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宝汕专利>正文

一种灯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80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灯鼓,包括:下壳,呈一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型结构,所述下壳的外侧沿轴向分别开设有两组连接孔以及两组安装孔,所述下壳的外侧开设有充电孔以及对称设置在充电孔两侧的灯孔;上壳,卡接在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壳与下壳的中轴线上均设置有贯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壳的内部设置有电路组件,使得安装有该灯鼓的用具(如灯饰摆盘、灯具等)能够在有人体靠近时自动点亮灯环,从而起到对用具的照明以及装饰的效果,且可充电式设计无需外接电源,提升了用具的美观性以及便携性,该灯鼓设计结构新颖,且制造成本不高,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鼓


[0001]本技术涉及灯鼓
,尤其涉及一种灯鼓。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灯具包括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特种照明等。家居照明从电的诞生出现了最早的白炽灯泡,后来发展到荧光灯管,再到后来的节能灯、卤素灯、卤钨灯、气体放电灯和LED特殊材料的照明等等,所有的照明灯具大多还是在这些光源的发展下而发展,如从电灯座到荧光灯支架到各类工艺灯饰等。
[0003]灯鼓通常用在一些灯具摆台或者灯具中用来增加摆台或者灯具的美观性,但是现有的灯鼓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操作极为繁琐,实用性以及智能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灯鼓。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灯鼓,包括:
[0007]下壳,呈一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型结构,所述下壳的外侧沿轴向分别开设有两组连接孔以及两组安装孔,所述下壳的外侧开设有充电孔以及对称设置在充电孔两侧的灯孔;
[0008]上壳,卡接在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壳与下壳的中轴线上均设置有贯穿孔;
[0009]电路组件,包括相电性连接的电路板以及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充电头以及两组指示灯,所述充电头插接在所述充电孔的内部,两组所述指示灯分别安装在两组灯孔的内部,所述电路板上通过导线连接有两组人体感应器,两组所述人体感应器分别设置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电路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下壳的内部;
[0010]灯环,设置在上壳的上方,所述灯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的中部具有与所述贯穿孔上下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架插接在下壳的内部,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底部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蓄电池放置在底部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支架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两组支架的卡槽之间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用于抵接人体感应器避免其回缩至下壳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抵接板的两端均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插块,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卡槽处均设置有用于抵接抵接板的加强块。
[0013]优选的,所述加强块为通过沿卡槽边沿冲压折弯而成的一折弯片。
[0014]优选的,所述灯环的外侧套设有透光壳。
[0015]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0016]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孔的圆心重合,两组所述安装孔的圆形重合,且两组所述连接孔的中轴线与两组所述安装孔的中轴线相垂直。
[001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灯鼓,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下壳的内部设置
有电路组件,使得安装有该灯鼓的用具(如灯饰摆盘、灯具等)能够在有人体靠近时自动点亮灯环,从而起到对用具的照明以及装饰的效果,且可充电式设计无需外接电源,提升了用具的美观性以及便携性,该灯鼓设计结构新颖,且制造成本不高,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灯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灯鼓的抵接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灯鼓的立体图;
[0021]图4为含有本技术一种灯鼓的水果摆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下壳;101、连接孔;102、安装孔;103、充电孔;104、灯孔;2、上壳;201、贯穿孔;3、电路组件;301、电路板;302、充电头;303、指示灯;304、人体感应器;305、蓄电池;4、固定组件;401、支架;402、卡槽;403、抵接板;404、插块;405、加强块;5、灯环;501、透光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4,一种灯鼓,包括:
[0025]下壳1,呈一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型结构,下壳1的外侧沿轴向分别开设有两组连接孔101以及两组安装孔102,下壳1的外侧开设有充电孔103以及对称设置在充电孔103两侧的灯孔104;
[0026]上壳2,卡接在下壳1的开口端,上壳2与下壳1的中轴线上均设置有贯穿孔201;
[0027]电路组件3,包括相电性连接的电路板301以及蓄电池305,电路板301上焊接有充电头302以及两组指示灯303,充电头302插接在充电孔103的内部,两组指示灯303分别安装在两组灯孔104的内部,电路板301上通过导线连接有两组人体感应器304,两组人体感应器304分别设置在安装孔102的内部,电路组件3通过固定组件4安装在下壳1的内部;
[0028]灯环5,设置在上壳2的上方,灯环5通过导线与电路板301电性连接。
[0029]更详细的,固定组件4包括两组支架401,两组支架401的中部具有与贯穿孔201上下对应的通孔,支架401插接在下壳1的内部,电路板301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架401的顶部,蓄电池305放置在底部支架401的上方,支架40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02,两组支架401的卡槽402之间设置有抵接板403,抵接板403用于抵接人体感应器304避免其回缩至下壳1的内部,抵接板403的两端均具有与卡槽402相适配的插块404,支架401位于卡槽402处均设置有用于抵接抵接板403的加强块405,加强块405为通过沿卡槽402边沿冲压折弯而成的一折弯片,通过将电路组件3设置在两组支架401之间,两组支架401之间设置有抵接板403,从而能够避免人体感应器304晃动或回缩,且该设计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0030]灯环5的外侧套设有透光壳501,蓄电池305为锂电池。
[0031]进一步的,两组连接孔101的圆心重合,两组安装孔102的圆形重合,且两组连接孔101的中轴线与两组安装孔102的中轴线相垂直,通过该圆周等分式分布设计,能够有效的
提升该灯鼓的美观性。
[0032]本技术通过在下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路组件3,使得安装有该灯鼓的用具能够在有人体靠近时自动点亮灯环5,从而起到对用具的照明以及装饰的效果,且可充电式设计无需外接电源,提升了用具的美观性以及便携性,该灯鼓设计结构新颖,且制造成本不高,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呈一端具有开口的圆柱型结构,所述下壳(1)的外侧沿轴向分别开设有两组连接孔(101)以及两组安装孔(102),所述下壳(1)的外侧开设有充电孔(103)以及对称设置在充电孔(103)两侧的灯孔(104);上壳(2),卡接在所述下壳(1)的开口端,所述上壳(2)与下壳(1)的中轴线上均设置有贯穿孔(201);电路组件(3),包括相电性连接的电路板(301)以及蓄电池(305),所述电路板(301)上焊接有充电头(302)以及两组指示灯(303),所述充电头(302)插接在所述充电孔(103)的内部,两组所述指示灯(303)分别安装在两组灯孔(104)的内部,所述电路板(301)上通过导线连接有两组人体感应器(304),两组所述人体感应器(304)分别设置在安装孔(102)的内部,所述电路组件(3)通过固定组件(4)安装在所述下壳(1)的内部;灯环(5),设置在上壳(2)的上方,所述灯环(5)通过导线与电路板(30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两组支架(401),两组所述支架(401)的中部具有与所述贯穿孔(201)上下对应的通孔,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宝汕林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林宝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