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93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7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吸收机构的右端设置有吸收口,吸收口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滤网的左端且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扇叶和螺旋叶,扇叶的中心处设置有圆轴。吸收机构与吸收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吸收口与滤网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滤网是为了拦截水中大型物品,防止对设备造成堵塞。河道清淤能够加深河道,利于排水、泄洪,净化水质,而且河道的淤泥比较肥沃,可以作为沿岸人工植被的栽培土壤,为了解决连泥带水一起吸出的问题并且容易弄到到处都是的问题,本申请将吸收的泥沙进行收集,可以用这些淤泥肥沃耕田,也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清淤能够加深河道,利于排水、泄洪,净化水质,而且河道的淤泥比较肥沃,可以作为沿岸人工植被的栽培土壤,现在大多数设备在处理河道淤泥时,采用的是将淤泥吸出,连泥带水一起吸出,清理出来的淤泥有粘性,容易弄到到处都是,不方便后期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在大多数设备在处理河道淤泥时,采用的是将淤泥吸出,连泥带水一起吸出,清理出来的淤泥有粘性,容易弄到到处都是,不方便后期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4]包括吸收机构和设置在吸收机构的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机构的处理机构,所述吸收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吸收口,所述吸收口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左端且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扇叶和螺旋叶,所述扇叶的中心处设置有圆轴。
[000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马达、旋转杆一号、履带、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转动杆之间构成传动结构。
[0006]所述处理机构由外置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处理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右端设置有三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旋转杆二号,所述传送带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传送带的左端设置有四号齿轮,所述四号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套设并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侧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吸收机构与吸收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吸收口与滤网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吸收口为淤泥进入口,滤网是为了拦截水中大型物品,防止对设备造成堵塞。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与圆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圆轴与扇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扇叶旋转产生吸力,使淤泥进入设备,所述转动杆与螺旋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圆轴起到运输的作用,转动杆带动扇叶和螺旋叶转动,螺旋叶起到运输淤泥的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马达与旋转杆一号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一号与一号齿轮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一号齿轮与履带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所述履带与二号齿轮之间构成传动结构,为装置提供动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与三号齿轮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所述三号齿轮与旋转杆二号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传送带表面开设有小孔,用来分离水和泥,同时传送带起到运输的作
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与四号齿轮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所述四号齿轮与转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转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使传送带起到运输淤泥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与清理板之间构成贴合结构,所述清理板与收集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板可以刮离传送带表面上残留的淤泥,使其掉落到收集斗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斗与支撑杆之间构成贴合结构,所述支撑杆与过滤板之间构成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起到二次过滤的作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转动杆转动,带动圆轴和扇叶转动。从而使扇叶产生吸力,淤泥通过吸收口进入到吸收机构内,滤网在这起到过滤的作用,阻挡水里大小物体对设备造成伤害,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0016]2.通过螺旋叶旋转,对淤泥起到运输的作用,淤泥进过螺旋叶的运输到传送带上,起到对设备内淤泥的运输,防止堆积。
[0017]3.通过传送带把淤泥运输到收集斗内进行收集与处理,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小孔,可以分离水和泥,传送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清理板,用于清理传送带表面的淤泥,防止小孔堵塞。
[0018]4.通过在传送带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清理板,是为了清理残留在传送带表面的淤泥,防止堵塞传送带表面的淤泥,起到对传送带的清理和防止表面小孔的堵塞。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吸收机构;2、动力机构;3、处理机构;101、吸收口;102、滤网;103、扇叶;104、转动杆;105、螺旋叶;106、圆轴;201、马达;202、旋转杆一号;203、履带;204、一号齿轮;205、二号齿轮;301、传送带;302、旋转杆二号;303、三号齿轮;304、过滤板;305、支撑杆;306、四号齿轮;307、转杆;308、收集斗;309、清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2,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包括吸收机构1和设置在吸收机构1的动力机构2,包括设置在动力机构2的处理机构3,吸收机构1的右端设置有吸收
口101,吸收口10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02,滤网102的左端且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杆104,转动杆104的表面设置有扇叶103和螺旋叶105,扇叶103的中心处设置有圆轴106。
[0027]具体的,吸收机构1与吸收口10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吸收口101与滤网10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吸收口101为淤泥进入口,滤网102是为了拦截水中大型物品,防止对设备造成堵塞。
[0028]具体的,转动杆104与圆轴10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圆轴106与扇叶10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扇叶103旋转产生吸力,转动杆104与螺旋叶10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圆轴106起到传动的作用,转动杆104带动扇叶103和螺旋叶105转动。
[0029]请参阅图1,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动力机构2包括马达201、旋转杆一号202、履带203、一号齿轮204和二号齿轮205。
[0030]具体的,马达201与旋转杆一号2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马达201产生动力,所述旋转杆一号202与一号齿轮204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一号齿轮204与履带203之间构成传动结构,履带203与二号齿轮205之间构成传动结构,二号齿轮205与转动杆10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履带203同时张紧于一号齿轮204与二号齿轮205外,为装置提供动力。
[0031]请参阅图1

4,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处理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301,传送带301的右端设置有三号齿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包括吸收机构(1)和设置在吸收机构(1)的动力机构(2),包括设置在动力机构(2)的处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吸收口(101),所述吸收口(10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02),所述滤网(102)的左端且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杆(104),所述转动杆(104)的表面设置有扇叶(103)和螺旋叶(105),所述扇叶(103)的中心处设置有圆轴(106);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马达(201)、旋转杆一号(202)、履带(203)、一号齿轮(204)和二号齿轮(205),所述二号齿轮(205)与转动杆(104)之间构成传动结构;所述处理机构(3)由外置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处理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301),所述传送带(301)的右端设置有三号齿轮(303),所述三号齿轮(303)的中心处设置有旋转杆二号(302),所述传送带(301)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板(304),所述传送带(301)的左端设置有四号齿轮(306),所述四号齿轮(306)的中心处设置有转杆(307),所述转杆(307)外套设并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05),所述支撑杆(305)的左侧设置有收集斗(308),所述收集斗(308)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板(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1)与吸收口(10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吸收口(101)与滤网(10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辉煌彭海林李上元冷述清柯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