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82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存料组件及搅拌组件,机架包括支撑柱与连接支撑柱的限位件,存料组件包括料桶、料盖及进料头,限位件用于抵接料桶的外侧,料盖盖设于料桶,进料头连通料盖;搅拌组件包括升降座、搅拌动力元件、转轴、及多个搅拌叶,升降座滑设于支撑柱,搅拌动力元件安装于升降座,搅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各搅拌叶沿转轴的周沿设置,搅拌叶设有多个透气孔。本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通过搅拌叶设有透气孔,减少搅拌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通过在料盖上设置进料头,便于在密封情况下加料;通过料盖盖设料桶,避免搅拌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影响工人的健康;使用方便、提升油墨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颜料、连接料和助剂进行混合搅拌,目前,一般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但在搅拌时,搅拌太激烈容易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品质;另外,如果发现配料不当需要停机加料,使用很不方便,对生产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
[0004]一种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存料组件及搅拌组件,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柱与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限位件,所述存料组件包括料桶、料盖及进料头,所述限位件用于抵接所述料桶的外侧,所述料盖盖设于所述料桶,所述进料头连通所述料盖;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升降座、搅拌动力元件、转轴、及多个搅拌叶,所述升降座滑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搅拌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升降座上,所述搅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各所述搅拌叶沿所述转轴的周沿设置,所述搅拌叶设有多个透气孔。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底座与定位件,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端。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座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动部、连接部及支撑部,所述滑动部滑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搅拌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拉绳及升降动力元件,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件的两端,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经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后连接所述升降动力元件。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呈弧形设置。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固定件、轴承及承载件,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料盖上,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转轴穿设所述轴承,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下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料组件还包括排气头与排气动力元件,所述排气头的一端连通所述料盖,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气动力元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料组件还包括排料管与排料阀,所述排料管连通所述料桶的底部,所述排料阀安装于所述排料管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料组件还包括多个凸耳与多个滑动件,各所述凸耳安装于所述料盖上,各所述滑动件安装于所述料桶的底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屏、PCB板、控制芯
片及多个按键,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芯片及所述按键均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搅拌动力元件均与所述控制芯片信号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通过搅拌叶设有透气孔,减少搅拌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通过在料盖上设置进料头,便于在密封情况下加料;通过料盖盖设料桶,避免搅拌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影响工人的健康;本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使用方便、提升油墨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中机架与搅拌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
[0018]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100;
[0019]机架10、支撑柱11、限位件12、底座13、定位件14、存料组件20、料桶 21、料盖22、进料头23、排气头24、凸耳25、滑动件26、排料管27、排料阀 28、搅拌组件30、升降座31、滑动部311、连接部312、支撑部313、搅拌动力元件32、转轴33、搅拌叶34、透气孔340、第一滚轮35、拉绳36、升降动力元件37、固定件38、承载件39、控制组件40、显示屏41、按键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100,包括机架10、存料组件20及搅拌组件30,机架10包括支撑柱11与连接支撑柱11的限位件12,存料组件20包括料桶21、料盖22及进料头23,搅拌组件30包括升降座31、搅拌动力元件32、转轴33、及多个搅拌叶34,搅拌叶34设有透气孔340;本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100通过搅拌叶34设有透气孔340,减少搅拌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通过在料盖22上设置进料头23,便于在密封情况下加料;通过料盖22盖设料桶21,避免搅拌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影响工人的健康。
[0024]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包括支撑柱11与连接支撑柱 11的限位件12,可选地,限位件12呈弧形设置;进一步地,机架10还包括底座13与定位件14,底座13与定位件14分别连接支撑柱11的两端,底座13呈侧放的U型,确保结构牢固。
[0025]如图1所示,存料组件20包括料桶21、料盖22及进料头23,料桶21用于放置原料,限位件12用于抵接料桶21的外侧,减少搅拌过程中料桶21的移动;料盖22盖设于料桶21,避免搅拌过程中废气直接排放,确保工人的健康,同时,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料桶21;进料头23连通料盖22,方便料桶21在密封状态下添加原料,操作方便。可选地,存料组件20还包括排气头24与排气动力元件(图未示),排气头24的一端连通料盖22,另一端连通排气动力元件,在排气动力元件的作用下,搅拌产生的废气经排气头24排放室外。进一步地,存料组件20还包括多个凸耳25与多个滑动件26,各凸耳25安装于料盖22上,以便维修时吊装料盖22,各滑动件26安装于料桶21的底部,以便移动料桶21;可选地,滑动件26具有自锁功能,当移动到位后,通过锁合滑动件26,避免料桶21的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存料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存料组件及搅拌组件,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柱与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限位件,所述存料组件包括料桶、料盖及进料头,所述限位件用于抵接所述料桶的外侧,所述料盖盖设于所述料桶,所述进料头连通所述料盖;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升降座、搅拌动力元件、转轴、及多个搅拌叶,所述升降座滑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搅拌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升降座上,所述搅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各所述搅拌叶沿所述转轴的周沿设置,所述搅拌叶设有多个透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底座与定位件,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动部、连接部及支撑部,所述滑动部滑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搅拌动力元件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生产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拉绳及升降动力元件,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件的两端,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经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后连接所述升降动力元件。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宏张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宏达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