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拔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37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拔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瓶口上设置防拔结构,防拔结构包括防拔卡钩和防拔凸台,下管内侧壁上设有衔接部,下管衔接部与防拔凸台贴合,使防拔卡钩不能向外变形,且防拔卡钩与限位凹槽的斜面贴合;相对于传统的卡钩凹槽相限位的结构,在防拔卡钩外侧设置防拔凸台,并且由于防拔凸台与下管的衔接部贴合,增加了防拔结构的强度,使得防拔卡钩不能轻易向下变形,以增强防拔的作用。以增强防拔的作用。以增强防拔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拔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防拔瓶盖。

技术介绍

[0002]瓶盖是瓶类包装的常用封装形式。一些用于封装饮料或酒类的瓶盖,对于防拔采用了传统的卡钩凹槽相限位的结构,在公告号为CN103662374B的专利中,其中防拔的结构是采用连接结构上的卡钩与容器口处的凹槽配合,但是这种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用力过大的情况下,瓶盖内的瓶口卡勾会产生向外或向下的变形,导致瓶盖容易从玻瓶上整体拔脱,使得破坏者可以重新注入假酒或掺杂其他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稳固、拔出更困难的防拔瓶盖。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拔瓶盖,包括外部件、内盖、瓶口和内塞,外部件包括外盖、下管,下管套设在瓶口下部,内盖位于外盖内,内盖内侧与瓶口上部相适应,内塞上部置于瓶口下部并与瓶口内侧相适应,瓶口下部套设在容器口上,内塞下部置于容器口内;
[0005]瓶口底部侧壁还设有防拔结构,防拔结构包括防拔卡钩和防拔凸台,防拔卡钩设置在瓶口内侧壁上,防拔凸台设置在瓶口外侧壁上,防拔卡钩与防拔凸台连接为一体;下管内侧壁上设有衔接部,衔接部上方下管内径小于衔接部下方下管内径,防拔凸台与衔接部形状相适应并与衔接部贴合;容器口顶部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形状与防拔卡钩相适应,防拔卡钩置于限位凹槽处并与之贴合;限位凹槽顶部外沿为与防拔卡钩相适应的第三卡环。
[0006]进一步的是:瓶口底部内侧壁设置有第四防转筋,容器口外侧壁设置有与第四防转筋相适应的第六防转筋。
[0007]进一步的是:瓶口底部外侧壁设置有第三防转筋,下管内侧壁顶部设置有与第三防转筋相适应的第五防转筋。
[0008]进一步的是:瓶口底部外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卡环,下管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卡环相适应的第二卡钩。
[0009]进一步的是:瓶口顶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间隔均匀布置,且液体出口呈圆形布置。
[0010]进一步的是:内盖外侧壁设置有第二防转筋,外盖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防转筋相适应的第一防转筋。
[0011]进一步的是:内盖底部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卡环,外盖底部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卡环相适应的第一卡钩。
[0012]进一步的是:外盖底部外侧壁设置有对正槽,下管顶部设有与对正槽相适应的对正块。
[0013]进一步的是:内盖与瓶口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是:内塞中部设置有与容器口顶端面贴合的内塞卡环;内塞下部设有下密封环,内塞上部设有上密封环。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瓶口上设置防拔结构,防拔结构包括防拔卡钩和防拔凸台,下管内侧壁上设有衔接部,下管衔接部与防拔凸台贴合,使防拔卡钩不能向外变形,且防拔卡钩与限位凹槽的斜面贴合,相对于传统的卡钩凹槽相限位的结构,在防拔卡钩外侧设置防拔凸台,并且由于防拔凸台与下管的衔接部贴合,增加了防拔结构的强度,使得防拔卡钩不能轻易向下变形,以增强防拔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拔瓶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拔瓶盖的各结构件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拔瓶盖的装配半剖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拔瓶盖的下管未完全装配完成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拔瓶盖的瓶口俯视图;
