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03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包括鞋主体和可为脚部提供热量的加热总成,所述鞋主体包括用于穿戴的鞋腔,所述加热总成包括用于提供安装基础的垫体、电池和与电池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池电量输出的线路板,其中,所述电池和线路板沿垫体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分离地设置,通过两者分离地设置,使两者铺开地设于垫体,进而减少了垫体高度以实现鞋腔空间利用率的提高。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线路板以错开的方式铺设于垫体,可以在保证设计空间的前提下,提高设计容量,充分利用空间,具有减少垫体高度、空间利用高的技术效果。空间利用高的技术效果。空间利用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


[0001]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及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户外运动条件的追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对上身、腿部进行保暖,还需要对其他容易着凉的位置进行更为细致的保暖措施。尤其是对人体感觉影响较大的脚部,保暖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冬天季节里,或者寒冷的地区,“脚冷”的情况对人们有较大的影响,这使得加热鞋的需求逐渐提高。现有加热鞋通常包括设于鞋子内部的发热件和电池,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294916 Y一种遥控只能恒温鞋垫装置),包括设置在脚心处的加热片和设于脚跟处的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线路板控制电池电量输出以满足供热量可变。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池和线路板往往上下叠置,使得垫体高度较高、鞋腔内高度空间被压缩,而且也会存在因为线路板受力较重,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鞋腔空间被挤压、垫体高度较高、行走时鞋子使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所述的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包括鞋主体和可为脚部提供热量的加热总成,所述鞋主体包括用于穿戴的鞋腔,所述加热总成包括用于提供安装基础的垫体、电池和与电池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池电量输出的线路板,其中,所述电池和线路板沿垫体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分离地设置,通过两者分离地设置,使两者铺开地设于垫体,进而减少了垫体高度以实现鞋腔空间利用率的提高。
[0007]优选的,所述电池和线路板由脚跟向脚尖方向依次设置,使线路板避开主要受压区域。
[0008]优选的,所述线路板和电池由脚跟向脚尖方向依次设置,用于前移重心减少负重感。
[0009]优选的,所述电池与垫体连接,所述电池可拆卸地安装于垫体,用于实现电池与垫体的模块化组装。
[0010]优选的,所述垫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电池与第一安装槽扣合连接,用于实现电池与垫体的拆卸和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垫体还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线路板安装于第二安装槽。
[0012]优选的,所述电池设有充电口,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对应于充电口设有供充电接入的通孔,充电时,外部电源通过通孔接入充电口为电池充电。
[0013]优选的,所述加热总成还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与电池之间设有可断开电性连接的线路连接结构,通过发热件与电池的可断开连接,实现发热件与电池的模块化组装。
[0014]优选的,所述发热件形成鞋垫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鞋垫结构形成多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由碳纳米管发热材料构成的鞋垫顶层、安装有传感器的鞋垫中层、及用于保护结构的鞋垫底层,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控制信号。
[0016]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包括鞋主体和可为脚部提供热量的加热总成,所述鞋主体包括用于为加热总成提供安装基础的垫体和用于穿戴的鞋腔,所述加热总成包括电池和与电池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池电量输出的线路板,其中,所述电池和线路板沿垫体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分离地设置,通过两者分离地设置,使两者铺开地设于垫体,进而减少了垫体高度以实现鞋腔空间利用率的提高。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电路的线路板与电池一般为上下叠置结构。相比之下,本技术将线路板以错开的方式铺设于垫体,可以在保证设计空间的前提下,提高设计容量,充分利用空间,具有减少垫体高度、空间利用高的技术效果。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总成与鞋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鞋垫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鞋垫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鞋主体、11鞋腔、
[0025]20垫体、21第一安装槽、211通孔、
[0026]30电池、31充电口、
[0027]40发热件、41鞋垫顶层、42鞋垫中层、43鞋垫底层、
[0028]44传感器、45接线槽、46集成线路板、
[0029]50线路连接结构、
[0030]60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包括鞋主体10和可为脚部提供热量的加热总成,所述鞋主体10包括用于为加热总成提供安装基础的垫体20和用于穿
戴的鞋腔11,所述加热总成包括电池30和与电池3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池30电量输出的线路板60,其中,所述电池30和线路板60沿垫体20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分离地设置,通过两者分离地设置,使两者铺开地设于垫体20,进而减少了垫体20高度以实现鞋腔11空间利用率的提高。
[003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30和线路板60由脚跟向脚尖方向依次设置,使线路板60避开主要受压区域。
[003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板60和电池30由脚跟向脚尖方向依次设置,用于前移重心减少负重感。
[003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30与垫体20连接,所述电池 30可拆卸地安装于垫体20,用于实现电池30与垫体20的模块化组装。
[003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垫体20上设有第一安装槽21,电池 30与第一安装槽21扣合连接,用于实现电池30与垫体20的拆卸和安装。
[003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30设有充电口31,所述第一安装槽21上对应于充电口31设有供充电接入的通孔211,充电时,外部电源通过通孔211接入充电口31为电池30充电。
[003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总成还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 40与电池30之间设有可断开电性连接的线路连接结构50,通过发热件40与电池30的可断开连接,实现发热件40与电池30的模块化组装。
[0039]如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件40形成鞋垫结构。
[004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垫结构形成多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由碳纳米管发热材料构成的鞋垫顶层41、安装有传感器44的鞋垫中层42、及用于保护结构的鞋垫底层43,所述传感器44用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加热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主体(10)和可为脚部提供热量的加热总成,所述鞋主体(10)包括用于穿戴的鞋腔(11),所述加热总成包括用于提供安装基础的垫体(20)、电池(30)和与电池(3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池(30)电量输出的线路板(60),其中,所述电池(30)和线路板(60)沿垫体(20)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分离地设置,通过两者分离地设置,使两者铺开地设于垫体(20),进而减少了垫体(20)高度以实现鞋腔(11)空间利用率的提高;所述加热总成还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40)形成鞋垫结构,所述发热件(40)与电池(30)之间设有可断开电性连接的线路连接结构(50),通过发热件(40)与电池(30)的可断开连接,实现发热件(40)与电池(30)的模块化组装,所述鞋垫结构形成多层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由碳纳米管发热材料构成的鞋垫顶层(41)、安装有传感器(44)的鞋垫中层(42)、及用于保护结构的鞋垫底层(43),所述传感器(44)用于检测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曾权李湘波殷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