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三角支撑件数量和基坑中支撑梁的支撑密度的情况下,减小相邻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的跨度,从而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的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它包括围檩梁、钢边拱结构、若干位于围檩梁内侧的支撑梁及若干设置在围檩梁上的三角支撑件,支撑梁的端部通过所述三角支撑件支撑于围檩梁上,支撑梁的端部抵在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上,钢边拱结构位于相邻分布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钢边拱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加腋构件及位于两个第一加腋构件之间的对撑梁。一加腋构件之间的对撑梁。一加腋构件之间的对撑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坑钢支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一种基坑钢支撑结构包括围檩梁1、位于围檩梁内侧的支撑梁2及设置在围檩梁上的三角支撑件3,三角支撑件的底边固定在围檩梁上,支撑梁的端部通过所述三角支撑件支撑于围檩梁上,如图1所示;目前的这种基坑钢支撑结构利用支撑梁和三角支撑件组合来支撑围檩梁,如此,可以降低基坑中支撑梁的支撑密度,为基坑挖掘作业提供更大的作业空间;但这样一来容易增大相邻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跨度,使得围檩梁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不利于减小基坑的侧向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三角支撑件数量和基坑中支撑梁的支撑密度的情况下,减小相邻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的跨度,从而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的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围檩梁、若干位于围檩梁内侧的支撑梁及若干设置在围檩梁上的三角支撑件,所述三角支撑件的底边固定在围檩梁上,所述支撑梁的端部通过所述三角支撑件支撑于围檩梁上,支撑梁的端部抵在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上,还包括钢边拱结构,钢边拱结构位于相邻分布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钢边拱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加腋构件及位于两个第一加腋构件之间的对撑梁,其中一个第一加腋构件设置在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与围檩梁之间,该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与一支撑梁的端部抵接相连,另一个第一加腋构件设置在另一个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与围檩梁之间,该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与另一支撑梁的端部抵接相连,所述第一加腋构件的一侧与三角支撑件的腰边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加腋构件的另一侧与围檩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对撑梁的一端抵在一个第一加腋构件上,对撑梁的另一端抵在另一个第一加腋构件上。
[0006]本方案的钢边拱结构通过在三角支撑件的腰边与围檩梁之间安装第一加腋构件,以增大三角支撑件的管控范围,减小相邻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的跨度,从而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同时,通过对撑梁支撑在两个第一加腋构件之间,进一步的增大钢边拱结构的管控范围,从而进一步的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因而,其能够在不增加三角支撑件数量和基坑中支撑梁的支撑密度的情况下,减小相邻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的跨度,从而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同时,对撑梁与围檩梁配合的,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钢围檩抗弯刚度和抗弯强度,使钢围檩可以抵抗更大土压力。
[0007]作为优选,第一加腋构件呈三角形,第一加腋构件的一腰边所在的一侧与三角支
撑件的另一腰边连接,第一加腋构件的另一腰边所在的一侧与围檩梁连接。本方案的第一加腋构件的底边与围檩梁之间的夹角(该夹角为钝角)与现有技术中的三角支撑件的腰边与围檩梁之间的夹角(该夹角为钝角)相比,第一加腋构件的底边与围檩梁之间的夹角被进一步放大,如此,通过增大外边缘角,可进一步减小该第一加腋构件与围檩梁之间的应力集中情况,进而提高了第一加腋构件与围檩梁处的局部抗屈服能力。
[0008]作为优选,第一加腋构件上靠近对撑梁的一个底角截断形成支撑面,对撑梁的端面抵在第一加腋构件的支撑面上。如此,有利于对撑梁支撑在两个第一加腋构件之间的稳定性。
[0009]作为优选,支撑面为斜面,且支撑面上远离围檩梁的一侧往对撑梁方向倾斜,所述对撑梁的端面与支撑面对应的也为斜面。在基坑钢支撑结构中,由于受到外界土压力的作用下,三角支撑件将受到沿围檩梁方向上的水平剪力,使得基坑钢支撑结构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三角支撑件沿围檩梁方向发生位移的情况;当出现三角支撑件沿围檩梁方向发生位移,在对撑梁的两端的三角支撑件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由于本方案中的支撑面为斜面,且支撑面上远离围檩梁的一侧往对撑梁方向倾斜,如此,外界土压力通过第一加腋构件的支撑面传递到对撑梁上的作用力,将驱动对撑梁向基坑外侧的反压,从而减小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