[0021]图中标记为:外盖100、对正槽101、第一防转筋102、第一卡钩103、内盖200、第二防转筋201、第一卡环202、瓶口300、防拔卡钩301、防拔凸台302、第三防转筋303、第二卡环304、第四防转筋305、内塞400、下管500、衔接部501、第二卡钩502、限位凸台503、第五防转筋504、对正块505、容器口600、第三卡环601、限位凹槽602、第六防转筋6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防拔瓶盖,包括外部件、内盖200、瓶口300和内塞400,外部件包括外盖100、下管500,下管500套设在瓶口300下部,内盖200位于外盖100内,内盖200内侧与瓶口300上部相适应,内塞400上部置于瓶口300下部并与瓶口 300内侧相适应,瓶口300下部套设在容器口600上,内塞400下部置于容器口600内;
[0024]瓶口300底部侧壁还设有防拔结构,防拔结构包括防拔卡钩301和防拔凸台302,防拔卡钩301设置在瓶口300内侧壁上,防拔凸台302设置在瓶口300外侧壁上;防拔卡钩301 与防拔凸台302连接为一体;下管500内侧壁上设有衔接部501,衔接部501上方下管500 内径小于衔接部501下方下管500内径,防拔凸台302与衔接部501形状相适应并与衔接部501贴合;下管500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卡环304相适应的第二卡钩502;容器口600顶部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凹槽602,限位凹槽602形状与防拔卡钩301相适应,防拔卡钩301置于限位凹槽602处并与之贴合;限位凹槽602顶部外沿为与防拔卡钩301相适应的第三卡环601。
[0025]瓶口300上的防拔卡钩301置于容器口600的限位凹槽602处并与之贴合,起到防拔作用;下管500套设在瓶口300下部,与防拔卡钩301连接一体的防拔凸台302与下管500的衔接部501贴合,衔接部501对防拔凸台302起到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作用,由于防拔卡钩301 与防拔凸台302连接为一体结构,防拔卡钩301进一步得到限位,使其不能发生移动。优选的是,防拔卡钩301和防拔凸台302由塑性材料制成,便于各部件进行安装。
[0026]具体,瓶口300底部内侧壁设置有第四防转筋305,容器口600外侧壁设置有与第四
防转筋305相适应的第六防转筋603。第四防转筋305与第六防转筋603之间相互限位,防止瓶口300与容器口600之间形成相对转动。
[0027]具体,瓶口300底部外侧壁设置有第三防转筋303,下管500内侧壁顶部设置有与第三防转筋303相适应的第五防转筋504。第三防转筋303与第五防转筋504之间相互限位,防止瓶口300与下管500之间形成相对转动。
[0028]具体,瓶口300底部外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卡环304,下管500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卡环 304相适应的第二卡钩502。
[0029]具体,如图5所示,瓶口300顶部设有液体出口,液体出口间隔均匀布置,且液体出口呈圆形布置。倒酒时,容器瓶倾斜倒酒,由于液体出口呈圆形间隔均匀布置在瓶口300顶端,瓶口300顶端倾斜,在竖直方向上,酒水从瓶口300上处于下方的液体出口流出,瓶口300 上处于上方的液体出口用于通气,容器瓶内外气压相通,由于这样的设置,在倒酒或倒其他液体时会更顺畅。
[0030]具体,内盖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拔瓶盖,包括外部件、内盖(200)、瓶口(300)和内塞(400),外部件包括外盖(100)、下管(500),下管(500)套设在瓶口(300)下部,内盖(200)位于外盖(100)内,内盖(200)内侧与瓶口(300)上部相适应,内塞(400)上部置于瓶口(300)下部并与瓶口(300)内侧相适应,瓶口(300)下部套设在容器口(600)上,内塞(400)下部置于容器口(600)内,其特征在于:瓶口(300)底部侧壁还设有防拔结构,防拔结构包括防拔卡钩(301)和防拔凸台(302),防拔卡钩(301)设置在瓶口(300)内侧壁上,防拔凸台(302)设置在瓶口(300)外侧壁上,防拔卡钩(301)与防拔凸台(302)连接为一体;下管(500)内侧壁上设有衔接部(501),衔接部(501)上方下管(500)内径小于衔接部(501)下方下管(500)内径,防拔凸台(302)与衔接部(501)形状相适应并与衔接部(501)贴合;容器口(600)顶部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凹槽(602),限位凹槽(602)形状与防拔卡钩(301)相适应,防拔卡钩(301)置于限位凹槽(602)处并与之贴合;限位凹槽(602)顶部外沿为与防拔卡钩(301)相适应的第三卡环(6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拔瓶盖,其特征在于:瓶口(300)底部内侧壁设置有第四防转筋(305),容器口(600)外侧壁设置有与第四防转筋(305)相适应的第六防转筋(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根军杨多兵梁盛华郭焘康凌罗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