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00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根据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采用本方法能够从源头、管渠、排水三个方向,系统的进行城市防涝工作的安排,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防洪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些地区因为有过防洪经验,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防洪系统,然而,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一旦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城市内地势交底的区域及低下场所极易出去内涝、被淹的情况。
[0003]但是,目前很多城市的防洪系统只注重下雨后,水位上涨后的末端排放、单靠加大管网排水,没有系统的防涝规划,还是存在内涝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包括: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并根据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及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雨水系统现状,并根据雨水系统现状,确定当前的汛期情况;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易涝点现状,对城市的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规划目标等级,确定城市的雨水量控制范围;根据所述雨水量控制范围,从雨水径流量控制、雨水水质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从排水体制、排水分区、雨水泵站管理对雨水进行雨水管渠,从建筑的平面与竖向控制、水系综合治理、涝水行泄通道、雨水调蓄设施、应急排水设施进行内涝防治。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完成所述基础规划布局的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并检测所述预估预算及
后续环境影响是否符合规划背景条件;当所述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不符合规划背景条件时,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使调整后的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符合规划背景条件。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规划实时方案生成对应的防涝管理方案及管理措施。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装置,包括:调研模块,用于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布局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方案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并根据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及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雨水系统现状,并根据雨水系统现状,确定当前的汛期情况;第二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第三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易涝点现状,对城市的内涝风险进行评估。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规划目标等级,确定城市的雨水量控制范围;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雨水量控制范围,从雨水径流量控制、雨水水质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从排水体制、排水分区、雨水泵站管理对雨水进行雨水管渠,从建筑的平面与竖向控制、水系综合治理、涝水行泄通道、雨水调蓄设施、应急排水设施进行内涝防治。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城市防洪设计方法的步骤。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城市防洪设计方法的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
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并根据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及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这样能够从源头、管渠、排水三个方向,系统的进行城市防涝工作的安排,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城市防洪设计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01,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
[0020]具体地,防洪设计系统可以通过获取大数据中的相关水系数据、气象数据、建筑物数据、城市下水道数据等等,然后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城市的防洪现状分析,得到目前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
[0021]步骤S102,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并根据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及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包括:获取雨水系统现状,并根据雨水系统现状,确定当前的汛期情况;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易涝点现状,对城市的内涝风险进行评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包括:根据规划目标等级,确定城市的雨水量控制范围;根据所述雨水量控制范围,从雨水径流量控制、雨水水质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从排水体制、排水分区、雨水泵站管理对雨水进行雨水管渠,从建筑的平面与竖向控制、水系综合治理、涝水行泄通道、雨水调蓄设施、应急排水设施进行内涝防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包括:计算完成所述基础规划布局的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并检测所述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是否符合规划背景条件;当所述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不符合规划背景条件时,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使调整后的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符合规划背景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芳肖雪琴施展杨佳园孙伊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