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60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属于市政绿化领域。包括架体结构、光伏组件,架体结构包括上架体、下架体、连接链、底座梁,下架体置于底座梁上,且通过底盖板固定,下架体为管体折弯形成,包括卡嵌置于底座梁内的水平段、竖直段、三角支撑段,竖直段一端垂直置于水平段端部,三角支撑段置于竖直段另一端,三角支撑段为管体折弯形成的三角结构,上架体和下架体结构相同,上架体的三角支撑段位于下架体三角支撑段下侧,且通过连接链连接,管体和链条结合形成,便于安装组合,移动运输。移动运输。移动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属于市政绿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河道两侧,缺少景观设计,现有的景观设计都是固定的灯体结构,整体构造固定,不具备娱乐功能,缺少休憩功能。
[0003]公开号CN204786098U公开了一种城市过桥河道光伏照明装置,包括桥墩以及桥墩上安装的栏板,所述栏板的竖直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所述桥墩形成的桥洞内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至智能充放电控制器,所述智能充放电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储能蓄电池和照明灯具,上述结构中的照明装置,依附于桥梁结构,整体结构固定,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提供的一种通过在河道设置软硬结合的支撑结构,进行光伏的支撑,用于休憩照明的景观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包括架体结构、光伏组件,架体结构包括上架体、下架体、连接链、底座梁,下架体置于底座梁上,且通过底盖板固定,下架体为管体折弯形成,包括卡嵌置于底座梁内的水平段、竖直段、三角支撑段,竖直段一端垂直置于水平段端部,三角支撑段置于竖直段另一端,三角支撑段为管体折弯形成的三角结构,上架体和下架体结构相同,上架体的三角支撑段位于下架体三角支撑段下侧,且通过连接链连接,上架体的三角支撑段和下架体的三角支撑段偏转设置,上架体的竖直段向上沿着,水平段水平延伸,上架体的水平段和下架体的水平段之间通过连接链连接,固定杆支撑上架体的水平段上,光伏板置于固定杆上,且斜向设置,灯管对应套置于上架体、下架体上,下架体的水平段端部设置有伸缩杆,支托板置于伸缩杆上,伸缩杆活动置于下架体水平段内,上架体的三角支撑段、下架体的三角支撑段之间通过三组辅连接链连接,下架体水平段和上架体水平段之间通过主连接链连接,主连接链位于三个辅连接链的中心位置;
[0006]所述辅连接链一端固定置于下架体上,另一端通过调节套套置于上架体上;
[0007]所述底座梁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上设置有紧固安装孔;
[0008]所述光伏板安装置于上架体、下架体的三角支撑段上;
[0009]所述下架体为金属管弯曲成型,上架体为塑管;
[0010]所述上架体、下架体偏转设置,且偏角为30
°

[0011]有益效果:
[0012]一、管体和链条结合形成,便于安装组合,移动运输;
[0013]二、对光伏形成支撑,能够进行多层的光伏供电;
[0014]三、能够形成休憩,功能多样;
[0015]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的仰视图。
[0019]附图中:
[0020]1、光伏板;2、上架体;3、灯管;4、辅连接链;5、支托板;6、主连接链;7、底座梁;8、底盖板;9、调节套;10、下架体;11、伸缩杆;1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根据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包括架体结构、光伏组件,架体结构包括上架体2、下架体10、连接链、底座梁7,下架体10置于底座梁7上,且通过底盖板8固定,下架体10为管体折弯形成,包括卡嵌置于底座梁7内的水平段、竖直段、三角支撑段,竖直段一端垂直置于水平段端部,三角支撑段置于竖直段另一端,三角支撑段为管体折弯形成的三角结构,上架体2和下架体10结构相同,上架体2的三角支撑段位于下架体10三角支撑段下侧,且通过连接链连接,上架体2的三角支撑段和下架体10的三角支撑段偏转设置,上架体2的竖直段向上沿着,水平段水平延伸,上架体2的水平段和下架体10的水平段之间通过连接链连接,固定杆12支撑上架体2的水平段上,光伏板1置于固定杆12上,且斜向设置,灯管3对应套置于上架体2、下架体10上,下架体10的水平段端部设置有伸缩杆11,支托板5置于伸缩杆11上,伸缩杆11活动置于下架体10水平段内,上架体2的三角支撑段、下架体10的三角支撑段之间通过三组辅连接链4连接,下架体10水平段和上架体2水平段之间通过主连接链6连接,主连接链6位于三个辅连接链4的中心位置;
[0023]所述辅连接链4一端固定置于下架体10上,另一端通过调节套9套置于上架体2上;
[0024]所述底座梁7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上设置有紧固安装孔;
[0025]所述光伏板1安装置于上架体2、下架体10的三角支撑段上;
[0026]所述下架体10为金属管弯曲成型,上架体2为塑管;
[0027]所述上架体2、下架体10偏转设置,且偏角为30
°

[0028]使用时,将底座梁7安装在河道两侧,通过上架体2、下架体10连接形成固定,配合光伏板1进行光能转换,配合灯管3进行照明,通过主连接链6、辅连接链4进行连接,使得上架体2、下架体10摆动,使得灯管3进行晃动,配合河道形成亮化,达到对河道进行景观装饰的目的。
[002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光伏景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结构、光伏组件,架体结构包括上架体(2)、下架体(10)、连接链、底座梁(7),下架体(10)置于底座梁(7)上,且通过底盖板(8)固定,下架体(10)为管体折弯形成,包括卡嵌置于底座梁(7)内的水平段、竖直段、三角支撑段,竖直段一端垂直置于水平段端部,三角支撑段置于竖直段另一端,三角支撑段为管体折弯形成的三角结构,上架体(2)和下架体(10)结构相同,上架体(2)的三角支撑段位于下架体(10)三角支撑段下侧,且通过连接链连接,上架体(2)的三角支撑段和下架体(10)的三角支撑段偏转设置,上架体(2)的竖直段向上沿着,水平段水平延伸,上架体(2)的水平段和下架体(10)的水平段之间通过连接链连接,固定杆(12)支撑上架体(2)的水平段上,光伏板(1)置于固定杆(12)上,且斜向设置,灯管(3)对应套置于上架体(2)、下架体(10)上,下架体(10)的水平段端部设置有伸缩杆(11),支托板(5)置于伸缩杆(11)上,伸缩杆(11)活动置于下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海王俊超景宜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夏蓝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