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09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包括胸板、电极固定装置、弹力带、侧板组件、第一、二背板、固定装置、收纳装置,胸板的两边通过弹性带连接有侧板组件,两个侧板组件的一侧通过弹力带分别连接有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胸板的顶部和第一背板及第二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胸板的端壁上设置有电极固定装置,电极固定装置包括开设在在胸板上的十个十字孔及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柱,滑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电极片,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圆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组件之间的配合,将监测组件通过背心穿戴的方式固定在监测对象的身体上,避免了监测对象因活动导致电极片移动、脱落,使心电图监测数据出现偏差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心电图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心脏病的常规诊断方法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也称活动心电图,是一种可以在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连续记录心电活动的方法,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暂的不足,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需要对心电图监测对象进行监测工作时,会用到便携式动态心电监测仪。
[0003]但是,现有的便携式动态心电监测仪,通常都是用吊带挂在胸前来进行监测。当监测对象进行活动,如弯腰,移动行走时,常出现因为导线牵拉、移动,导致电极片脱落、监护报警的情况;悬挂佩戴的检测仪在弯腰时会跟着人的动作向前悠荡等状况,容易造成监测仪损坏,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监测仪会因为磕碰导致测量出现偏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解决了监测对象在进行活动时常出现因为导线牵拉、移动,导致电极片脱落、监护报警,以及监测仪晃动会导致测量出现偏差甚至监测仪损坏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包括胸板、电极固定装置、弹力带、侧板组件、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固定装置、收纳装置,所述胸板的两边通过弹力带连接有侧板组件,所述两个侧板组件的一侧通过弹力带分别连接有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胸板的顶部和第一背板及第二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胸板的端壁上设置有电极固定装置,所述电极固定装置包括十个十字孔及滑动设置在十字孔内的滑动柱,所述十字孔开设在胸板上,所述滑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电极片,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圆块,所述限位圆块的外端面设置有接线柱。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孔的外侧分布有若干个螺孔,所述限位圆块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孔,所述孔内螺旋设置有塑料螺丝及设置在塑料螺丝外端的旋钮。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圆块内部开设的孔与胸板上开设的螺孔两两对应,所述旋钮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处于胸板的内端面,限位圆块、接线柱、旋钮及塑料螺丝处于胸板的外端面。
[0009]电极固定装置将对电极片进行固定,避免监测对象因活动导致电极片移动、脱落,使心电图监测数据出现偏差的问题。将背心穿戴在监测对象的身上,由于胸板、侧板和背板的连接处均为弹力带,因此在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时可以贴合不同体型的监测对象。在胸板的端面上贯穿开设有十字孔,十字孔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柱;根据监测对象的体型大小,移动设置在滑动柱一端的限位圆块,使电极片正好贴合在指定位置。拧动旋钮,通过塑料螺丝与螺孔配合,将电极片固定不动,由此避免监测对象的活动对电极片造成影响的问题。其
中,十字孔的设计可以满足大部分监测对象的体型需求,工作人员可以滑动组件来将与其匹配,使电极片的位置明确;并且通过塑料螺丝与螺孔的配合,使电极片的位置不易移动,监测的数据更为准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电极线的一端连接到接线柱上,另一端连接到监测仪上,由此获得监测数据,操作方便。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胸板顶部的两条主弹性肩带及与主弹性肩带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背板及第二背板的顶部设置有从弹性肩带及与从弹性肩带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背板远离侧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从弹性背带及与从弹性背带固定连接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背板远离侧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主弹性背带及与主弹性背带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扣。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块卡接配合,第二卡扣与第二卡块卡接配合。
