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人防过滤吸收器,包括进气板,进气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层,且进气板的一侧连接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室,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第一密封挡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过滤箱体,第一密封挡板和第一过滤箱体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第一过滤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过滤室、第一过滤箱体、第二过滤箱体、第三过滤箱体、灭菌器、过滤器、碳箱、第二过滤室、第四过滤箱体、第五过滤箱体、第六过滤箱体、第二过滤层的设计可以增加人防过滤吸收器的内部空间,并扩大对空气的净化范围,从而达到过滤效果好和空气净化率高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防过滤吸收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人防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人防过滤吸收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用于人防工程中过滤吸收装置现在存在过滤效果差和空气净化率低的问题,同时现在用于人防工程中过滤吸收装置的内部部件过于紧密,但是紧密的部件占据了过滤吸收装置内部的空间,且造成过滤效果差和空气净化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人防过滤吸收器,通过空气首先从进气板进入人防过滤吸收器的内部中进行过滤吸收操作,此时空气会通过第一过滤层进行第一次过滤操作,经过一次过滤操作后的空气会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过滤室中,由于过滤室中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则空气会通过三个过滤箱体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三个过滤箱体的内部,进入过滤箱体内部的气体会经过灭菌板进行灭菌操作;进行完灭菌操作后,空气会通过过滤箱体另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灭菌器中进行二次灭菌操作,再通过灭菌器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过滤器中,且过滤器中的气体会依次经过微孔海绵、银纤维抗菌层、除铁锰层、纺织棉层、活性炭层和灭菌层,从而达到过滤灭菌的操作;而经过过滤灭菌的操作会从过滤器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碳箱中,并由活性炭制作而成的八个支撑板进行吸附的作用,从而除去空气中的异味,此时,过滤后的空气会通过第二过滤室中三个过滤箱体进行过滤灭菌操作,从而将没有灭杀的病毒和细菌进行灭菌操作,经过灭菌操作的空气会通过出气板流向外界,本技术中第一过滤室、第一过滤箱体、第二过滤箱体、第三过滤箱体、灭菌器、过滤器、碳箱、第二过滤室、第四过滤箱体、第五过滤箱体、第六过滤箱体、第二过滤层的设计可以增加人防过滤吸收器的内部空间,并扩大对空气的净化范围,从而达到过滤效果好和空气净化率高的目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如今,用于人防工程中过滤吸收装置现在存在过滤效果差和空气净化率低的问题,同时现在用于人防工程中过滤吸收装置的内部部件过于紧密,但是紧密的部件占据了过滤吸收装置内部的空间,且造成过滤效果差和空气净化率低的问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人防过滤吸收器,包括进气板,所述进气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层,且所述进气板的一侧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所述第一密封挡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过滤箱体,所述第一密封挡板和第一过滤箱体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过滤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箱体,所述第二过滤箱体和第一密封挡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过滤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过滤箱体,所述第三过滤箱体和第一密封挡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一侧连接有灭菌器,所述灭菌器和第一过滤室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灭菌器的一侧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和灭菌器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滤器的一侧连
接有碳箱,所述碳箱和过滤器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碳箱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八个,且所述碳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内部安装有第四过滤箱体,所述第四过滤箱体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过滤箱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密封挡板,所述第二密封挡板和第四过滤箱体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密封挡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五过滤箱体,所述第五过滤箱体和第二密封挡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五过滤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六过滤箱体,所述第六过滤箱体和第二密封挡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一侧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口的一侧连接有出气板,所述出气板和出气口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箱体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灭菌板,所述灭菌板采用灭菌棉制作而成,所述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形孔洞,所述第二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与第一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相同,所述第三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与第一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相同,所述第四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与第一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相同,所述第五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与第一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相同,所述第六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与第一过滤箱体的组成部件相同。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的内部安装有微孔海绵层,所述微孔海绵层的一侧安装有银纤维抗菌层,所述银纤维抗菌层的一侧安装有除铁锰层,所述除铁锰层的一侧安装有纺织棉层,所述纺织棉层的一侧安装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一侧安装有灭菌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孔海绵层、银纤维抗菌层、除铁锰层、纺织棉层、活性炭层和灭菌层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排列,所述微孔海绵层、银纤维抗菌层、除铁锰层和纺织棉层的密度从右到左依次增加,所述过滤器的两端设置有若干个圆形孔洞。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采用活性炭制作而成,所述支撑杆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形孔洞,所述碳箱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形孔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层采用高密度纺织棉制作而成,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高密度纺织棉制作而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空气首先从进气板进入人防过滤吸收器的内部中进行过滤吸收操作,此时空气会通过第一过滤层进行第一次过滤操作,经过一次过滤操作后的空气会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过滤室中,由于过滤室中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则空气会通过三个过滤箱体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三个过滤箱体的内部,进入过滤箱体内部的气体会经过灭菌板进行灭菌操作;进行完灭菌操作后,空气会通过过滤箱体另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灭菌器中进行二次灭菌操作,再通过灭菌器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过滤器中,且过滤器中的气体会依次经过微孔海绵、银纤维抗菌层、除铁锰层、纺织棉层、活性炭层和灭菌层,从而达到过滤灭菌的操作;而经过过滤灭菌的操作会从过滤器一端的圆形孔洞进入碳箱中,并由活性炭制作而成的八个支撑板进行吸附的作用,从而除去空气中的异味,此时,过滤后的空气会通过第二过滤室中三个过滤箱体进行过滤灭菌操作,从而将没有灭杀的病毒和细菌进行灭菌操作,经过灭菌操作的空气会通过出气板流向外界,本技术中第一过滤室、第一过滤箱体、第二过滤箱体、第
三过滤箱体、灭菌器、过滤器、碳箱、第二过滤室、第四过滤箱体、第五过滤箱体、第六过滤箱体、第二过滤层的设计可以增加人防过滤吸收器的内部空间,并扩大对空气的净化范围,从而达到过滤效果好和空气净化率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过滤箱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进气板;2、第一过滤层;3、进气口;4、第一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防过滤吸收器,包括进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板(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层(2),且所述进气板(1)的一侧连接有进气口(3),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室(4),所述第一过滤室(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5),所述第一密封挡板(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过滤箱体(6),所述第一过滤箱体(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箱体(7),所述第二过滤箱体(7)的一侧安装有第三过滤箱体(8),且所述第一过滤室(4)的一侧连接有灭菌器(9),所述灭菌器(9)的一侧连接有过滤器(10),所述过滤器(10)的一侧连接有碳箱(11),所述碳箱(1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共设置有八个,且所述碳箱(1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室(13),所述第二过滤室(13)的内部安装有第四过滤箱体(14),所述第四过滤箱体(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密封挡板(15),所述第二密封挡板(15)的一侧连接有第五过滤箱体(16),所述第五过滤箱体(16)的一侧安装有第六过滤箱体(17),且所述第二过滤室(13)的一侧连接有出气口(18),所述出气口(18)的一侧连接有出气板(19),所述出气板(1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层(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过滤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新能盛五金配件加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