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天举专利>正文

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81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壁顶端转动连接从动轴顶端,所述第二支撑柱内壁顶端转动连接从动轴顶端,两个所述从动轴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二锥齿轮。通过圆盘带动空腔轴转动,和空腔轴螺纹配合的两个第一螺纹杆分别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限制下沿着空腔轴内腔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距离,同时两个第一上转板和第二上转板配合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距离发生转动,两个第一下转板和第二下转板配合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距离发生转动,完成装置防护宽度的调节。成装置防护宽度的调节。成装置防护宽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科技馆领域,尤其是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在科技馆内,许多地方都需要使用到安全防护装置,来避免儿童的接触。
[0003]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不能根据科技馆内不同防护区域的尺寸实现装置的尺寸调节,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不方便运输和固定。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不方便运输和固定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壁顶端转动连接从动轴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14),所述第一支撑柱(1)内壁顶端转动连接从动轴(11)顶端,所述第二支撑柱(14)内壁顶端转动连接从动轴(11)顶端,两个所述从动轴(11)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二锥齿轮(5),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5)分别啮合配合第一锥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4)分别固定套接在转动块(20)前端,两个所述转动块(20)后端分别转动连接且贯穿第一支撑柱(1)后侧侧壁和第二支撑柱(14)后侧侧壁,两个所述从动轴(11)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0)顶端中心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0)外壁分别螺纹套接在升降轴(23)内腔,两个所述升降轴(23)外壁底端分别安装有滑轮(6),且两组所述滑轮(6)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柱(1)内腔底端和第二支撑柱(14)内腔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外壁右侧上方固定连接两个凸块(2)一侧,两个所述凸块(2)中心处分别嵌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二支撑柱(14)外壁左侧嵌有两个凹槽(12),两个所述凹槽(12)通过第二螺纹孔(13)贯穿,且两个所述凸块(2)分别对应卡接在凹槽(12)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轴(23)外壁左右两侧顶端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24),两组所述限位块(24)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槽(25)内腔,两组所述限位槽(25)分别竖直嵌在第一支撑柱(1)内壁左右两侧和第二支撑柱(14)内壁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技馆用儿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左侧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0)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天举
申请(专利权)人:孟天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