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春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及其改进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85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及其改进方法,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下方开设有出风腔,位于所述出风腔内部的机体活动连接有摆叶,所述出风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散组件,所述发散组件的两侧开设有孔,且通过孔与阻风板活动套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散组件的形状从风向来说由大变小,从而使风呈发散状,扩大了出风的分散面积,促使出风更柔和,同时利用阻风板对出风的阻挡,和减小了风的阻力,且通过柔风环等部件对出风进行旋转、打散、梳理等操作,三者的结合使得经导风板后的出风柔和,提高了出风口出风的柔和性、舒适性和均匀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及其改进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及其改进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或建筑内环境空气的温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目前的空调组件按位置划分可划分为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其中空调内机的基本作用是利用空调外机输送的制冷剂液态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随着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空调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诸如壁挂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等,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用品。
[0003]但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空调,尤其是壁挂式空调,通常采用导风板实现上下摆风风向的调节,采用摆叶实现左右摆风风向的调节,由于摆叶均采用侧壁面为平面结构,仅起到改变出风风向的作用,因此导风板是为对出风进行柔风处理的主力结构,但由于导风板的宽度有限,且位于出风的风道末端,对于出风进行梳理和柔和处理的能力受限,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空调的内机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及其改进方法,具备通过阻风板和柔风环对出风的梳理打散,使得经导风板后的出风变得柔和,提高了出风口出风的柔和性、均匀性和舒适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下方开设有出风腔,位于所述出风腔内部的机体活动连接有摆叶,所述出风腔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散组件,所述发散组件的两侧开设有孔,且通过孔与阻风板活动套接,所述发散组件的内部开设有过风腔,且阻风板的较大端位于过风腔内,位于所述发散组件两侧的导风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风环,位于所述柔风环内部的导风板表面活动套接梳风盘,所述柔风环的两侧铰接有挡风杆,所述挡风杆的两侧与摆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弹簧的另一端与柔风环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位于所述阻风板较大端的两侧的过风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发散组件的上下方内部两侧开设有槽,且通过槽活动柱的一端与第一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另一端与活动弹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发散组件由第一膜和第二膜构成,所述第一膜和第二膜均为橡胶材料,且第二膜的硬度为第一膜的两倍,所述第一膜组成发散组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膜组成过风腔的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阻风板的剖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阻风板的较大端顶端剖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阻风板为具备磁性的铁质材料,所述限位块的剖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
限位块具有磁性。
[0009]优选的,位于所述发散组件左侧的限位块具有S型磁性,位于所述发散组件右侧的限位块具有N型磁性,位于所述发散组件左侧的活动柱为带有N型磁极的电磁板,位于所述发散组件右侧的活动柱为带有S型磁极的电磁板。
[0010]优选的,所述柔风环开设有斜孔,且斜孔数量为四,环绕柔风环设置,所述梳风盘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八个旋转叶片,所述挡风杆的旋转范围为45度到135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一个发散组件具有数量为六的阻风板,且发散组件一侧的阻风板数量为三,所述柔风环位于发散组件一侧两个阻风板之间,所述阻风板的总数为六。
[0012]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第一步,启动空调,向上旋转打开导风板,空调的出风腔侧开始出风;
[0014]第二步,远离出风腔内部的活动柱通电带有磁性,两个活动柱磁性相吸带动第一膜改变形状,促使发散组件的出风末侧体积较小;
[0015]第三步,风从机体的内部吹进过风腔内,推动阻风板向出风口侧旋转,当阻风板与限位块相贴合时阻风板停止旋转;
[0016]第四步,此时导风板正式开始对出风进行柔和处理,阻风板对途径导风板表面的风进行阻挡,柔风环和梳风盘、挡风杆对风进行旋转、打散、梳理、柔和操作;
[0017]第五步,当导风板旋转改变上下风向时,原远离出风腔内部的导风板端靠近出风腔内部,此时原远离出风腔内部的活动柱断电,带动第一膜向发散组件两侧移动,原靠近出风腔内部的活动柱通电带磁性,带动第一膜收缩,此时导风板重复第三步、第四步操作;
[0018]第六步,当空调关闭时,导风板旋转关合,所有的活动柱断电,两侧发散组件恢复放松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发散组件的形状从风向来说由大变小,从而使风呈发散状,扩大了出风的分散面积,促使出风更柔和,同时利用阻风板对出风的阻挡,和减小了风的阻力,且通过柔风环等部件对出风进行旋转、打散、梳理等操作,三者的结合使得经导风板后的出风柔和,提高了出风口出风的柔和性、舒适性和均匀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柱磁性的出现与消失促使发散组件改变形状,以及出风的方向力度对阻风板旋转角度的变化促使导风板能够在调节上下风时其对出风的梳理柔和效果不发生改变,维持了导风板对出风柔和功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机体;11、出风腔;12、摆叶;2、导风板;3、发散组件;31、第一膜;32、第二膜;33、过风腔;4、阻风板;41、限位块;5、活动柱;51、活动弹簧;6、柔风环;61、梳风盘;62、挡风杆;63、摆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前端下方开设有出风腔11,位于出风腔11内部的机体1活动连接有摆叶12,出风腔11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导风板2,导风板2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散组件3,发散组件3的两侧开设有孔,且通过孔与阻风板4活动套接,发散组件3的内部开设有过风腔33,且阻风板4的较大端位于过风腔33内,位于发散组件3两侧的导风板2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风环6,位于柔风环6内部的导风板2表面活动套接梳风盘61,柔风环6的两侧铰接有挡风杆62,挡风杆62的两侧与摆动弹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摆动弹簧63的另一端与柔风环6的侧面固定连接。
[0029]进一步的,位于阻风板4较大端的两侧的过风腔33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1,发散组件3的上下方内部两侧开设有槽,且通过槽活动柱5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前端下方开设有出风腔(11),位于所述出风腔(11)内部的机体(1)活动连接有摆叶(12),所述出风腔(11)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导风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散组件(3),所述发散组件(3)的两侧开设有孔,且通过孔与阻风板(4)活动套接,所述发散组件(3)的内部开设有过风腔(33),且阻风板(4)的较大端位于过风腔(33)内,位于所述发散组件(3)两侧的导风板(2)表面固定连接有柔风环(6),位于所述柔风环(6)内部的导风板(2)表面活动套接梳风盘(61),所述柔风环(6)的两侧铰接有挡风杆(62),所述挡风杆(62)的两侧与摆动弹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弹簧(63)的另一端与柔风环(6)的侧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阻风板(4)较大端的两侧的过风腔(33)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1),所述发散组件(3)的上下方内部两侧开设有槽,且通过槽活动柱(5)的一端与第一膜(3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5)的另一端与活动弹簧(5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组件(3)由第一膜(31)和第二膜(32)构成,所述第一膜(31)和第二膜(32)均为橡胶材料,且第二膜(32)的硬度为第一膜(31)的两倍,所述第一膜(31)组成发散组件(3)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膜(32)组成过风腔(33)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板(4)的剖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阻风板(4)的较大端顶端剖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阻风板(4)为具备磁性的铁质材料,所述限位块(41)的剖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限位块(41)具有磁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空调的内机出风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散组件(3)左侧的限位块(41)具有S型磁性,位于所述发散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春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