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00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根据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采用本方法能够从源头、管渠、排水三个方向,系统的进行城市防涝工作的安排,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进一步的全面解决内涝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防洪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些地区因为有过防洪经验,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防洪系统,然而,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一旦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城市内地势交底的区域及低下场所极易出去内涝、被淹的情况。
[0003]但是,目前很多城市的防洪系统只注重下雨后,水位上涨后的末端排放、单靠加大管网排水,没有系统的防涝规划,还是存在内涝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及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包括: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研城市防洪现状,所述防洪现状包括: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雨水系统现状、城市易涝点现状;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得到城市的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排水能力等级及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等级;根据所述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使所述基础规划布局满足规划目标等级要求;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并根据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及对应的权重等级,生成城市对应的规划实时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市防洪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评估及内涝风险评估,包括:获取雨水系统现状,并根据雨水系统现状,确定当前的汛期情况;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水系现状、建筑物竖向现状,对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根据所述汛期情况,结合城市易涝点现状,对城市的内涝风险进行评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规划目标等级,从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三方面设置城市的基础规划布局,包括:根据规划目标等级,确定城市的雨水量控制范围;根据所述雨水量控制范围,从雨水径流量控制、雨水水质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从排水体制、排水分区、雨水泵站管理对雨水进行雨水管渠,从建筑的平面与竖向控制、水系综合治理、涝水行泄通道、雨水调蓄设施、应急排水设施进行内涝防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城市的规划背景条件,结合所述基础规划布局,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包括:计算完成所述基础规划布局的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并检测所述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是否符合规划背景条件;当所述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不符合规划背景条件时,调整城市的源头控制、雨水管渠、内涝防治对应的权重等级,使调整后的预估预算及后续环境影响符合规划背景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防洪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芳肖雪琴施展杨佳园孙伊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