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02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包括预混管道和底座本体,所述预混管道的一侧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底座本体连接于预混管道的顶部,所述底座本体的边缘处开设有燃烧器二次空气补充口,所述针头管口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预混气口,所述预混管道的内侧面与底座本体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该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底座本体设置于燃气灶的玻璃面板的下表面,由鼓风机向预混管道内部注入空气,空气会沿预混管道内部流动,且空气为冷空气,在燃气灶使用时因燃烧热量向下传递被玻璃面板吸收,而底座本体上表面再吸收玻璃面板的热量并通过预混管道内部的冷空气实现换热,使得玻璃面板表面的温度得以降低,从而避免影响人们的使用。的使用。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
,具体为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煤气灶、炉盘、灶台、灶具、炉具,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燃气在输送时需要混合空气,一般的是在燃气进入燃气灶的炉头内与空气初步混合,混合气体再经过火盖再次混合持续喷出形成连续的燃烧,再次混合时需要二次空气的步入。
[0003]现有的燃气灶在使用时由于燃气混合空气进行燃烧会产生热量,热量向下传递导致燃气灶上炉头所在区域的周边面板不断受热,且随着热量的不断传递则会导致受热区域不断扩大,容易影响人们的使用,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燃气灶在使用时由于燃气混合空气进行燃烧会产生热量,热量向下传递导致燃气灶上炉头所在区域的周边面板不断受热,且随着热量的不断传递则会导致受热区域不断扩大,容易影响人们的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包括预混管道和底座本体,所述预混管道的一侧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底座本体连接于预混管道的顶部,所述底座本体的边缘处开设有燃烧器二次空气补充口,所述针头管口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预混气口,所述底座本体的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进气管板,所述预混管道的内侧面与底座本体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预混管道的内部呈环形状且对称分布有直线沟槽,且预混管道与底座本体卡合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之间关于预混管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预混管道内侧面的螺纹孔与底座本体底部的螺纹孔相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两侧开设有外环气腔幕风口,且外环气腔幕风口呈凸起管状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防干烧管口,且防干烧管口呈圆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干烧管口的两侧设置有针头管口,且针头管口关于防干烧管口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1]进一步的,一个所述针头管口的内部设置有点火针,另一个所述针头管口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板表面共有两个进气管接口,且进气管板与底座本体呈一体化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底座本体设置于燃气灶的玻璃面板的下表面,由鼓风机向预混管道内部注入空气,空气会沿预混管道内部流动,且空气为冷空气,在燃气灶使用时因燃烧热量向下传递被玻璃面板吸收,而底座本体上表面再吸收玻璃面板的热量并通过预混管道内部的冷空气实现换热,使得玻璃面板表面的温度得以降低,从而避免影响人们的使用。
[0014]2、本专利技术,预混管道与底座本体相互卡合后,预混管道内侧面的螺纹孔与底座本体底部的螺纹孔相重合,此时再将螺栓拧入螺纹孔内部从而有利于将预混管道与底座本体牢牢固定在一起,而后期也可通过拧下螺栓将预混管道与底座本体进行拆分,便于后期对预混管道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混管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混管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混管道;2、鼓风机;3、底座本体;4、外环气腔幕风口;5、防干烧管口;6、针头管口;7、一次空气预混气口;8、燃烧器二次空气补充口;9、进气管板;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3所示,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包括预混管道1和底座本体3,预混管道1的一侧连接有鼓风机2,底座本体3连接于预混管道1的顶部,底座本体3的边缘处开设有燃烧器二次空气补充口8,针头管口6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预混气口7,底座本体3的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进气管板9,预混管道1的内侧面与底座本体3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10,预混管道1的内部呈环形状且对称分布有直线沟槽,且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卡合连接,螺纹孔10之间关于预混管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预混管道1内侧面的螺纹孔10与底座本体3底部的螺纹孔10相重合,进气管板9表面共有两个进气管接口,且进气管板9与底座本体3呈一体化结构;具体操作如下,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相互卡合后,预混管道1内侧面的螺纹孔10与底座本体3底部的螺纹孔10相重合,此时将螺栓拧入螺纹孔10内部从而有利于将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牢牢固定在一起,而后期也可通过拧下螺栓将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进行拆分,便于后期对预混管道1内部进行清理,且底座本体3设置于燃气灶的玻璃面板的下表面,由鼓风机2向预混管道1内部注入空气,空气会沿预混管道1内部流动,且空气为冷空气,在燃气灶使用时因燃烧热量向下传递被玻璃面板吸收,而底座本体3上表面再吸收玻璃面板的热量并通过预混管道1内部的冷空气实现换热,使得玻璃面板表面的温度得以降低,从而避免影响人们的使用,而燃烧器二次空气补充口8的设置使得预混管道1内部流动的空气从此处涌出至内环火盖的周边进行二次空气补氧,使得内环火盖的燃气充分燃烧,燃气管与进气管板9连接,燃气经过进气管板9输送至火盖的火孔处,在输送过程中由风扇带动空气穿过一次空气预混气口7与燃气混合,燃气和空气混合为一次空气补氧和二次空气补氧可以使得燃气充分燃烧。
[0017]如图1

2所示,底座本体3两侧开设有外环气腔幕风口4,且外环气腔幕风口4呈凸起管状结构;
具体操作如下,预混管道1内部的气流还通过外环气腔幕风口4流出,最终这部分气流流动至外环火盖周边进行二次空气补氧,使得外环火盖的燃气充分燃烧。
[0018]如图1、图3所示,底座本体3的中部开设有防干烧管口5,且防干烧管口5呈圆状;具体操作如下,防干烧管口5的内部用于穿设防干烧探头即红外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且防干烧探头与防干烧管口5之间存有空隙,以便冷空气沿着空上升。
[0019]如图1

3所示,防干烧管口5的两侧设置有针头管口6,且针头管口6关于防干烧管口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一个针头管口6的内部设置有点火针,另一个针头管口6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针;具体操作如下,底座本体3表面的针头管口6设置有两个,一个针头管口6的内部设置有点火针,另一个针头管口6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针,感应针感应燃气是否涌出,在感应到燃气时控制点火针对燃气进行点火使得燃气于火盖的火孔处燃烧。
[0020]综上,该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使用时,首先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相互卡合后,预混管道1内侧面的螺纹孔10与底座本体3底部的螺纹孔10相重合,此时将螺栓拧入螺纹孔10内部从而有利于将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牢牢固定在一起,而后期也可通过拧下螺栓将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进行拆分,便于后期对预混管道1内部进行清理;底座本体3设置于燃气灶的玻璃面板的下表面,由鼓风机2向预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包括预混管道(1)和底座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管道(1)的一侧连接有鼓风机(2),所述底座本体(3)连接于预混管道(1)的顶部,所述底座本体(3)的边缘处开设有燃烧器二次空气补充口(8),所述针头管口(6)的一侧设置有一次空气预混气口(7),所述底座本体(3)的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进气管板(9),所述预混管道(1)的内侧面与底座本体(3)的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管道(1)的内部呈环形状且对称分布有直线沟槽,且预混管道(1)与底座本体(3)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流风槽的底座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10)之间关于预混管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预混管道(1)内侧面的螺纹孔(10)与底座本体(3)底部的螺纹孔(10)相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师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宇煜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