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氧装置和厨房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61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氧装置和厨房电器,该控氧装置用于对控氧空间进行排氧,该控氧装置包括气泵和吸附塔,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控氧空间;吸附塔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氧口,吸附塔的进气口连通于气泵的出气口,吸附塔的出气口连通于控氧空间;排氧口的出气流量和气泵的进气口的进气流量的比例为1/100~1/6。本申请可以保证控氧装置对控氧空间的排氧效率。以保证控氧装置对控氧空间的排氧效率。以保证控氧装置对控氧空间的排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氧装置和厨房电器


[0001]本申请涉及保鲜
,特别涉及一种控氧装置和厨房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长途运输中、仓储中的果蔬保鲜中,减少氧气充氮保鲜一直以来在国内外都得于广泛运用。但是,在家电领域,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例如排氧效率低,未能具体有效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控氧装置和厨房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厨房电器内控氧装置排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氧装置,该控氧装置用于对控氧空间进行排氧,该控氧装置包括气泵和吸附塔:
[0005]气泵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控氧空间;
[0006]吸附塔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氧口,吸附塔的进气口连通于气泵的出气口,吸附塔的出气口连通于控氧空间;
[0007]排氧口的出气流量和气泵的进气口的进气流量的比例为1/100~1/6。
[0008]其中,排氧口的出气流量为0.1L/min~0.5L/min,气泵的进气口的进气流量为3L/min~10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氧装置用于对控氧空间进行排氧,所述控氧装置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控氧空间;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排氧口,所述吸附塔的第二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气泵的第一出气口,所述吸附塔的第二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控氧空间;所述排氧口的出气流量和所述气泵的第一进气口的进气流量的比例为1/100~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氧口的出气流量为0.1L/min~0.5L/min,所述气泵的第一进气口的进气流量为3L/min~10L/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气压为30KPa~100K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缓冲罐,所述至少两个缓冲罐依次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缓冲罐中的第一个缓冲罐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吸附塔的第二出气口,最后一个缓冲罐的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控氧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氧装置还包括储氧罐,所述吸附塔的排氧口连通于所述储氧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储氧罐由一体式的罐塔和底板构成,所述罐塔包括构成所述吸附塔、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储氧罐的多个腔体、所述底板盖设于所述罐塔以密封所述多个腔体,并使所述多个腔体分别形成相互隔离的所述吸附塔、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储氧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储氧罐均为圆柱形,具有相同的高度,且并排设置于同一水平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所述缓冲罐和所述储氧罐的直径均为20mm~40mm,高度均为100mm~160mm;所述吸附塔中设置有沸石分子筛颗粒,所述沸石分子筛颗粒的尺寸为0.4mm~0.8m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氧装置包括阀门组件;所述气泵的第一出气口通过阀门组件的进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吸附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吸附塔的第二出气口通过所述阀门组件的出气通道连通于所述控氧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业明坤郑防震杨伸其陈龙石嵋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