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6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包括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所述上颌矫治器和所述下颌矫治器均包括:基托;唇弓,所述唇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托上;卡环,所述卡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上,所述唇弓两侧均设有所述卡环;螺旋扩弓器,所述螺旋扩弓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上,所述螺旋扩弓器位于所述基托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均嵌入螺旋扩弓器,利于与前导的下颌牙弓形成良好的上下牙弓匹配及良好的前牙覆合覆盖,下颌牙弓扩大后利于拥挤的前牙排齐;对于存在下颌前牙前倾的患者来说,扩大牙弓后形成的间隙可通过唇弓内收前牙,避免前倾的下颌前牙与上颌前牙形成咬合创伤,可为下颌前伸提供更多的空间。空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矫治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有较多的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患者上下颌牙弓狭窄,同时伴有下颌前牙区牙齿拥挤或者下颌前牙前倾,前倾的下颌前牙会与上颌前牙形成咬合创伤,影响下颌的前导。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用于解决骨性Ⅱ类患者的上下颌牙弓狭窄,同时伴有下颌前牙区牙齿拥挤或者下颌前牙前倾,前倾的下颌前牙容易与上颌前牙形成咬合创伤,影响下颌的前导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包括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所述上颌矫治器和所述下颌矫治器均包括:
[0006]基托;
[0007]唇弓,所述唇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托上;
[0008]卡环,所述卡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上,所述唇弓两侧均设有所述卡环;
[0009]螺旋扩弓器,所述螺旋扩弓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上,所述螺旋扩弓器位于所述基托中部。
[0010]可选地,所述上颌矫治器的基托设有卡位部,所述下颌矫治器的基托设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与所述卡位部抵接,所述卡位部用于阻挡所述抵挡部往远离所述唇弓2的方向移动。
[0011]可选地,所述基托包括左侧基托和右侧基托,所述左侧基托和所述右侧基托通过所述唇弓连接,所述螺旋扩弓器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基托上,所述螺旋扩弓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侧基托上。
[0012]可选地,所述唇弓包括对齐部和延伸部,所述对齐部两端延伸形成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对齐部的高度。
[0013]可选地,所述卡环为U形,所述卡环远离所述基托端翻折90
°
形成第一卡紧端。
[0014]可选地,所述卡环与所述唇弓之间设有固位件,所述固位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托上。
[0015]可选地,所述固位件为L形,所述固位件远离所述基托端翻折90
°
形成第二卡紧端。
[0016]可选地,所述唇弓与所述卡环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均嵌入螺旋扩弓器,上颌矫治器可扩大牙弓,利于与前导的下颌牙弓形成良好的后牙覆合覆盖,下颌牙弓扩大后利于拥挤的前牙排齐;对于存在下颌前牙前
倾的患者来说,扩大牙弓后形成的间隙可通过唇弓内收前牙,避免前倾的下颌前牙与上颌前牙形成咬合创伤,可为下颌前伸提供更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佩戴完成后的卡位部与抵挡部的侧视图。
[0021]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佩戴完成后的卡位部与抵挡部的侧视图。
[0022]零件标号说明:1、基托;101、左侧基托;102、右侧基托;103、卡位部;104、抵挡部; 2、唇弓;201、对齐部;202、延伸部;3、卡环;301、第一卡紧端;4、螺旋扩弓器;5、固位件;501、第二卡紧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在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之前,先对本技术的应用环境进行描述。本技术的技术主要是应用于矫治器领域中,特别是应用于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Ⅱ类的整形,本技术是解决骨性Ⅱ类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的牙弓狭窄,前牙拥挤或者前倾的技术问题。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包括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所述上颌矫治器和所述下颌矫治器均包括基托1、唇弓2、卡环3、螺旋扩弓器 4,所述唇弓2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托1上,所述卡环3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1上,所述唇弓2 两侧均设有所述卡环3,所述螺旋扩弓器4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1上,所述螺旋扩弓器4位于所述基托1中部。
[0027]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均包括基托1、唇弓2、卡环3、螺旋扩弓器4,在临床应用中,上颌矫治器佩戴在口腔的上颌部,下颌矫治器佩戴在口腔的下颌部,佩戴时,利用卡环3与牙齿卡接固定,佩戴完成后基托1位于舌腔内,唇弓2位于前牙外
侧,螺旋扩弓器4配有调节钥匙,通过调节钥匙对螺旋扩弓器4进行调节,使螺旋扩弓器 4带动基托1往两侧扩张。
[0028]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均嵌入螺旋扩弓器3,上颌矫治器可扩大牙弓,利于与前导的下颌牙弓形成良好的上下牙弓匹配及良好的前牙覆合覆盖,下颌牙弓扩大后利于拥挤的前牙排齐;对于存在下颌前牙前倾的患者来说,扩大牙弓后形成的间隙可通过缩窄唇弓2内收前牙,避免前倾的下颌前牙与上颌前牙形成咬合创伤,可为下颌前伸提供更多的空间。
[002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矫治器的基托1设有卡位部103,所述下颌矫治器的基托1设有抵挡部104,所述抵挡部104与所述卡位部103抵接,所述卡位部103用于阻挡所述抵挡部104往远离所述唇弓2的方向移动。
[0030]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颌矫治器的基托1底端设有卡位部103,下颌矫治器的基托1的顶端设有抵挡部104;如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上颌矫治器的基托1的前端作为卡位部103,下颌矫治器的基托1的前段向上翻折形成抵挡部104,当佩戴好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后,卡位部103位于舌腔内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包括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矫治器和所述下颌矫治器均包括:基托(1);唇弓(2),所述唇弓(2)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托(1)上;卡环(3),所述卡环(3)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1)上,所述唇弓(2)两侧均设有所述卡环(3);螺旋扩弓器(4),所述螺旋扩弓器(4)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托(1)上,所述螺旋扩弓器(4)位于所述基托(1)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矫治器的基托(1)设有卡位部(103),所述下颌矫治器的基托(1)设有抵挡部(104),所述抵挡部(104)与所述卡位部(103)抵接,所述卡位部(103)用于阻挡所述抵挡部(104)往远离所述唇弓(2)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治骨性Ⅱ类错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托(1)包括左侧基托(101)和右侧基托(102),所述左侧基托(101)和所述右侧基托(102)通过所述唇弓(2)连接,所述螺旋扩弓器(4)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基托(101)上,所述螺旋扩弓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君李兵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