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吉庆专利>正文

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80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机构、托架、第一反射装置、第二反射装置和偏振光极化装置,连接机构设置在第一、第二支架之间以调整两者之间的间隔,托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架端部,偏振光极化装置紧贴显示设备屏幕设置,第一反射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端部,第二反射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端,第一反射装置包括曲面镜面,使用时,显示设备相对第二反射装置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3D虚拟头戴式装置通常采用三种技术:手机嵌入式技术、双屏显示屏技术和AR、MR显示技术。手机嵌入式技术是将手机置于眼睛正前方,佩戴的眼罩内放置放大镜片,该放大镜片贴近眼睛及手机屏幕,且手机播放的3D片源内容还需经过特殊处理,以符合观看视角,由于眼睛与手机屏幕距离很近,眼睛具有压迫感,影响观看体验。双屏显示技术则需要两个显示屏,两显示屏分别针对左右眼睛布置,佩戴的眼罩内也放置放大镜片,该放大镜片贴近显示屏,是在封闭环境下显示图像,主要应用于3D游戏内容,制造成本较高。AR、MR显示技术的产品平台主要为“眼镜式”架构。须用微型显示器及技术门槛较高的光学引擎、光学镜片,才能达到性能规格,量产技术还不成熟,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及显示装置,能够在开放的环境里观看放大后的图像内容,眼睛无压迫感,且具有高质量的解析度、对比度和明亮度,使用灵活方便。
[0004]本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用于放大显示设备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机构、托架、第一反射装置、第二反射装置和偏振光极化装置,第一、第二支架间隔布置,连接机构设置在第一、第二支架之间以调整两者之间的间隔,托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架端部,显示设备设置在托架上,偏振光极化装置紧贴显示设备屏幕设置,第一反射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端部,第二反射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端,第一反射装置包括全反射或者半反半透的曲面镜面,使用时,显示设备相对第二反射装置30
°‑
60
°
倾斜,第一反射装置接收来自第二反射装置的光线,光线入射角相对曲面镜面主轴中心线的角度为5
°‑
45
°
,显示设备播放的图像源经偏振光极化装置后以光轴对称的P偏振光与S偏振光呈现,再经第二反射装置反射至第一反射装置,以对图像源进行放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极化装置包括安装架、开设在安装架上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内的透明支撑件、以及平贴设置在透明支撑件上的P光偏振极化片和S光偏振极化片,安装架与托架之间设置有快速接头以使P光偏振极化片和S光偏振极化片紧贴显示设备屏幕,P光偏振极化片与S光偏振极化片以显示设备屏幕的光轴对称排列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极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屏幕上的P光偏振极化片和S光偏振极化片,P光偏振极化片与S光偏振极化片以显示设备屏幕的光轴对称排列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光轴中心与第二反射装置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光程,所述第二反射装置光轴中心与第一反射装置光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光程,第一、第二光程之和的范围为50mm

350mm,所述第一反射装置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00mm

7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戴于人头上的头戴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第二支架设置在头戴支撑框架上,第一反射装置位于人眼前方。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托架或者第二支架上的游戏手柄,所述显示设备与游戏手柄通信连接。7.虚拟图像显示放大装置,用于放大显示设备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机构、托架、第一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庆
申请(专利权)人:郭吉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