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挤水套的地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4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挤水套的地拖,由把柄、拖头、拖布等构成,其特征是:在把柄的中部设有挤水套。该挤水套是一个瓶状筒体,挤水部分为锥形,表面设有凸棱,同时位于挤水套上端还设有一个能将挤水套固定于把柄上的定位环,通过定位环,挤水套可沿把柄上下滑动,任意定位而完成挤水功能。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简单,脱水效果好,拖布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易于推广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挤水套的地拖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尤其是一种带挤水套的地拖。传统的地拖一般不带任何脱水装置,使用过程需用手或脚扭绞拖布达到脱水目的,即不卫生又费时费力。为解决上述不足,人们研制出带脱水装置的地拖。一种为通过连杆机构挤压海绵拖头脱水。另一种结构为拖布一头固定在手柄上,另一头固定在可绕手柄旋转的活动手柄上,通过旋转手柄拧绞拖布头脱水。上述地拖虽能弥补传统地拖的不足,但前者的海绵拖头易被磨损、拉裂,导致使用寿命短,材料浪费大。而后者由于受其结构限制,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价格昂贵,不易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效果好,且成本低廉的一种地拖。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把柄的中部设有挤水套,该挤水套的上端设有一个能将挤水套固定手把柄上的定位环。挤水套是一种瓶状筒体,挤水部分为锥形,表面设有凸棱,并且挤水套外表面的凸棱可以为左螺旋或右螺旋线状,挤水套的内表面下端还设有4条纵向对称分布的凸台。上述的挤水套外表面的凸棱为直线状,其内表面下端可以不设凸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拖布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简单,只需推动挤水套挤纹拖布便可达到脱水目的。并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挤水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图4为拖头剖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定位环剖面示意图;图7为定位环平面结构图。如图1-7所示:该地拖包括挂钩1、把手2、定位环3、挤水套4、横销5、拖头6、拖布7组成。上述构成的地拖,与普通地拖不同之处在于:在把柄2的中部增设一个可沿把柄上下滑动的挤水套4,该挤水套的上端装有一个定位环3,通过定位环3将挤水套4设置在把柄2上,其两者之间通过定位环上端面的具有良好弹性的圆弧状叶片进行定位。由于定位环是采用质地柔软并具良好弹性的塑料制成,因此它不仅具有固定功能,同时可通过手动操作带动挤水套上下运动完成挤水功能。本技术实际操作时,只需将挤水套4向下推动,利用挤水套的结构特性,湿拖布将顺着挤水套表面的螺旋凸棱移动,相当于挤水套对其施加一个扭矩作用,同时,挤水套作为一个锥体,内径从大到小,随着挤水套向下推动,湿拖布受压而脱水。同时,挤水套内表面设置的纵向对称分布的四个小凸台,它能对湿拖布的棉纱起到一定的梳理作用,这样,湿拖布在挤压和扭转作用下,将水挤绞出来,达到脱水目的。脱水操作完毕,向上拉回挤水套,同时在定位环的作用下将挤水套固定在把柄的适当部位,便可进行地面清洁操作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挤水套的地拖,由把柄(2)、拖头(6)、拖布(7)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把柄(2)的中部设有挤水套(4),该挤水套上端还设有一能将挤水套固定于把柄(2)上的定位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挤水套的地拖,由把柄(2)、拖头(6)、拖布(7)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把柄(2)的中部设有挤水套(4),该挤水套上端还设有一能将挤水套固定于把柄(2)上的定位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挤水套(4)是一个瓶状筒体,挤水部分为锥形,表面设有螺旋线状凸棱(4-1),内表面下端还设有4条纵向对称分布的小凸台(4-2)。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源镜王雪宁
申请(专利权)人:万宝集团塑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