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布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4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拖把布结构改良,主要包括一基布及至少一细纤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布的一面与拖把头间具有魔鬼毡,所述细纤维布缝合于基布的另一面,该细纤维布的布边相靠而立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把布结构改良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把布结构,特别指一种在基布上平均缝制有长条细纤维布,使具有皱折的立体构形,扩展出数倍于基布的面积,增加拖把布积沾脏污的能力,进而提高拖把布的清洁效果。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的拖把,大部分采用粗棉线或布料做为拖把头的主要组成材料,虽然粗棉线或布料具有较佳的吸水性,但实际上由于其纤维结构编织紧密,以致无法提供积藏空间以有效附着灰尘及微小粒子,因此大幅影响拖把头移除地面灰尘及微小粒子的效果,也由于粗棉线及布料附着力不佳,无意间还会将已附着的脏污抖落地面,无法确实达到较佳的清洁效果。此外,已知拖把头在吸水后重量会变为原来的三至四倍重,造成大部分的女性或家庭主妇,在拧干拖把头水分时相当的吃力,造成使用者的不便,长时间使用下来也容易引起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且附着脏污能力较佳,易清洗、拧干的拖把布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把布结构改良,主要包括一基布及至少一细纤维布,其特点是:所述基布的一面与拖把头间具有魔鬼毡,所述细纤维布缝合于基布的另一面,该细纤维布的布边相靠而立起。所述细纤维布靠拢缝制成弯折凹凸的立体皱折。所述细纤维布缝制的位置为中央、或偏于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并可减少生产成本;2.该拖把布提供较佳积沾地面灰尘及微小粒子的结构,有效提高拖把布的清洁效果;3.操作容易,不费力,有助减轻使用者的体力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合于拖把头上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内纤维布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外纤维布的外观示意图。标号说明:1.拖把布             11.基布12.细纤维布          121.内纤维布122.外纤维布         123.布边3.拖把头             4.魔鬼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优点及其它目的能更被了解,以下兹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是一种拖把布的结构改良,主要包括有一基布11及至少一条细纤维布12,该基布11可为强度较高,可任意弯折却不易变形而改变面积的合成纤维布,其上至少一面具有可与拖把头3相互黏合结合的结构,另一面则依预设路径缝合至少一条细纤维布12;届时该拖把布1整体可与拖把头3相黏附而结合使用,也可在撕离两者后方便清洗。请参考图1并配合图2所示,其中:该基布11依据拖把头3的外型,形成相对应的外型及面积,其中,基布11与拖把头3具有魔鬼毡4结构。该细纤维布12为超细纤维以星棋编织法所制成,具有优良的吸水性及除尘性(如3M的魔布),该细纤维布12形成直条状,排列缝合于基布11表面,使基布11完全披覆有该细纤维布12,特别是该细纤维布12在缝合之前如图3所示,是先将细纤维布12从中央或偏于一侧靠拢缝制成卷曲状的内纤维布121及外纤维布122,使成具有弯折凹凸的立体皱折,然后以该外纤维布122缝合在基布11外围,内纤维布121则等距的平均布满于基布11内围面积,并令两内纤维布121间的布边123相靠而立起。据上述结构构成拖把布1后,拖把布1可轻易的沾水并确实-->的拧干;整个拖把布1藉魔鬼毡4结构轻易黏附于拖把头3,而拖把布1所形成的弯曲皱折结构,使面积略小的基布,藉细纤维布12的构形扩展出数倍的面积,增加了拖把布1积沾脏污的能力,并借着细纤维布优良的蓄水能力,提高拖把的使用时间;当拖把布1该清洗时,也可轻易的从拖把头3撕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布结构改良,主要包括一基布及至少一细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的一面与拖把头间具有魔鬼毡,所述细纤维布缝合于基布的另一面,该细纤维布的布边相靠而立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布结构改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秀金
申请(专利权)人:民谊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