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26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折弯状态,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d;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边板;第一换热段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一边板段,第一边板段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延伸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换热段包括第二换热器本体和第二边板段,第二边板段与第二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二换热器本体,边板包括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板段的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为g;其中,g=d。该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封性较差的问题。封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器组件为空调器的换热元器件,有平板状和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平板状的蒸发器组件换热面板小,为了有足够的换热面积,往往空调器的体积做的比较大,造成运输成本升高及占用房间的空间,所以空调器多采用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以增大换热面积。
[0003]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需要采用多段折弯,与其相配的边板也需要采用相应的形状的边板。现有的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一般采用四段或者三段折弯装的蒸发器组件,其中,有两折之间需要折弯成V字形,使其两折之间成60
°
~75
°
角度,另外几折之间的折弯角在105
°
~125
°
之间选择。现有技术中的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存在以下问题:
[0004]采用一体式边板,在蒸发器组件折弯之后不好安装在底壳部件上,更差者安装不上,造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之间密封不严(有缝隙),容易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
[0005]边板的折边与折边之间密封性较差容易漏风;
[0006]蒸发器组件折弯时,其边板的断裂处或者边板的锐边造成U管割伤,造成冷媒泄漏;
[0007]边板的高度不合适,蒸发器组件完成以后无法实现堆叠;
[0008]边板折弯之后与周围的零件不能实现密封,会有凝露水的生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和与第一换热段连接的第二换热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d;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设置在换热器本体的侧部的边板;第一换热段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一边板段,第一边板段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换热段包括第二换热器本体和第二边板段,第二边板段与第二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二换热器本体,边板包括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板段的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为g;其中,g=d。
[0011]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沿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之间的夹
角为180 度;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e;第三换热段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和第三边板段,第三边板段与第三换热器本体的侧部连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边板包括第三边板段;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边板段的第三边沿和第三边板段的第四边沿之间的夹角为f;其中,f=e。
[0012]进一步地,边板的高度为h,换热器本体的厚度为b;其中,h≤3b。
[0013]进一步地,换热器本体包括管体;边板设置有开口部,开口部内设置有管体,管体与开口部的开口表面相间隔设置。
[0014]进一步地,开口表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半径为r1;管体的半径为r2;其中,r1

r2≥2mm。
[0015]进一步地,边板还包括第一边板连接部和第二边板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边板连接部和第二边板段连接,第二边板段通过第二边板连接部和第三边板段连接;第一换热器本体和第二换热器本体折弯时沿第一旋转线断裂,第二换热器本体和第三换热器本体折弯时沿第二旋转线断裂;在换热器处于初始状态时,边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边板连接部具有第一断裂点,第二边板连接部具有第二断裂点;在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边板连接部在第一断裂点处的面积最小,第二边板连接部在第二断裂点处的面积最小;其中,第一断裂点位于第一基准线上,第二断裂点位于第二基准线上,第一基准线与第一旋转线相垂直,第二基准线与第二旋转线相垂直。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和底壳部件,换热器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与底壳部件抵接,其中,换热器为上述的换热器。
[0017]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电机,包括电机压板,换热器的边板与电机压板连接,边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第三板段压设在电机压板的压板端面上,第二板段压设在电机压板的压板侧壁上。
[0018]进一步地,第三板段和第一板段设置在第二板段的相对两侧;第一预设夹角为90度;和 /或,第二预设夹角为90度。
[0019]进一步地,边板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电机压板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电机压板通过插设在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内的紧固件连接。
[0020]本技术的换热器适用于空调器,该换热器具有初始状态和由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在换热器处于折弯状态时,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d,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为g;该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d和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之间的夹角g相等。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换热器在折弯后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有重叠部分,进而可以保证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的有效密封,避免第一边板段和第二边板段之间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凝露水从风口吹出,解决了边板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实施例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实施例在折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6]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堆叠放置的示意图;
[0027]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的边板与电机压板的示意图;
[0028]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9]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0030]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沿x方向安装)与电机压板的安装图。
[00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2]10、第一换热段;20、第二换热段;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初始状态和由所述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10)和与所述第一换热段(10)连接的第二换热段(20),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段(10)和所述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段(10)和所述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d;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40)和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40)的侧部的边板(50);所述第一换热段(10)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第一边板段(51),所述第一边板段(51)包括第一连接部(51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1)连接的第一延伸部(512),所述第一连接部(51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本体(41)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段(20)包括第二换热器本体(42)和第二边板段(52),所述第二边板段(52)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本体(42)的侧部连接;所述换热器本体(40)包括所述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本体(42),所述边板(50)包括所述第一边板段(51)和所述第二边板段;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511)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2)连接的第一边沿(513)和所述第二边板段(52)的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为g;其中,g=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段(30),所述第一换热段(10)、所述第二换热段(20)和所述第三换热段(30)沿所述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换热段(20)和所述第三换热段(3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二换热段(20)和所述第三换热段(30)之间的夹角为e;所述第三换热段(30)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43)和第三边板段(53),所述第三边板段(53)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本体(43)的侧部连接;所述换热器本体(40)包括所述第三换热器本体(43),所述边板(50)包括所述第三边板段(53);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边板段(52)的第三边沿(522)和所述第三边板段(53)的第四边沿(531)之间的夹角为f;其中,f=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50)的高度为h,所述换热器本体(40)的厚度为b;其中,h≤3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40)包括管体(44);所述边板(50)设置有开口部(54),所述开口部(54)内设置有所述管体(44),所述管体(44)与所述开口部(54)的开口表面(541)相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表面(541)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城陈昭骏唐碧海熊硕刘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