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赛道应用的特殊性,其比一般道路的设计标准更加严格,赛道地基沉降为工后5cm,远小于一般道路要求,因此,除了对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之外,还需要尽可能控制路面的沉降和倾斜度的变化。在大面积应用泡沫混凝土情况下,如何在结构本身控制强度和沉降,且在浇筑前后对于路基整体进行控制监测的设计鲜有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用以解决赛道路基的低沉降结构、沉降监测和倾斜控制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包含路基,设置于中部顶面的赛道,连接于路基上且位于赛道两侧的位移管、监测点和沉降板,以及连接于路基两侧的测斜管;
[0006]所述路基包含连接于下部土体内的处理桩帽、连接于处理桩帽上部的碎石垫层,连接于碎石垫层上部的泡沫轻质土层、连接于泡沫轻质土上方的顶水泥土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路基(1),设置于中部顶面的赛道(2),连接于路基(1)上且位于赛道(2)两侧的位移管(5)、监测点(3)和沉降板(4),以及连接于路基(1)两侧的测斜管(6);所述路基(1)包含连接于下部土体内的处理桩帽(11)、连接于处理桩帽(11)上部的碎石垫层(12),连接于碎石垫层(12)上部的泡沫轻质土层(13)、连接于泡沫轻质土上方的顶水泥土层(14)、连接于定水泥土层顶部的路面层(15)以及连接于泡沫轻质土层(13)两侧的水泥回填层(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管(5)在路基(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位移管(5)下部穿出地基基础穿入下部土体;所述测斜管(6)至少在路基(1)的每一侧设有一个,且测斜管(6)底部高度不高于位移管(5)底部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3)至少设置于路面层(15)两侧和路基(1)路肩两侧,所述监测点(3)设置有监测桩并刻有标号和点位坐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板(4)位于监测点(3)和位移管(5)之间,所述沉降板(4)包含竖杆和底板,其中竖杆顶部伸出路基(1)顶面底板位于路基(1)底面上部,底板对应连接于路基(1)底面和下部土体连接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轻质土层(13)与两侧的水泥回填层(16)之间设置有台阶(18),所述台阶(18)自上而下呈八字形设置;所述泡沫轻质土顶部在横断面方向上呈阶梯状水平分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道路基沉降观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桩帽(11)为CFG桩桩帽、灌注桩桩帽或管桩桩帽,所述桩帽间隔设置且伸入碎石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龙帆,徐小洋,刘浩,吴锋,周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