[0012]固定装置将背心穿戴固定在监测患者的身体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这种方法不会由于监测对象活动导致监测装置监测数据不准,甚至使监测设备损坏的问题。通过工作人员拉动两个主弹性肩带和第一卡扣与从弹性肩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卡合,完成装置在监测对象上的肩部固定。当第一、第二背板绕到监测对象的背部时,工作人员通过主弹性背带、从弹性背带、第二卡扣和第二卡块的配合将第一、第二背板贴合监测对象的背部,由此完成装置在对象身上的固定。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弹力布,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端面设置有侧板软垫。
[0014]侧板的顶部贴合监测对象腋下的位置开设有弧形孔,避免监测对象在进行手臂活动时造成影响。考虑到监测对象的体型不同,弹力布可以为侧板提供一定的张力,以适应不同监测对象。另外,在第一、第二侧板的内端面设置有软垫,以此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端面上以矩形状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内端面设置有背板软垫。
[0016]散热孔对监测对象进行散热,由于装置是贴合在监测对象的身体,在天气炎热时会导致监测对象的不适。在第一、第二背板的内端壁设置有背板软垫,避免装置的硬性结构与监测对象接触导致对象佩戴的不适。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胸板的外端面设置有监测器兜盒,所述监测器兜盒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孔,外壁开设有竖状孔。
[0018]监测器兜盒内放置监测仪,电极线的一端连接接线柱,另一端连接到监测仪上,监测仪放置在兜盒内避免了监测对象在进行弯腰动作时装置晃动导致监测仪损坏的问题。其中,在取出监测仪时,通过手指捅进竖状孔由下至上抵住监测仪滑动,即可将其取出。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盒本体和盒盖,所述收纳盒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卡柱和与卡柱设置在同一端面的提手,所述盒盖的外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卡柱卡接配合,所述收纳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监测器存放仓、电极及电极线存放仓和背心存放仓,所述监测器存放仓、电极及电极线存放仓和背心存放仓通过隔板隔开。
[0020]收纳装置将对监测装置进行存放。将监测装置拆开存放,背心折叠后放入背心存放仓,将取下的监测仪放置到监测仪存放仓,电极和电极线放置到电极及电极线存放仓内,盖上盒盖,通过卡环和卡柱的卡合完成装置的存放。通过把手可以将收纳装置提走,提高装置的便携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通过固定装置将背心穿戴固定在监测患者的身体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这种方法不会由于监测对象活动导致监测装置监测数据不准,甚至使监测设备损坏的问题。通过工作人员拉动两个主弹性肩带和第一卡扣与从弹性肩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卡合,完成装置在监测对象上的肩部固定。当第一、第二背板绕到监测对象的背部时,工作人员通过主弹性背带、从弹性背带、第二卡扣和第二卡块的配合将第一、第二背板贴合监测对象的背部,由此完成装置在对象身上的固定。
[0023]2、电极固定装置将对电极片进行固定,避免监测对象因活动导致电极片移动、脱落,使心电图监测数据出现偏差的问题。将背心穿戴在监测对象的身上,由于胸板、侧板和背板的连接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包括胸板(1)、电极固定装置(2)、弹力带(3)、侧板组件(4)、第一背板(6)、第二背板(7)、固定装置(8)、收纳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板(1)的两边通过弹力带(3)连接有侧板组件(4),所述两个侧板组件(4)的一侧通过弹力带(3)分别连接有第一背板(6)和第二背板(7),所述胸板(1)的顶部和第一背板(6)及第二背板(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8),所述胸板(1)的端壁上设置有电极固定装置(2),所述电极固定装置(2)包括十个十字孔(201)及滑动设置在十字孔(201)内的滑动柱(203),所述十字孔(201)开设在胸板(1)上,所述滑动柱(203)的一端连接有电极片(204),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圆块(205),所述限位圆块(205)的外端面设置有接线柱(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孔(201)的外侧分布有若干个螺孔(202),所述限位圆块(20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孔,所述孔内螺旋设置有塑料螺丝(206)及设置在塑料螺丝(206)外端的旋钮(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块(205)内部开设的孔与胸板(1)上开设的螺孔(202)两两对应,所述旋钮(207)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204)处于胸板(1)的内端面,限位圆块(205)、接线柱(208)、旋钮(207)及塑料螺丝(206)处于胸板(1)的外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图监测用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设置在胸板(1)顶部的两条主弹性肩带(801)及与主弹性肩带(801)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扣(802),所述第一背板(6)及第二背板(7)的顶部设置有从弹性肩带(803)及与从弹性肩带(803)固定连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云
申请(专利权)人:成武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