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洪洞掺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87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泄洪洞掺气结构,包括泄洪洞、通气洞、环形通气管、环形掺气坎和多根通气支管;所述环形掺气坎设于所述泄洪洞的壁面内侧,所述环形通气管设于所述泄洪洞的壁面外侧;所述环形掺气坎的下游设有所述通气洞,所述通气洞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通气洞的出气端与所述环形通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泄洪洞的底部、侧壁和顶部通过所述多根通气支管与所述环形通气管连通;所述多根通气支管与所述环形掺气坎下游形成的掺气空腔连通。该结构形成多独立通道、多节点、联合补气的立体补气网络,适用泄洪洞的明流和有压流流态;同时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气流组织顺畅,满足泄洪洞高水头、大流量、长距离和对通风量要求高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洪洞掺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泄洪洞掺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型泄洪洞工程而言,当混凝土过流面水流流速达到30m/s时,泄洪洞将面临巨大的空蚀破坏风险。为了减免空蚀破坏风险,在混凝土过流壁面设置掺气减蚀设施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得到了大量工程的实践论证。
[0003]目前,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布置形式大体分为以下三种:底部掺气、侧壁掺气以及底部掺气与侧壁掺气组合布置形式。通过利用挑坎或跌坎的导向作用,使高速水流在挑坎或跌坎的下游侧形成一定长度的稳定掺气空腔或负压空腔,掺气空腔或负压空腔通过连通的通气管道将外部空气吸入到空腔内,水流将空气剪切卷吸入水体内部形成掺气水流,从而达到保护混凝土过流壁面的目的。
[0004]现有的泄洪洞底部掺气的通气管道一般布置在洞壁两侧,出气端与挑坎或跌坎下游侧的掺气空腔连通,进气端连通至外部大气或连通至泄洪洞洞顶,现有的掺气减蚀设施仅适用于泄洪洞明流流态的掺气减蚀。
[0005]我国新建的泄洪洞大多具有高水头、大流量、长距离。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洪洞掺气结构,包括泄洪洞(1)和通气洞(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通气管(3)、环形掺气坎(4)和多根通气支管(5、6、7);所述环形掺气坎(4)设于所述泄洪洞(1)的壁面内侧,所述环形通气管(3)设于所述泄洪洞(1)的壁面外侧;所述环形掺气坎(4)的下游设有所述通气洞(2),所述通气洞(2)的进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通气洞(2)的出气端与所述环形通气管(3)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泄洪洞(1)的底部、侧壁和顶部通过所述多根通气支管(5、6、7)与所述环形通气管(3)连通;所述多根通气支管(5、6、7)与所述环形掺气坎(4)下游形成的掺气空腔(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洪洞掺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通气支管(5、6、7)包括设置在所述泄洪洞(1)左右两端同一高度的若干组第一通气支管(5)、第二通气支管(6)和第三通气支管(7);所述泄洪洞(1)的底部、侧壁、顶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气支管(5)、第二通气支管(6)、第三通气支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宝广戴晓兵周琦王立杰顾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