时,为后续的加工操作提供便利,传统的压平方式较为简单,仅仅是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压平操作,整体的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这种传统的压平操作效果较差,压平效果一般,且大量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压平操作,整体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延缓整体的工作进程,因此,提供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传统的压平操作效果较差,压平效果一般,且大量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压平操作,整体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延缓整体的工作进程,而提出的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杆和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位于固定杆的下侧设置,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框,两个所述移动框下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杆,所述固定杆下侧设有中心板,所述中心板设有移动板的卡位装置,所述中心板下侧对称固定连接设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于转动辊和转动辊匹配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转动杆和两个夹板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固定杆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控制腔,两个所述控制腔上侧设有开口,两个所述控制腔位于移动框的外侧设置,两个所述控制腔内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和开口匹配设置,所述控制板和上侧固定连接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贯穿于控制腔设置,所述控制杆位于控制腔外侧转动套设有控制辊,所述控制辊上缠绕连接设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和移动框对应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控制板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控制孔,两个所述控制孔内滑动连接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贯穿于控制孔和控制腔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固定杆上还滑动套设有两个连接框,两个所述连接框分别位于移动框和控制杆之间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框的上侧通透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框侧壁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固定杆侧壁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于螺纹孔和通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框下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多个圆锥杆。
[0005]优选地,两个所述控制腔内滑动连接设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位于控制板的下侧和控制板接触连接设置,所述稳固板下侧固定连接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和控制腔固定连接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中心板下侧对称固定连接设有两个调控板,两个所述调控板位于转
动辊的两侧设置,两个所述调控板靠近对方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和转动辊匹配对应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在中心板上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移动孔,所述移动杆贯穿于移动孔和移动孔匹配连接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孔侧壁滑动连接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于移动孔设置,所述移动杆侧壁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贯穿于限位孔和限位孔匹配连接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限位杆位于移动板外侧固定连接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弹簧和中心板连接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接触板下侧固定连接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的朝向远离转动辊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装置为组装式结构,便于整体的移动与运输,且整体的安装和拆卸较为简单,不会消耗太多的时间,且整体装置的稳固性较高,在此装置中,通过移动杆、卡杆、卡槽相配合,完成对转动辊位置的调节操作,进而可以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基坑的压平操作,适用性更广,通过调控板和接触板相配合,完成对转动辊的简单清洁操作,提高转动辊的工作效果,最后,在接触板的下侧设有相应的水管和喷头,减少在压平过程中灰尘的产生,减少相应的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坑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坑施工方法中连接框和固定杆的侧视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坑施工方法中中心板和夹板的侧视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2]图中:1固定杆、2移动框、3移动杆、4中心板、5夹板、6转动杆、7转动辊、8接触板、9喷头、10通孔、11连接框、12连接板、13圆锥杆、14控制杆、15控制辊、16控制线、17控制腔、18控制板、19卡孔、20卡杆、21稳固板、22第一弹簧、23螺纹孔、24螺纹杆、25移动孔、26限位孔、27限位杆、28限位板、29第二弹簧、30调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参照图1

5,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杆1和转动辊7,转动辊7位于固定杆1的下侧设置,固定杆1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框2,两个移动框2下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杆3,固定杆1下侧设有中心板4,中心板4设有移动板的卡位装置,卡位装置包括在中心板4上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移动孔25,移动杆3贯穿于移动孔25和移动孔25匹配连接设置,两个移动孔25
侧壁滑动连接设有限位杆27,限位杆27贯穿于移动孔25设置,移动杆3侧壁设有多个限位孔26,限位杆27贯穿于限位孔26和限位孔26匹配连接设置,限位杆27位于移动板外侧固定连接设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通过第二弹簧29和中心板4连接设置,完成对限位杆27初始位置的简单限制控制操作,向远离对方的方向移动两个限位板28,限位板28拉伸第二弹簧29的同时,带动限位杆27向远离对方的方向移动,直到限位杆27完全从移动孔25内移出为止,将移动杆3插进移动孔25,上下移动移动杆3,直到移动框2的位置满足工作需要为止,完成对移动杆3和中心杆4之间的连接操作,中心板4下侧对称固定连接设有夹板5,两个夹板5之间设有转动杆6,转动杆6贯穿于转动辊7和转动辊7匹配固定连接设置,转动杆6和两个夹板5转动连接设置,固定杆1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控制腔17,两个控制腔17上侧设有开口,两个控制腔17位于移动框2的外侧设置,两个控制腔17内设有控制板18,控制板18和开口匹配设置,控制板18和上侧固定连接设有控制杆14,控制杆14贯穿于控制腔17设置,控制杆14位于控制腔17外侧转动套设有控制辊15,控制辊15上缠绕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杆(1)和转动辊(7),所述转动辊(7)位于固定杆(1)的下侧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框(2),两个所述移动框(2)下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杆(3),所述固定杆(1)下侧设有中心板(4),所述中心板(4)设有移动板的卡位装置,所述中心板(4)下侧对称固定连接设有夹板(5),两个所述夹板(5)之间设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贯穿于转动辊(7)和转动辊(7)匹配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转动杆(6)和两个夹板(5)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固定杆(1)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控制腔(17),两个所述控制腔(17)上侧设有开口,两个所述控制腔(17)位于移动框(2)的外侧设置,两个所述控制腔(17)内设有控制板(18),所述控制板(18)和开口匹配设置,所述控制板(18)和上侧固定连接设有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贯穿于控制腔(17)设置,所述控制杆(14)位于控制腔(17)外侧转动套设有控制辊(15),所述控制辊(15)上缠绕连接设有控制线(16),所述控制线(16)和移动框(2)对应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控制板(18)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控制孔,两个所述控制孔内滑动连接设有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贯穿于控制孔和控制腔(17)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固定杆(1)上还滑动套设有两个连接框(11),两个所述连接框(11)分别位于移动框(2)和控制杆(14)之间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框(11)的上侧通透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框(11)侧壁设有两个螺纹孔(23),所述固定杆(1)侧壁设有多个通孔(10),两个所述螺纹孔(23)内螺纹套设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贯穿于螺纹孔(23)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
申请(专利权)人:杨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