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器组件为空调器的换热元器件,有平板状和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平板状的蒸发器组件换热面板小,为了有足够的换热面积,往往空调器的体积做的比较大,造成运输成本升高及占用房间的空间,所以空调器多采用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以增大换热面积。
[0003]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需要采用多段折弯,与其相配的边板也需要采用相应的形状的边板。现有的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一般采用四段或者三段折弯装的蒸发器组件,其中,有两折之间需要折弯成V字形,使其两折之间成60
°
~75
°
角度,另外几折之间的折弯角在105
°
~125
°
之间选择。现有技术中的L形状的蒸发器组件存在以下问题:
[0004]采用一体式边板,在蒸发器组件折弯之后不好安装在底壳部件上,更差者安装不上,造蒸发器组件与底壳部件之间密封不严(有缝隙),容易漏风造成机腔内凝露,造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初始状态和由所述初始状态进行折弯后的折弯状态,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10)和与所述第一换热段(10)连接的第二换热段(20),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段(10)和所述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段(10)和所述第二换热段(20)之间的夹角为d;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40)和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40)的侧部的边板(50);所述第一换热段(10)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第一边板段(51),所述第一边板段(51)包括第一连接部(51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1)连接的第一延伸部(512),所述第一连接部(51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本体(41)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段(20)包括第二换热器本体(42)和第二边板段(52),所述第二边板段(52)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本体(42)的侧部连接;所述换热器本体(40)包括所述第一换热器本体(4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本体(42),所述边板(50)包括所述第一边板段(51)和所述第二边板段;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511)与所述第一延伸部(512)连接的第一边沿(513)和所述第二边板段(52)的第二边沿(521)之间的夹角为g;其中,g=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段(30),所述第一换热段(10)、所述第二换热段(20)和所述第三换热段(30)沿所述换热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换热段(20)和所述第三换热段(30)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二换热段(20)和所述第三换热段(30)之间的夹角为e;所述第三换热段(30)包括第三换热器本体(43)和第三边板段(53),所述第三边板段(53)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本体(43)的侧部连接;所述换热器本体(40)包括所述第三换热器本体(43),所述边板(50)包括所述第三边板段(53);在所述换热器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边板段(52)的第三边沿(522)和所述第三边板段(53)的第四边沿(531)之间的夹角为f;其中,f=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50)的高度为h,所述换热器本体(40)的厚度为b;其中,h≤3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40)包括管体(44);所述边板(50)设置有开口部(54),所述开口部(54)内设置有所述管体(44),所述管体(44)与所述开口部(54)的开口表面(541)相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表面(541)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城,陈昭骏,唐碧海,熊硕,刘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