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场地雨污分流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3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场地雨污分流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雨污进入进水管内,冲击横板与冲击板,使复位弹簧被压缩,短杆带动活动圆环对进水管内壁进行移动去污,从而避免管口位置的沉积较为严重,附着在管道内壁上而造成堵塞,提高了疏通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雨污进入箱体内落入过滤箱,污泥等大颗粒物质被留在过滤箱中,雨水进入箱体底部,发动启动器,带动第一滚轮旋转,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滚轮转动,第二滚轮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齿杆垂直移动,齿杆推动推杆挤压过滤箱伸出出料口,圆环在滑杆的表面上滑动,从而避免无法对淤泥进行拦截去除,提高了清洁效果。高了清洁效果。高了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场地雨污分流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场地雨污分流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雨水资源,我国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即雨污分流。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并各用一条管道输送,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集中后被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流造成污染。而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及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雨水的污染轻,在经过分流后,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且经过自然沉淀后,可以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也可以作为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因此雨水经过净化、缓冲流入河流,可以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同时,污水集中后排入污水管网,并通过污水处理厂对其处理,进而实现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场地雨污分流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切割机构(3),所述箱体(2)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内嵌有支撑连接板(5),所述支撑连接板(5)的左侧卡接有复位弹簧(6),两个所述复位弹簧(6)的左端卡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的右侧栓接有两个短杆(8),两个所述短杆(8)的右端贯穿支撑连接板(5)的右侧并栓接有活动圆环(9),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栓接有启动器(10),所述启动器(10)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滚轮(11),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下端铰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的正面安装有第二滚轮(14),所述第一滚轮(11)的表面与第二滚轮(14)的表面通过皮带固定套接,所述齿轮(13)的右侧啮合有齿杆(15),且齿杆(15)的右侧与箱体(2)内壁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齿杆(15)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转动座(16),所述第一转动座(16)的左侧铰接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转动座(18),所述第二转动座(18)的左侧栓接有过滤箱(19),所述箱体(2)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20),所述过滤箱(19)的正面与背面均栓接有圆环(21),所述箱体(2)内壁的两侧之间栓接有滑杆(22),且滑杆(22)的表面与圆环(2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箱(19)的左侧铰接有盖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场地雨污分流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24),所述连接管(24)的右侧连通有净化桶(25),所述净化桶(25)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电机(2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壳体(27),所述第一电机(26)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杆(28),所述旋转杆(28)表面的两侧栓接有圆筒(29),所述圆筒(29)的内部卡接有支撑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郅颖徐建新王建辉成科黄婉蓉刘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