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超限组合模架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架体系,特别是一种超高超限组合模架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为追求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化,多边形建筑日益增多。但建筑在保证美观同时,势必增加了结构施工的难度。其中异形几何型梁和板的施工,特别是超高顶板和超限梁悬挑的组合超高模架施工,当超高模架的高度较高时,按规范要求架体高度宽高比需要不大于1:3,这时要求架体宽度也较宽,即架体在结构外侧必须搭设有一定宽度的空架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当工程场地狭小时,从施工放线到模板支设的宽度,采用普通方法已均满足不了施工规范要求,还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超限组合模架体系,要解决超高顶板和超限梁悬挑的组合超高模架施工时,当高度过高,宽度方向上施工条件受限时,无法按照规范要求搭设空架,浪费人力物力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超高超限组合模架体系,包括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和模架体系,所述模架体系包括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超限组合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结构(1)、地上结构和模架体系,所述模架体系包括超高超限模架,所述地上结构包括两侧的框架柱(2)、搭设在框架柱(2)上的各层框架梁(3)以及搭设在纵向框架梁(3)上的各层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包括低层楼面板(4)、高层楼面板(5)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中层楼面板,所述中层楼面板包括标准楼板(6)和n层阶梯斜折板(7),其中低层楼面板(4)和高层楼面板(5)的高差不小于30米,n≥1,高层楼面板(5)的结构外边缘纵向不超出低层楼面板(4)的结构外边缘,高层楼面板(5)的结构外边缘相对中层楼面板的结构外边缘纵向悬挑,悬挑部分为高层悬挑板(8),所述框架柱(2)包括地上结构的边柱(21),所述高层悬挑板(8)搭设在边柱(21)的设置范围内,所述超高超限模架自低层楼面板(4)的上侧向上满堂搭设并支顶在高层楼面板(5)和高层悬挑板(8)的下侧,超高超限模架包括标准支撑架(9)、边柱架(10)和预埋地锚拉接架(11),所述标准支撑架(9)在高层悬挑板下侧范围以及周围两个跨距范围内均加密形成悬挑部支撑架(12),所述边柱架(10)围合在边柱(21)四周、与边柱(21)周围的标准支撑架(9)固定拉接,所述边柱(21)为矩形柱,所述边柱架(10)包括双向横跨边柱(21)并拉接相对两侧悬挑部支撑架(12)的一组井字型水平架,所述预埋地锚拉接架(11)竖向沿低层楼面板(4)和中层楼面板上每层均设置,所述预埋地锚拉接架(11)横向沿各楼面的上侧表面间隔设置有一组,所述预埋地锚拉接架(11)的外半部与各楼面位置的标准支撑架(9)固定拉接,预埋地锚拉接架(11)的内半部与各楼面板固定连接,所述高层楼面板(5)为屋面板,所述超高超限模架还包括位于屋面板的外边部上侧、边柱(21)之间的设有超限梁模架,所述超高超限模架还包括与标准支撑架(9)固定连接增设的拉杆,所述拉杆包括水平横向长拉杆(16)、水平纵向长拉杆(17)和竖向长拉杆(18),所述水平横向长拉杆(16)沿各层结构板位置的下方布置,横向布置长度横跨边柱(21)并超过与边柱(21)相邻的框架柱(2),所述竖向长拉杆(18)沿各框架柱(2)的一侧或者两侧布置,竖向长拉杆(18)的底端与各楼面板固定连接,竖向长拉杆(18)的顶部与水平横向长拉杆(16)固定连接,竖向长拉杆(18)纵向在标准支撑架(9)范围内满堂间隔布置,所述水平纵向长拉杆(17)在标准支撑架(9)范围纵向拉接竖向长拉杆(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超限组合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字型水平架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旭渝,龙胜,张建华,代立军,李良智,张志大,李楠,尹双越,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