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910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会议单元、会议设备、多个移动单元,会议单元装设于会议设备内,会议单元分别与多个移动单元无线连接,会议单元包括有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依次连接有降噪模块、记录模块、投影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降噪模块连接有第一扩音模块;移动单元包括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有显示模块、触屏模块、收音模块、第二扩音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记录模块和显示模块、第二扩音模块配合,便于会议结束后的查看回顾,通过显示模块便于下方较远人员看清会议文件内容,通过移动单元便于会议人员使用随身设备接入会议单元。员使用随身设备接入会议单元。员使用随身设备接入会议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多媒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媒体会议系统是一种让身处异地的人们通过某种传输介质实现“实时、可视、交互”的多媒体通讯技术,它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分送到各个用户的终端设备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使人们犹如身临其境参加在同一会场中的会议一样。
[0003]现有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在开会时,人员阐述问题需要经常变动位置和交换辅助设备,耽搁工作时间的同时,极大拖慢了会议进程,使得会议进程顿挫,缺少节奏感,影响会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人员阐述问题需要经常变动位置和交换辅助设备,耽搁工作时间的同时,极大拖慢了会议进程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包括会议单元、会议设备、多个移动单元,会议单元装设于会议设备内,会议单元分别与多个移动单元无线连接,会议单元包括有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依次连接有降噪模块、记录模块、投影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降噪模块连接有第一扩音模块;
[0007]移动单元包括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有显示模块、触屏模块、收音模块、第二扩音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与第一信号收发模块无线连接。
[0008]可选的,记录模块分别与投影模块、第一扩音模块连接。
[0009]可选的,降噪模块连接有翻译模块,翻译模块与第一信号收发模块连接。
[0010]可选的,会议设备包括有桌体、主机,会议单元装设在主机内,主机放置在桌体的一侧,桌体上侧开设有隐藏槽,隐藏槽内转动配合有显示器,显示器下侧装设有两个弧形板,弧形板滑动配合在桌体内。
[0011]可选的,隐藏槽下侧开设有两个滑槽,弧形板滑动配合在滑槽内。
[0012]可选的,桌体内装设有双出轴电机,双出轴电机位于两个滑槽之间,双出轴电机两个输出端均装设有齿轮,齿轮与弧形板啮合。
[0013]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记录模块和显示模块、第二扩音模块配合,便于会议结束后的查看回顾,通过显示模块便于下方较远人员看清会议文件内容,通过移动单元便于会议人员使用随身设备接入会议单元,通过控制模块和收音模块便于会议人员在座位
上演示阐述,减少人员阐述问题需要变动位置和交换辅助设备的情况,降低会议进程顿挫感,加快会议进程,增强会议效果。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会议单元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单元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2]桌体1,隐藏槽101,滑槽102,显示器2,弧形板3,齿轮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4]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包括:会议单元、会议设备、多个移动单元,会议单元装设于会议设备内,会议单元分别与多个移动单元无线连接,移动单元装设在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设备中,会议单元包括有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依次连接有降噪模块、记录模块、投影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降噪模块连接有第一扩音模块;
[0026]移动单元包括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有显示模块、触屏模块、收音模块、第二扩音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与第一信号收发模块无线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会议进行时,当下方人员需要发言时,将携带的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设备与会议设备进行无线连接,人员将自己移动设备内的文件内容通过第二信号收发模块发送给第一信号收发模块,然后通过信息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影像图片发送给投影模块,投影模块控制投影仪投放在大屏幕上,信息处理模块将声音发送给降噪模块,降噪模块对声音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第一扩音模块,第一扩音模块控制音响工作,然后当演讲时,通过移动设备内的显示模块和触屏模块对影像图片进行圈画标注,投影模块同时显示圈画标注信息,同时通过收音模块收集演讲内容发送给会议单元,此时会议设备内的降噪模块对声音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第一扩音模块。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0028]通过记录模块和显示模块、第二扩音模块配合,便于会议结束后的查看回顾,通过
显示模块便于下方较远人员看清会议文件内容,通过移动单元便于会议人员使用随身设备接入会议单元,通过控制模块和收音模块便于会议人员在座位上演示阐述,减少人员阐述问题需要变动位置和交换辅助设备的情况,降低会议进程顿挫感,加快会议进程,增强会议效果。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模块分别与投影模块、第一扩音模块连接,通过记录模块记录收集投影模块、第一扩音模块数据内容。降噪模块连接有翻译模块,翻译模块与第一信号收发模块连接,根据移动单元设置的语言,翻译模块将翻译后的声音数据通过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发送给移动单元,外籍人员可通过第二扩音模块收听会议内容。
[003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会议设备包括有桌体1、主机,会议单元装设在主机内,主机放置在桌体1的一侧,桌体1上侧开设有隐藏槽101,隐藏槽101内转动配合有显示器2,通过显示器2操作控制会议单元,显示器2 下侧装设有两个弧形板3,弧形板3滑动配合在桌体1内。隐藏槽101下侧开设有两个滑槽102,弧形板3滑动配合在滑槽102内。桌体1内装设有双出轴电机,双出轴电机位于两个滑槽102之间,双出轴电机两个输出端均装设有齿轮4,齿轮4与弧形板3啮合,通过双出轴电机工作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转动带动弧形板3位移,从而控制显示器2调整角度。
[0031]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议单元、会议设备、多个移动单元,会议单元装设于会议设备内,会议单元分别与多个移动单元无线连接,会议单元包括有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依次连接有降噪模块、记录模块、投影模块、第一信号收发模块,降噪模块连接有第一扩音模块;移动单元包括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有显示模块、触屏模块、收音模块、第二扩音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第二信号收发模块与第一信号收发模块无线连接,会议设备包括有桌体(1)、主机,会议单元装设在主机内,主机放置在桌体(1)的一侧,桌体(1)上侧开设有隐藏槽(101),隐藏槽(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阳沈丽华高辉方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匠心智佳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