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05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座,连接线孔,插接孔,遮挡块,第一挂接块,可缓冲推动接触座结构,可调节滑动挂接环结构,可转动复位推动板结构,插接头,手持块,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环,顶紧螺栓,固定板,弹性板和手持块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顶紧螺栓,然后推动调节环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弹性板进行移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第二固定座,滑动座,推动弹簧和插接杆以及第一固定座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推动弹簧推动滑动座进行移动,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插接头和插接杆连接时松动,影响工作。影响工作。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医学检查和工业探伤常有的电子仪器,内窥镜包括主机、伸入人体或设备内部的插入组件,通过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号传输至内窥镜手柄上,再将信号线缆传输至主机,在进行内窥镜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工作。
[0003]但是现有的连接器还存在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拆卸工作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松动影响连接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内窥镜连接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窥镜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连接器还存在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拆卸工作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松动影响连接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座,连接线孔,插接孔,遮挡块,第一挂接块,可缓冲推动接触座结构,可调节滑动挂接环结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座(1),连接线孔(2),插接孔(3),遮挡块(4),第一挂接块(5),可缓冲推动接触座结构(6),可调节滑动挂接环结构(7),可转动复位推动板结构(8),插接头(9),手持块(10),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12),所述的第一固定座(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线孔(2);所述的第一固定座(1)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3);所述的遮挡块(4)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座(1)的内壁,且遮挡块(4)设置在插接孔(3)的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一挂接块(5)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座(1)的上端左侧和下端左侧;所述的插接头(9)胶接在手持块(10)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块(10)的内部贯穿有第一导线(11);所述的第二导线(12)贯穿连接线孔(2)并与可缓冲推动接触座结构(6)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连接器中所述的可缓冲推动接触座结构(6)安装在插接孔(3)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滑动挂接环结构(7)安装在手持块(10)的外壁;所述的可转动复位推动板结构(8)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座(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可缓冲推动接触座结构(6)包括第二固定座(61),U型连接架(62),滑动座(63),套接板(64),推动弹簧(65)和插接杆(66),所述的第二固定座(6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固定有U型连接架(62);所述的滑动座(63)的内部固定有套接板(64);所述的套接板(64)分别滑动调节在U型连接架(62)的外壁;所述的推动弹簧(65)一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座(61)的左侧;所述的推动弹簧(65)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滑动座(63)的右侧;所述的插接杆(66)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滑动座(63),并与套接板(64)螺栓连接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仲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凯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