[0010]作为优选,支撑梁中至少有一个支撑梁包括两根呈八字形分布的斜支撑梁,两根斜支撑梁上靠近围檩梁的一端分别通过三角支撑件支撑于围檩梁上,斜支撑梁的端部抵在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上,该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与围檩梁之间设有第二加腋构件,第二加腋构件的一侧与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连接,第二加腋构件的另一侧与围檩梁连接。如此,可以通过在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与围檩梁之间安装第二加腋构件,以增大三角支撑件的管控范围,减小相邻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的跨度,从而减小围檩梁的弯曲变形与基坑的侧向变形。
[0011]作为优选,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位于与这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与这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通过预应力拉索连接,预应力拉索在与这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施加预拉紧力。在基坑钢支撑结构中,由于受到外界土压力的作用下,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将受到沿围檩梁方向上的水平剪力,使得基坑钢支撑结构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出现三角支撑件沿围檩梁方向发生位移或者三角支撑件与围檩梁之间的连接部位发生形变,而导致基坑的侧向变形的问题;另一方面,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在受到外界土压力的作用下,还容易出现围檩梁的弯曲变形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方案中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通过预应力拉索连接,并通过预应力拉索在与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施加预拉紧力,如此,可以通过预应力拉索作用在与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的预拉紧力,来抵消与两个三角支撑件受到沿围檩梁方向上的部分水平剪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预应力拉索和三角支撑件与围檩梁的连接螺栓,来共同承担两个三角支撑件受到沿围檩梁方向上的水平剪力,从而有效的改善三角支撑件沿围檩梁方向发生位移或者三角支撑件与围檩梁之间的连接部位发生形变,而导致基坑的侧向变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通过预应力拉索作用在与两个三角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加腋构件之间的预拉紧力,如此可以使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
的围檩梁形成向基坑外侧的反拱力,进一步的提高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的承载能力,从而有效改善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的围檩梁在受到外界土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围檩梁的弯曲变形的问题。
[0012]作为优选,预应力拉索为多根,其中一部分预应力拉索位于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与两根斜支撑梁对应的两个三角支撑件的下方。
[0013]作为优选,第二加腋构件的一侧与三角支撑件的腰边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加腋构件的另一侧与围檩梁通过螺栓连接。如此,便于第二加腋构件的安装与拆卸。
[0014]作为优选,对撑梁与围檩梁通过螺栓连接。
[0015]作为优选,三角支撑件为钢构件。
[0016]作为优选,支撑梁与第一加腋构件均为钢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包括围檩梁、若干位于围檩梁内侧的支撑梁及若干设置在围檩梁上的三角支撑件,所述三角支撑件的底边固定在围檩梁上,所述支撑梁的端部通过所述三角支撑件支撑于围檩梁上,支撑梁的端部抵在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上,其特征是,还包括钢边拱结构,钢边拱结构位于相邻分布的两个三角支撑件之间,钢边拱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加腋构件及位于两个第一加腋构件之间的对撑梁,其中一个第一加腋构件设置在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与围檩梁之间,该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与一支撑梁的端部抵接相连;另一个第一加腋构件设置在另一个三角支撑件的一腰边与围檩梁之间,该三角支撑件的另一腰边与另一支撑梁的端部抵接相连,所述第一加腋构件的一侧与三角支撑件的腰边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加腋构件的另一侧与围檩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对撑梁的一端抵在一个第一加腋构件上,对撑梁的另一端抵在另一个第一加腋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腋构件呈三角形,第一加腋构件的一腰边所在的一侧与三角支撑件的腰边连接,第一加腋构件的另一腰边所在的一侧与围檩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腋构件上靠近对撑梁的一个底角截断形成支撑面,对撑梁的端面抵在第一加腋构件的支撑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钢边拱结构的基坑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面为斜面,且支撑面上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琦,徐晓兵,黄星迪,黄天明,方华建,竹相,朱海娣,王涛,邓以亮,娄泽丰,李健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