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多种截面图形组成的五环形桁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饰桁架
,特别是一种由多种截面图形组成的五环形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五环结构大多为单一截面,即单环的环形截面为单一型钢截面,其截面呈圆形,并且较小,在五环组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单一环形稳定性较差,对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要求更高,并且其结构不具备可塑性,结构单一,不具有高大形态的特性;此外,其施工所需的人工投入高,施工时间长,吊装过程缓慢,需要搭设脚手架,焊接不便利,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好寻找落脚点。鉴于单一截面的五环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提高五环装饰结构的稳固性,提高施工效率,应当采取新的施工方法,采取新的结构划分,降低对吊装设备的要求,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种截面图形组成的五环形桁架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五环形桁架结构的安装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如何通过改变五环形的结构,使得五环形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形成造型结构的高度和跨度更大的五环结构,不仅可提高结构整体造型的美观,而且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多种截面图形组成的五环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五环形桁架设置在底部支撑桁架(4)上方;第一单元(5)、第二单元(6)、第三单元(7)、第四单元(8)和第五单元(9)连接呈五环形;第一单元(5)与第二单元(6)横向连接,第三单元(7)与第一单元(5)和第二单元(6)顶部连接,第一单元(5)与第四单元(8)连接,第五单元(9)与第二单元(6)连接;第一单元(5)和第二单元(6)均为承压环桁架(1),包括支撑单元(13)、第一连接单元、支撑底座(1.10)、第一补充单元(11)和第二补充单元(12);支撑单元(13)内环的竖向中线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补充单元(11)和第二补充单元(12),第一补充单元(11)和第二补充单元(12)呈八字形分布,支撑单元(13)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支撑底座(1.10), 支撑底座(1.10)呈凹形;支撑单元(13)包括承压环外弦杆(1.1)、承压环内弦杆(1.2)、侧腹杆加强杆(1.3)、侧部腹杆(1.4)和外环加强杆(1.7),一对承压环外弦杆(1.1)之间和一对承压环内弦杆(1.2)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承压环外弦杆(1.1)与承压环内弦杆(1.2)之间通过侧腹杆加强杆(1.3)和侧部腹杆(1.4)连接,一对承压环外弦杆(1.1)之间还设置有外环加强杆(1.7),设置在一对承压环外弦杆(1.1)上的相邻第一连接单元之间通过外环加强杆(1.7)连接;第一补充单元(11)和第二补充单元(12)均与承压环外弦杆(1.1)和承压环内弦杆(1.2)的连接,并延伸出承压环外弦杆(1.1)8cm~12cm;设置在第一单元(5)上的第一补充单元(11)和第二单元(6)上的第二补充单元(12)与第三单元(7)连接,设置在第一单元(5)上的第二补充单元(12)与第四单元(8)连接,设置在第二单元(6)上的第一补充单元(11)与第五单元(9)连接;侧腹杆加强杆(1.3)的直径比外环加强杆(1.7)的直径大8mm,外环加强杆(1.7)的直径比侧部腹杆(1.4)直径大3mm;第三单元(7)呈半圆环形,为连接环桁架(2),包括连接环外弦杆(2.1)、连接环内弦杆(2.2)、连接环侧向腹杆(2.3)、第二连接单元;一对连接环外弦杆(2.1)之间和一对连接环内弦杆(2.2)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单元连接,连接环外弦杆(2.1)和连接环内弦杆(2.2)之间通过连接环侧向腹杆(2.3)连接;第四单元(8)和第五单元(9)呈C形,均为悬挑环桁架(3),包括悬挑环外弦杆(3.1)、悬挑环内弦杆(3.2)、悬挑环侧向腹杆(3.3)、第三连接单元;一对悬挑环外弦杆(3.1)之间和一对悬挑环内弦杆(3.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星,王宠,王忠杰,张宏伟,谭林,朱玉粮,张少北,李井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