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餐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9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餐椅,所述儿童餐椅包括底座、沿上下方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座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座前部的餐盘架、设于所述底座后部的靠背架,其中,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为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架具有相对所述底座沿前后方向向外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所述底座收起的第二状态,所述座板与所述活动架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所述座板向下朝向所述底座运动时驱使所述活动架由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换的调节机构。当家长辅助儿童乘坐时,儿童餐椅的座位空间大,能够方便地将儿童放置于座位上;当儿童坐立于儿童餐椅时,座位空间减小,保障儿童在就餐时的安全。在就餐时的安全。在就餐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餐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餐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儿童坐立的儿童餐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儿童餐椅,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9391523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儿童餐椅,由于受到固定设置于座板前部的餐盘架和固定设置于座板后部的靠背限制,座板上方的空间狭窄,家长在辅助儿童乘坐儿童餐椅时,儿童进入狭窄的坐立空间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乘坐的儿童餐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餐椅,所述儿童餐椅包括底座、沿上下方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座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座前部的餐盘架、设于所述底座后部的靠背架,其中,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为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架具有相对所述底座沿前后方向向外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所述底座收起的第二状态,所述座板与所述活动架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所述座板向下朝向所述底座运动时驱使所述活动架由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换的调节机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在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之间沿前后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
[0006]进一步地,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这两者中的一者为活动架,另一者为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架。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板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座板向上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座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活动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座板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座板具有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连接端,所述转动连接端与所述活动架共同地位于所述底座的前部或后部,所述转动连接端上具有限位面,当所述活动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活动架抵靠在所述限位面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餐盘架为所述的活动架,所述餐盘架的下部通过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前部,所述座板的前部通过第二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前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座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延伸,所述连接杆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餐盘架上,所述连接杆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板上或者支撑在所述座板的底部。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前部通过第三轴与所述餐盘架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后部通过第四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这四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板的后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供所述座板的后部向上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所述第四轴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弹性件之间。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包括底支撑板、自所述底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竖立延伸的两个防护件,两个的所述防护件、所述座板及所述餐盘架、所述靠背架之间形成供儿童坐立的坐立空间。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家长辅助儿童乘坐时,儿童餐椅的座位空间大,能够方便地将儿童放置于座位上;当儿童坐立于儿童餐椅时,座位空间减小,保障儿童在就餐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儿童餐椅的三维立体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儿童餐椅的零件拆分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儿童餐椅的侧视图;
[0018]附图4为本技术儿童餐椅的正视图;
[0019]附图5为对应附图4中A

A的本技术儿童餐椅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一;
[0020]附图6为对应附图4中A

A的本技术儿童餐椅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剖视图二;
[0021]其中:1、底座;11、底支撑板;12、防护件;
[0022]2、座板;
[0023]3、餐盘架(活动架);31、餐盘;32、餐盘支腿;
[0024]4、靠背架(固定架);
[0025]5、调节机构;51、连接杆;
[0026]6、弹性件;
[0027]a、第一轴;b、第二轴;c、第三轴;d、第四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9]以下关于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均是按照儿童乘坐在该儿童餐椅上时观察到的方位进行参考定义的。
[0030]一种儿童餐椅,参见图1至图4所示,儿童餐椅包括底座1、沿上下方向活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座板2,以及设于底座1前部的餐盘架3、设于底座1后部的靠背架4,其中,餐盘架3与靠背架4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为活动架,活动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上,活动架具有相对底座1沿前后方向向外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底座1收起的第二状态,座板2与活动架之间还设有用于在座板2向下朝向底座1运动时驱使活动架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的调节机构5。
[0031]参见图5和图6所示,活动架在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的过程中,餐盘架3与靠背架4之间沿前后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餐盘架3与靠背架4这两者中的一者为活动架,另一者为固定地连接在底座1上的固定架。在本实施例中,餐盘架3为活动架,靠背架4为固定架。餐盘架3包括餐盘31和餐盘支腿32。餐盘31固定地连接在餐盘支腿32的上端部。
[0032]在本实施例中,座板2的前端部通过第二轴b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上,座板2的后部与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供座板2的后部向上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6。
[0033]调节机构5包括位于座板2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一端部与餐盘架3连接,连接杆51的另一端部与座板2连接。
[0034]座板2具有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上的转动连接端21,转动连接端21与餐盘架3共同地位于底座1的前部,转动连接端21上具有限位面,当餐盘架3处于第二状态时,餐盘架3抵靠在限位面上。
[0035]餐盘支腿32的下部通过第一轴a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的前部,座板2的前部通过第二轴b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的前部,连接杆51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延伸,连接杆51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餐盘架3上,连接杆51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座板2上或者支撑在座板2的底部。
[0036]连接杆51的前部通过第三轴c与餐盘支腿32的下端部转动地连接,连接杆51的后部通过第四轴d转动地连接在座板2的底部,第一轴a、第二轴b、第三轴c、第四轴d这四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第一轴a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轴b的下方,第一轴a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三轴c的前向,第四轴d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二轴b与弹性件6之间。
[0037]底座1包括底支撑板11、自底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竖立延伸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餐椅包括底座、沿上下方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座板,以及设于所述底座前部的餐盘架、设于所述底座后部的靠背架,其中,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为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架具有相对所述底座沿前后方向向外展开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所述底座收起的第二状态,所述座板与所述活动架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所述座板向下朝向所述底座运动时驱使所述活动架由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换的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在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之间沿前后方向的间距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架与所述靠背架这两者中的一者为活动架,另一者为固定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座板向上运动所需作用力的弹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座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活动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座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具有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帅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