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1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包括主体结构、置物结构和限量铺平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内部连接有置物结构,且置物结构的外部外壁连接有闭合结构,所述分闭合结构的内部设置有限量铺平结构,所述限量铺平结构包括连接杆、限位扣、固定栓、滑动调节槽和刮板,且连接杆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限位扣,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外壁一侧连接有固定栓。该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电热加热网可对盛装于置物架上的鲜茶叶进行烘干工作,通过六组对应的分层限位板可将置物架进行限位滑动,便于同时进行多组茶叶烘干工作,利用锯齿状刮板,对滑动经过的置物架进行刮取,有效的控制置物架放置鲜茶叶的厚度,减少因置物架鲜茶叶上不同厚度。鲜茶叶上不同厚度。鲜茶叶上不同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用
,具体为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

技术介绍

[0002]茶叶生产用,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采摘后的茶叶需要通过清洗、晾干、揉搓、烘干等技术工作加工,使鲜茶变成需要冲泡的成品茶叶,其中利用烘干装置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去除茶叶的青味及停止酶的活性,使其保持稳定并增强风味作用。
[0003]市场上的茶叶生产用烘箱不具有限量铺平结构的功能,茶叶的烘干是通过人工将茶叶平铺于烘干装置内的置物架上,但因人工操作无法精准控制置物架上茶叶分散的均匀性,以及每次茶叶烘干的定量情况,容易在烘干工作后出现局部茶叶未完全烘干,或部分茶叶烘干过度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市场上的茶叶生产用烘箱不具有限量铺平结构的功能,茶叶的烘干是通过人工将茶叶平铺于烘干装置内的置物架上,但因人工操作无法精准控制置物架上茶叶分散的均匀性,以及每次茶叶烘干的定量情况,容易在烘干工作后出现局部茶叶未完全烘干,或部分茶叶烘干过度的情况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包括主体结构、置物结构和限量铺平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内部连接有置物结构,且置物结构的外部外壁连接有闭合结构,所述分闭合结构的内部设置有限量铺平结构,所述限量铺平结构包括连接杆、限位扣、固定栓、滑动调节槽和刮板,且连接杆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限位扣,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外壁一侧连接有固定栓,且固定栓的外部设置有滑动调节槽,所述固定栓的外部外壁连接有刮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外壁一侧呈锯齿状,且刮板与闭合结构之间相互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刮板通过固定栓与连接杆构成升降结构,且限位扣与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保温耐温机壳、操控面板和电热加热网,且保温耐温机壳的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操控面板,所述保温耐温机壳的内部外壁两侧设置有电热加热网。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耐温机壳与电热加热网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电热加热网沿着保温耐温机壳中部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结构包括分层限位板、置物架和主闭合门,且分层限位板的外
壁一侧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的外部一侧设置有主闭合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通过分层限位板与主体结构构成滑动结构,且分层限位板设置为六组。
[0012]进一步的,所述闭合结构包括副合页和子闭合门,且副合页的外部外壁一侧连接有子闭合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电热加热网可对盛装于置物架上的鲜茶叶进行烘干工作,通过六组对应的分层限位板可将置物架进行限位滑动,便于同时进行多组茶叶烘干工作,利用锯齿状刮板,对滑动经过的置物架进行刮取,有效的控制置物架放置鲜茶叶的厚度,减少因置物架鲜茶叶上不同厚度。
[0014]保温耐温机壳与电热加热网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固定于保温耐温机壳内部两侧的电热加热网可对盛装于置物架上的鲜茶叶进行烘干工作,其作用在于通过烘干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去除茶叶的青味及停止酶的活性,使其保持稳定并增强风味。
[0015]置物架通过分层限位板与主体结构构成滑动结构,通过六组对应的分层限位板可将置物架进行限位滑动,其作用便于同时进行多组茶叶烘干工作,并可分层管理,对同等温度不同时间鲜茶进行烘干工作。
[0016]刮板外壁一侧呈锯齿状,通过顺时针旋转子闭合门,可将置物架放置对应的分层限位板内,其作用在于通过锯齿状刮板,对滑动经过的置物架进行刮取,有效的控制置物架放置鲜茶叶的厚度,减少因置物架鲜茶叶上不同厚度,导致茶叶烘干情况出现较大差异,影响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置物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闭合结构内部侧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刮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结构;101、保温耐温机壳;102、操控面板;103、电热加热网;2、置物结构;201、分层限位板;202、置物架;203、主闭合门;3、闭合结构;301、副合页;302、子闭合门;4、限量铺平结构;401、连接杆;402、限位扣;403、固定栓;404、滑动调节槽;405、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包括: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的内部连接有置物结构2,且置物结构2的外部外壁连接有闭合结构3,分闭合结构3的内部设置有限量铺平结构4,主体结构1包括保温耐温机壳101、操控面板102和电热加热网103,且保温耐温机壳101的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操控面板102,保温耐温机壳101的内部外壁两侧设置有电热加热网103,保温耐温机壳101与电热加热网1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电热加热网103沿着保温耐温机壳101中部对称分布,通过固定于保温耐温机壳101内部两侧的电热加热网103可对盛装于置物架202上的鲜茶叶进行烘干工作,其作用在于通过烘干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去除茶叶的青味及停止酶的活性,使其保持稳定并增强风味,置物结构2包括分层限位板201、置物架202和主闭合门203,且分层限位板201的外壁一侧设置
有置物架202,置物架202的外部一侧设置有主闭合门203,置物架202通过分层限位板201与主体结构1构成滑动结构,且分层限位板201设置为六组,通过六组对应的分层限位板201可将置物架202进行限位滑动,其作用便于同时进行多组茶叶烘干工作,并可分层管理,对同等温度不同时间鲜茶进行烘干工作,闭合结构3包括副合页301和子闭合门302,且副合页301的外部外壁一侧连接有子闭合门302。
[0023]如图3

4所示,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限量铺平结构4包括连接杆401、限位扣402、固定栓403、滑动调节槽404和刮板405,且连接杆401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限位扣402,连接杆401的外部外壁一侧连接有固定栓403,且固定栓403的外部设置有滑动调节槽404,固定栓403的外部外壁连接有刮板405,刮板405外壁一侧呈锯齿状,且刮板405与闭合结构3之间相互配合,通过顺时针旋转子闭合门302,可将置物架202放置对应的分层限位板201内,其作用在于通过锯齿状刮板405,对滑动经过的置物架202进行刮取,有效的控制置物架202放置鲜茶叶的厚度,减少因置物架202鲜茶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包括主体结构(1)、置物结构(2)和限量铺平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的内部连接有置物结构(2),且置物结构(2)的外部外壁连接有闭合结构(3),所述分闭合结构(3)的内部设置有限量铺平结构(4),所述限量铺平结构(4)包括连接杆(401)、限位扣(402)、固定栓(403)、滑动调节槽(404)和刮板(405),且连接杆(401)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限位扣(402),所述连接杆(401)的外部外壁一侧连接有固定栓(403),且固定栓(403)的外部设置有滑动调节槽(404),所述固定栓(403)的外部外壁连接有刮板(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05)外壁一侧呈锯齿状,且刮板(405)与闭合结构(3)之间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05)通过固定栓(403)与连接杆(401)构成升降结构,且限位扣(402)与连接杆(401)之间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茶叶生产用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保温耐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永胜温昌兴温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山市永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