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的现浇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构件之间空腔被全部填实以形成实墙结构为特征的墙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的现浇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大趋势。通过把建筑中的各种构件都做成模块化的预制构件,在现场如同搭积木一样进行快速组装,可极大缩短工期。
[0003]装配式建筑中,最主要的两个部件是预制墙以及预制楼板,其中预制墙底部通过灌浆套筒以及灌浆料与下方的预制楼板连接,然后顶部通过现浇的连梁(位于预制楼板之间的接缝中)与上方的预制楼板连接。
[0004]预制墙底部在灌浆前需要进行封仓,封仓后需要等待约24小时才能进行灌浆,灌浆后又需要等待约24小时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过程。这两个24小时中都需要避免预制墙受到扰动,否则的话预制墙底部的锚固强度以及预制墙本身的位置都会受到不利影响。但目前在预制墙封仓及灌浆期间的避免扰动期限的确定比较困难,有条件的施工工地会选择将灌浆料制成同条件养护试块,并在其强度达到35兆帕的时候结束灌浆的避免扰动期,但在低温环境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的现浇节点,设置在采用叠合板和预制墙(1)修建的装配式建筑中,并沿预制墙(1)的走向设置在预制墙(1)的拼缝内,用于连接相邻的预制墙(1);所述现浇节点(2)为通过与现浇墙平齐的模板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2)的上表面高于预制墙(1)的上表面且低于预制墙(1)顶部的楼板的下表面,所述预制墙(1)与现浇节点(2)的模板相接触的墙面向内凹陷成用于避免现浇节点(2)的模板与预制墙(1)直接接触的防接触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的现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2)的上表面比预制墙(1)的上表面高至少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的现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接触槽中填充有缓冲胶条(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预制墙受到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万健,百世健,翟小龙,孟凡博,尹双越,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